“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的育人功能研究

2015-09-18 14:32徐志伟吴维祺储琰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易班专任教师育人

徐志伟 吴维祺 储琰

摘 要:“易班”(E-Class)作为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是逐渐为学生群体接受并喜爱的新平台。高等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合融汇各方资源,将平台的功能和服务对象逐步扩展,为此,将专业教师队伍纳入到“易班”建设中来很有必要。通过组织建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加强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于增强“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有效保护学生的科研兴趣等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易班;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216-02

国家的行政、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明确要求“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等内容,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工作部署已全面开展。

高等教育必须以育人为基本中心点,要严把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培养关。专任教师在坚持课堂讲授这一传统经典的上课形式之外,还应紧密结合当前学生特点,创新教育形式,充分依托互联网平台。组织建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一项有益尝试,专任教师和学生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对学生深入指导。

一、建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的重要意义

1.建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是完善原有教育教学方式,增强师生互动交流的有益尝试。当前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仍以课堂讲授传递知识为主,专任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通过PPT课件形式将课程大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传授。除了传统的课堂传授之外,发端于2011年的网络在线课程——慕课(MOOC)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学习知识的界限,只要有网络,在任何时间地点就可以完成对自己感兴趣课程的学习。

以上两种学习形式各具特点和优势,但其单向性特征使得教师传授内容的效果如何无法得到清晰明确的反馈,不利于学生吸收接受及教师授课水平的提升。开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则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专任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在线上围绕课上的知识点以及疑难问题展开二次学习和讨论,有利于学生巩固学习现有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建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是激发保护学生科研创新热情,形成优质团队的良好平台。经过一到二年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很多大学开设围绕本专业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并高度重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通过课题发布招募团队的形式,在专任老师指导下开展学习,完成实验项目,达到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目的。

通过开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师的研究方向和专长有更为清晰的了解,由于其互动性、及时性强等特征,“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能够促进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科研关注点和兴趣点,有效保护学生的科创热情,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形成优质团队。

3.建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是展示教师风采,用师德师风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航灯塔。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普遍模式是学分制选课,学生对于专任教师的研究方向、学术经历、学术成就、研究专长等方面无从了解,留下的印象最多是老师上的课程,对于教师的个人风采更是无从领略。而专任教师也是没有相关途径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师生之间无法实现良好互动。

“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的建立可以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可以将自身在学术科研上取得的成果和经历乃至自身对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成才的理解和建议都在工作室中与学生展开良性互动,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为日后的自我培养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打破师生交流不畅之壁垒,促进教学相长,活跃校园氛围,使专任教师发挥其独有的师德魅力,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二、依托易班建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的可行性分析

1.现有易班平台的迅猛发展,为“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易班(E—Class)是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委托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中心研发一套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网络虚拟综合性互动社区,功能十分强大。截至2013年5月,上海共有57所高校开展易班建设,注册用户数量为82万人,建立了29 305个网上班级。易班这一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平台已经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特别对于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完善学生事务管理功能、推动活跃校园文化建设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版易班的问世又增加了“易班学院”“易班大学”等以网络课程为主的功能,其中有许多国内外名师开设在线课程,这一功能的实施表明易班开发者逐步注重对于专业知识的培养。以上这些特点和功能都为开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2.“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建设在易班,是思政与教学工作的有力协同联动。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内涵丰富、教学与管理相互融合和渗透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这既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在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思政教育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成为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应然取向和现实诉求[1]。

易班平台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主动占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已经成为上海市乃至全部部分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展开网络思政工作、学生事务管理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平台功能的日趋完善和强大,易班的客户黏度较之以往有了大幅提升。“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落户易班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专业教师网络工作室”建设在易班的工作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易班的蓬勃发展以及强大的互动功能也吸引着思政教师乃至专任教师的注意力。在现有成果中,上海大学辅导员着力思考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程与易班有机结合,搭建交互学习模型[2],虽然还未涉及专业课范围,但已经可以成为专任教师课程进易班提供有力的尝试。

在此过程中,东华大学作为上海市易班首批试点高校,7年来不断积极探索推进易班建设。自2013年以来,东华大学着力推进以“易课堂”和“名师工作室”为主的易班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在易班平台上推进教学资源建设[3]。在推动专任教师进易班方面做了非常有力的尝试,为在易班上建设“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做法。

4.“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建设在易班,是进行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满足师生共同诉求的有效路径。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是指根据用户需要,将各种分布、异构和多样化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评价、排序、过滤、分类、标引、建库等加工的过程,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快速定位和有效揭示[4]。在当前背景环境下,依托网络进行工作生活和学习日趋成为大学生群体主流状态。解决大学生学习知识需要与海量无序的信息之间的矛盾十分重要。

易班平台独有的架构优势可以帮助用户直接整合优质信息,解决信息供需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突破校际壁垒,有效过滤有害无用信息,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5]。“专任教师工作室”构建在易班当中即可直接享受良好的网络运营环境和强大的团队支持,同时也可以减少信息资源的重复浪费。

三、在易班平台上构建“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的初步构想与实现功能

1.充分依托易班平台的班级概念,将“专任教师网络工作室”建立在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专业群组上。网站层次结构(学校),班级主页结构(班级),个人主页结构(个人主页)。每个结构都有其相对应的主要模块和功能,其中最为重要和最具特色的功能就是班级功能,易班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一般的虚拟空间的最大不同也是体现于此。

专任教师在易班上开设网络工作室可以直接进入到所教课的班级,如果教师精力有限,则可一个专业的几个班级组成一个群组,将教师拉入群组即可开展互动交流。另外一种方式为:专任教师开设网络工作室,并对该工作室的创立者、教授课程以及学术科研方向进行简要介绍,全校学生均可选择进入该教师的工作室与之进行互动交流。

2.充分依托“易课堂”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线上互动等基本功能。“易”课堂作为易班教学资源建设工程的重点推进项目,自2013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共建成近百个课程班级,涵盖学校思政、数学、物理、外语等各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大类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各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易班教学资源建设团队带领“易”课堂课程班级的负责课代表以学期为周期开展建设,逐步建成并不断完善各类课程的网上辅学资源,促进形成网络环境下良好的学习支撑和学习氛围[6]。

专任教师可充分依托“易课堂”平台,在自身的网络工作室中,将课件、习题、试卷、相关文献以及授课视频等上传其中,不断补充自身的课程资源。同时定期开展诸如课件分享、作业布置、在线答疑、微课分享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现有知识的学习,巩固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

3.可在易班平台上发布自身研究方向,招募科创团队,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科创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专业教师网络工作室”的构建有利于加强师生交流了解,增进师生互信,专业教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理解和追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发布科学研究课题,招募有志趣、有科研基础的学生组建团队,网络工作室即时性的特点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科研热情,最终师生双赢。

参考文献:

[1]张莹.管理协同理论下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联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09.

[2]杨炼,富旭.基于易班的网络课程异步互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上海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程为例[J].教育时空,2012(1):178

[3]宋文博,简论易班教学资源库建设——以东华大学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4(3):242—245.

[4]崔雯.浅谈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发布[J].信息系统工程,2011(4).

[5]沈漫.易班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5):71.

[6]徐瑞哲.上海易班“班级学生”过百万[N].解放日报,2013-11-26.

猜你喜欢
易班专任教师育人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