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

2015-09-18 00:13贺晓萍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

摘 要:胡锦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优势的原因在于它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特征,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主要体现为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和平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国情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00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自身的鲜明优势。胡锦涛曾多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问题进行过重要论述。学习他的这些论述,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优势的原因

在胡锦涛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巨大的优势,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因素。第一,它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是在批判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源”和“流”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姓社,它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既然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势,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第二,它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不断开辟和拓展,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坚持和完善。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谋发展。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特征,因此,它必然具有显著的优势。

第三,它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重要奋斗目标,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逐渐在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较大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说,就是党的十七大阐明的“十个结合”[3]。在总结这些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它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社会主义本来就是一种国外的思潮,我们把它用来解决中国的问题。胡锦涛强调:“对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我们要积极借鉴,但不照搬别国政治体制的模式。”[4]2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吸收了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同时充分吸取了苏东国家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坚决反对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和模式,但并不排斥其某些可为我所用的具体做法。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它必然具有显著的优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主要体现

胡锦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体现为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具体体现在许多方面。一是体现在我国我航天事业方面。胡锦涛指出:“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之所以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5]491二是体现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在建设青藏铁路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上百个单位、十几万建设大军同舟共济、团结协作,自觉服从大局,全力保证大局,形成了青藏铁路建设的强大合力。胡锦涛指出:“只要我们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并善于把这一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更快更好地完成。”[6]538三是体现在成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中。特别是面对四川特大地震灾害时,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胡锦涛指出:“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7]637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体现为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胡锦涛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够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743。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极大促进了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体现为坚持以人为本。胡锦涛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8]以人为本,体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体现为坚持和平发展。社会主义理应坚持和平发展,但在现实中,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奉行霸权政策,严重危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坚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胡锦涛指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9]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的重要体现。胡锦涛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势。2004年9月,他指出:“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1]6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克服各种困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可靠制度保证,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制度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三、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具有巨大的优势,但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收入差距过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充分发挥。胡锦涛指明了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途径。

第一,要坚持改革开放。过去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发挥,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进一步发挥,也必须靠改革开放。胡锦涛指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3]同时,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

第二,要坚持科学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2]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大气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第三,要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强调:“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重点抓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2]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2]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2).

[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1).

[9]胡锦涛.加强务实合作共谋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04-

06-18(1).

收稿日期:2015-04-13

作者简介:贺晓萍(1964-),女,湖北公安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