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及其意义

2015-09-18 14:32张淑娟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张淑娟

摘 要:作为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诸多创新。刘少奇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针、原则及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整体上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的观点特征显著,对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242-02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刘少奇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理论上先后提出了许多内涵丰富的思想。在当代,学习和研究刘少奇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创新,对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一、刘少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刘少奇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的贡献不仅起了奠基作用,而且具有创新的特征,特别在内容、方针、原则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观点。

1.内容上,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刘少奇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思想是发展了的马列主义;为此,他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包括三方面:一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原著,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战略与策略;三学习毛泽东思想。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提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对毛泽东思想做出高度的评价。与此同时,刘少奇号召全党学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泽东思想,遵循毛泽东思想的指示去进行工作,乃是每一个党员的职责。”[1]337刘少奇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注重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经典著作,而且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提出了学习的内容,而且给出了学习的方法,强调要将学习和应用融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实际中充分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践。

2.方针上,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刘少奇认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1938年,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时,刘少奇便指出党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军队的对日斗争,提出“在一切服从战争、一切为了前线胜利、保卫家乡的口号下,动员群众和自卫队、抗先队配合军队作战”[2],这无疑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心工作的关系是我们党各项事业取得实效地关键环节,党的中心任务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对此,刘少奇一语破的,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若“离开了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工作就会失败。”[3]刘少奇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时也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行性,如果思想上无法统一,那失去了开展中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如果把中心工作开展完才意识到思想政治工作,那思想政治工作也会落空。因此,刘少奇不仅充分指明了两者的关系,也辩证论述了两者的实践顺序,这对我们牢牢把握此方针提供了依据。

3.原则上,把握政治与物质相结合

刘少奇的诸多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在今天仍需要全党坚持学习。刘少奇认为,抛开物质利益谈论革命精神或者离开革命精神谈论物质利益,都是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在经济水平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再次强调政治与物质的结合,不仅是对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的继承,也是对时势的把握。物质利益是前进发展的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发展的保障。在对待工农问题上,刘少奇强调不能骗取工农群众来参加革命,必须为了工农的利益而奋斗,只有为工农谋得了解放才能激发他们参与革命的热情,进而推动革命的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全党必须要牢牢把握这一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上下功夫,于此才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改革开放的新进程中。刘少奇也明确指出,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是一前一后的问题,二者相互促进。

4.方法上,注重多种教育并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取决于方法的适当性。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内化为人的自我认知,那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刘少奇成功的实践经历告诉我们,通过自我教育、典型教育以及人格感染等方式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刘少奇表达了自我教育重要性的观点,“一个人要求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1]109。典型总给人一种鼓舞,因此刘少奇认为通过树立正反两面的典型都可以引导和鞭策人们正视并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人格魅力往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教育力,刘少奇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带动周围的群众,这种人格感染的方法在今天领导干部的队伍建设中仍然值得借鉴。

二、刘少奇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的特点

刘少奇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针、原则、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可以说观点独特,这些观点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全局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全局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局部关系,其统一符合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要求。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从全局出发,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工作是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对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及调动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意义非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使其真正做到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保驾护航。

2.理想性和现实性统一

刘少奇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既是一种实践过程,又是一种思想运动,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既要怀有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为实现共产主义积累深厚的基础。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刘少奇指出只有将伟大的理想、奋斗目标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切切实实的工作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刘少奇对思想政治工作同物质利益结合的原则,体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不仅需要远大的理想指明方向,更需要联系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魅力,更有实效。

3.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继承了革命导师们的大量成果,他研析了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等,为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指明方向。他还继承儒家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将外在教育与自我反省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更强。孔子提出“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孟子把修身放在道德修养的首位,“天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刘少奇对儒家的自我修养进行了批判性地继承,认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要求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从而提高思想理论意识修养。

刘少奇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江泽民在刘少奇100周年诞辰的纪念大会上寄予了高度评价;2008年,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胡锦涛在江泽民讲话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和侧重地强调了刘少奇的重要贡献,并号召全党从六个方面向刘少奇学习。

三、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现实意义

刘少奇不拘泥于传统的理论和经验,善于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提出自己独到理论和见解,具有长期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指导作用。

1.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思想政治工作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及改革开放处于攻坚期的国内环境要求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要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毛泽东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每一个新的理论都揭示着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也是每一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凝练出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当前,我们大力推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些都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指导,也是全社会的价值诉求和科学指南,为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基本理论源泉。

2.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党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一直都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始终围绕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论断不断展开和完善。刘少奇也一直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指出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都要牢牢把握生命线意识,扎实开展好党的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刘少奇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夺取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是改造旧思想,提高群众思想觉悟的重要手段。当前,我们党在全面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显著成效,就必须要持之以恒才能一以贯之。只有宣传思想工作走在了一切工作的前面,思想认识和觉悟得以提高,才有自觉的行动。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激发热情,调动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当前,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发挥其思想武器的作用,从而引导行动的践行。

3.积极重视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发展,不是为了追求新的潮流,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体现时代性、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能否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水平达到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的发展,必须充分反映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特点,要有利于切实改变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创新必须应对时代课题,为此,创新需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打牢基础;二是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优化内涵;三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拓宽平台。从而才能更好地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刘崇文,等.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38.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6.

猜你喜欢
刘少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