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2015-09-18 14:32李文芳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高等学校青年教师

李文芳

摘 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青年教师是教学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目前普遍面临教学、科研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权衡取舍之下,许多人教学热情不高、投入不足,教学能力相对弱化,这势必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相对弱化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可通过营造良好成长氛围、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开展教学大赛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222-02

教学研究型高校是介于研究型高校和教学型高校之间的高等学校,一般具有齐全的学科专业和部分较强的学科,以本科教育为主,而且培养一定比例与数量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同时也产出水平和质量都较高的科研成果,是地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基地。教学研究型大学普遍教学任务繁重,科研考核也有明确要求,同时青年教师们还普遍面临着职称和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很多青年教师经过“理性选择”后选择在教学方面减少投入、应付了事,这不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详细分析青年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能力不强等现状,深入挖掘其原因,提出改善现状的有效对策。

一、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1.价值取向失衡,教学热情较低

许多青年教师更多地考虑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精力主要放在抓科研或兼职赚钱上,教学热情不高。有关调查表明,教学积极甚至热爱教学的青年教师是非常少的,很多人都是应付了事,他们不愿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不愿在课堂上认真讲解,不愿在课后和学生交流探讨。他们更愿意努力写作科研论文、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或者是做一些兼职挣钱养家。

2.能力结构失调,从教能力不足

相比教学目标制定和教学组织,许多青年教师在驾驭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更为缺乏,当然也达不到复合型教学人才的要求。只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学生沟通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教育研究能力、熟练有效地运用信息手段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创新发展的能力,并能使这些能力综合发挥作用,才能较好地符合高校教学复合型人才标准。

二、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相对弱化的原因分析

1.教学激励少,约束小,难免重科研轻教学

高校教学方面的激励和考核与科研相比相去甚远,当教学任务重,科研任务也很重的时候,出于逐利的本性或者是生活所迫,很多青年教师都会选择重科研而轻教学。从激励来看,比同事科研业绩更优异的教师大多会在职称晋升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意味着在岗位评聘、福利住房等和教师重大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上都可能占有优势,而致力于教学的教师必须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才有可能在职称晋升中获利。从约束来看,高校科研导向的、频繁的量化考核对青年教师有着很强的约束力,高校教学没有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教学质量的考评也只要合格并且排名不过于靠后就行,因此教学考核的约束力相对要弱得多。

2.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学投入精力不足

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一方面,教授们不大愿意多上课,而学校也不会强行要求他们多上课,所以繁重的教学任务很自然地落到了职称相对较低的青年教师肩上;另一方面,高校的课酬大多和职称正相关,也就是职称低的青年教师们普遍承担较多的教学工作任务。很多青年教师的孩子还很小,他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担负起抚养、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再加上他们在最初几年教学业务也不熟练,或许还要承担其他和教学相关的工作,因此他们有限的时间、精力和繁杂的教学任务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难以在教学上投入足够的精力。

3.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很少获得他人经验

教学科研型高校无疑是重视教学研讨的。各高校都有关于教研的相关规定与具体形式,各教研室也会开展一些教研活动,但自发自觉、严谨有效的教研活动较少,大多流于形式。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多是靠制度强行推动,组织者对教师主体需求缺乏了解,没有在教研活动中去知悉教师的需求、唤醒教师的热情,对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出工不出力的行为没有约束力。久而久之,教师们更缺乏积极参与教学研讨的诉求和动力,教研合作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更难建立,教研活动便长期流于形式,青年教师因此难以从中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只有靠自己慢慢地摸索来实现教学能力的增长。

4.教学培训过于宽泛,注重理论难获实效

教学研究型大学都开展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的青年教师教学培训,但因大多注重理论而难以获得实效。针对青年教师培养所开展的教学培训,大多主题过于宽泛,没有围绕具体的某种或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十分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培训。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理论学习,不涉及教学技巧和实战,培训的用意很好,但最终的效果就是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应付岗前培训课程的考试。有时也会开展老教师“传、帮、带”的活动,但依然还是围绕理论展开,讲到教学技巧和实战时也只是蜻蜓点水而已,难获实效。

三、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1.营造良好成长氛围

首先,加强人文关怀,提高青年教师归属感。物质方面,学校应在政策、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青年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或提高住房公积金的标准,为他们子女就学提供方便或实质性的支持,并缓解或解决他们在生活方面遇到的其他困难,使他们能少些后顾之忧,安心工作。精神方面,要积极组织青年教师们参加非正式的座谈会、交流会,倾听其诉求,解答其疑惑,舒缓其压力,并多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创造一个愉快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切实的关怀和温暖。

其次,配备教学指导教师,帮助新进青年教师站稳讲台。目前进入高校的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都没经过正规的教学培训,难免会出现讲课不适应或者是讲课水平较低的情况。学校可针对这种情况,为新进青年教师及时配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且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采用“传”“帮”“带”的指导方式,帮助新进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站稳讲台。

最后,多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青年教师入职两三年后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也开始熟悉自己讲授的课程,但仍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机遇来通过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如利用各种机会选送青年教师参加国内举办的教学学习班和培训班等等。与此同时,学校也要经常邀请其他高校的名师或安排本校的名师来讲课或做报告,以向青年教师传递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为他们开阔眼界,更新教育观念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宝贵的学习机会。

2.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首先,建立专门的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奖励制度。目前很多高校都比以前略重视教学,偶尔也会有极少的职称晋升指标留给教学成绩特别突出的青年教师,但这样并不足以激励大多数青年教师加强教学投入,因为教学高级别的奖项是大多数青年教师很多年都难以拿到的。所以可以考虑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评比,对教学态度认真、努力钻研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且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并将这些奖励以某种合适的方式与今后的职称评定直接对接,以全方位地激励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其次,建立适当的惩罚制度。学校应建立适当的惩罚制度,对于教学态度十分恶劣且教学效果极差的青年教师要进行惩罚。纯粹打酱油,敷衍塞责,仅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不仅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也容易让认真教学的青年教师心理不平衡。

最后,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有效教学检查、督导工作,以查促改。每学期都开展规范、有效的教学督导和检查工作,通过督导在课堂现场的交流和指导,可以及时指出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通过教务处对教师教学材料的认真检查,也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找出问题,并最终妥善解决并加以处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开展教学大赛活动

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引导教师参赛。教学大赛是促进青年教师学习他人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途径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应高度重视教学大赛的重要意义,做好宣传和动员,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做好周密的赛事组织工作,引导青年教师自愿、积极参加比赛。

其次,明确大赛主题,改进评奖指标。学校要明确每次教学大赛的主题,使比赛的目的性更加科学合理,指导性更加明确有效。同时,要对大赛的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进行规范和改进,除了教学比赛常用的教态、教法、教案等指标外,还应包括多次随堂听课打分等等。

最后,完善激励机制,专人组织实施。高校应加大对获奖青年教师的奖励力度,在职称评审、年终考核和教学质量评优中对获奖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同时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大赛的组织管理,形成教学大赛的长效机制,加强教学研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跃华.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8):170-172.

[2]李创.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改革研究——浅议青年教师的培养[J].山东纺织经济,2011(6):86-87.

[3]况晓慢,刘卫萍,王培光.地方综合性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大赛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7):

75-76.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高等学校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