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与启示

2015-09-20 09:33杜伟超汪晓赞尹志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大学体育

杜伟超,汪晓赞,尹志华

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多年持续下降的现状,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探索学校体育的有效改进途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学校体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肩负着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重任,其培养质量的好坏与学校体育改革具有密切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国外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WVU)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摩根城(Morgantown)。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研究型综合大学,该校共设14个学院,其体育学在美国乃至世界享有一定声誉[1]。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更是通过全国教师教育评估委员会(NCATE)及美国国家体育运动与体育教育协会(NASPE)批准认证,其专业建设更具参考性。由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缺少可供参考的改革与发展建议等,本文对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并分析其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教育实习等,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提供借鉴,为更好地培养我国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1 WVU体育教育专业C2+I2=A的培养理念

一个专业的培养理念作为该专业建设的核心,对该专业发展目标方向的确定,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模型,秉承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构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专业教育发展理论框架:C2+I2=A(content*communities+integrity*inquire=All)。该理念框架具体包括5点,即强调培养未来教师在专业内容(Content)、发展为专业团体(communities)成员、树立正直(integrity)形象、探究(inquire)实习情况、全面发展(All)等方面的能力(见表1)。

表1 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理念

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通过构建这种数字化的培养理念模型,强调了未来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该校不仅注重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还十分强调体育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注重未来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不仅如此,该专业还对未来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作出一定要求,以帮助未来的体育教师成为美国乃至全球体育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此,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在这种数字化的培养理念下,也确定了自己的培养目标。该专业虽独立于教育学院,但其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仍然带有一定的教育色彩,目标定位也较为明确。设立该专业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体育教育家,因此,该专业对学生自身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及知识结构均有明确要求。学生毕业后一般从事中小学健康或体育教育教师及运动训练教练员相关的工作。与此同时,针对美国儿童普遍肥胖的社会性问题,该专业的发展目标又或多或少地满足了国家和社会对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诉求。可见,该专业在培养未来体育教育家的同时,也关注了社会对美国现阶段的特殊需求,重视中小学教育中的健康问题,体现出发展目标的专业性及与时俱进的特点。

2 WVU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2.1 课程结构全面且强调师范性

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必须修满142学分方可毕业,对全日制学生来说,每年大约需要修35学分的课程,每学期6~7门课,每门课所需1~3学分不等。该专业为全日制本科生提供4年课程修学计划,4年的课程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学校通识教育课程18学分,占12.8%;体育教育专业通识课程25学分,占17.8%;体育教育专业预备课程13学分,占9.2%;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程61学分,占43.2%;健康教育课程24学分,占17.0%(见表2)。

表2 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类型与内容

课程设置情况是实现某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最直接途径。西弗吉尼亚大学的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与师范性,在其课程设置中,以专业必修课为主,选修课程仅安排在学校的通识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少。而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程所占比例最高,课程内容涉及各类技术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这样的安排表明,该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即要培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人才,使毕业生更具竞争力。同时,从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程修读时间安排来看,学生在一、二年级就必须修完全部体育教育专业预备课程,这种安排不仅能提高学生在实习前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还为学生今后的教育实习打下坚实基础。这样的安排无疑体现出西弗吉尼亚大学的课程设置的师范性。

2.2 课程内容体现综合性与专业性

2.2.1 学校通识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文理学知识及文学素养

在西方“博雅教育”的影响下,美国体育教师教育非常关注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2]。西弗吉尼亚大学的学校通识课程与专业预备课程一样,需要学生在一、二年级期间完成,课程类型主要有4种:自然类通识课程,主要包括自然与人体科学;历史类通识课程,主要包括过去与传统;艺术类通识课程,主要包括艺术表现;文化类通识课程,主要包括美国文化、西方文化及非西方文化。从该专业安排的学校通识课程中可以发现,这类通识课程强调通过对学生普通文理学科知识的教育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不仅如此,它们还十分注重学生普通文化知识的养成,重视培养学生坚实的文理基础知识。通过对学生的文理学知识及文学素养的培养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育人才的理念[3]。该校非常强调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读这部分课程。这种整体性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综合性大学培养全面性教师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未来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

2.2.2 体育教育专业通识课程强调学生专业素质的综合发展

任何课程的开设都应以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本质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4]。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正是秉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而设置得体育教育专业通识课程。该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参加学校通识课程外,还要求学生完成体育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学习。这类课程的学习与学校通识课程一样,要求学生必须在一、二年级期间完成全部25学时课程的学习,并只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放。学习的形式也主要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语言文学类课程、生命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理学类课程、社会与行为科学课程、人文类课程。

语言文学类课程以写作与修辞为主,学生将从本门课中学习到论文写作的基本形式,如脚注的使用,论文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这类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了解体育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科研型体育教师奠定基础;生命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则主要集中在对生物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将从中了解生物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如能量学与生物细胞、器官及人口等实用性知识。理学类课程更关注数学与统计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多媒体和专业出版物统计学知识在各自专业领域中的运用。社会与行为科学类课程则主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学、动作技能发展学知识。人文类课程主要介绍营养学方面的知识。

从西弗吉尼亚大学通识课程设置中,我们不难发现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通才教育,力求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这种只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课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该专业十分强调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素养,还要在此基础上深入形成体育素养,成为一名具有体育素养的人。由此,该校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

2.2.3 体育教育专业预备课程强调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

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按照大类进行招生,即学生满足招生要求后统一进入体育运动与科学学院学习。对于致力于成为体育教师的学生,体育教育专业也于每年秋季统一招生。对于这些在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考试中高于1 125分以及在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试(SAT与ACT相当于美国的高考)中取得26分以上的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将直接录取,无须继续申请。体育教育专业预备课程(详见表3)就是为这些没有获得直接进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机会的体育教育专业预备级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机会。学生要想顺利进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学习,就必须顺利通过所有体育教育专业预备课程,且每门课程必须达C以上等级。需要指出的是,被直接录取的学生同样也需要进行这类课程学习。体育教育专业预备课程共有6门,多数课程内容与人类动作发展有关,也有少部分涉及对体育的介绍及特殊人群体育。从这些课程的设置情况不难看出,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使未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备体育相关知识的能力,了解人类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并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表3 体育教育专业预备课程简介

2.3 课程实施表现出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整体性

2.3.1 术科强调教法教学且注重培养学生的PCK能力

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具有明显的广泛性特点,学生需要参与学习的术科共12门,共计12学时,占总学时的8.5%。课程学习主要集中在大三下学期与大四上学期进行。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篮球、排球、足球、旗橄榄球、网球、垒球、曲棍球、飞盘、高尔夫等科目。术科学时相对较少,但科目数量较多,体现出该专业对学生培养的全面性,为今后从事中小学各类项目教学夯实基础。

从该专业对学生技术学习要求上看,该专业的术科教学对学生的技术练习及熟练度的掌握要求不高,更多的是要通过安排大量教学法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也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能力。所谓PCK就是指学科教学知识,是能使教师教学最为有效的知识。它最早由舒尔曼提出,是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知识以及教育情景知识的复合体知识[5]。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不仅只关注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更多地考虑到对未来教师今后在不同运动项目中面对不同群体学生所需教学方法的传授。例如,在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中,教师将不仅教授学生脚内侧传球的一般教学方法,还会教授学生如何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与主题中将脚内侧传球呈现给学生。从其术科课程安排上讲,术科科目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大三下学期与大四上学期进行。这种通过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及时将课上所学各类技术教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提高学生教师专业素养。

与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技能论”的教学重点相比,西弗吉尼亚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授课形式显然更为合理。对学生PCK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自身教师素质、教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还能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素养。此外,还能够避免过分使用运动技能习得的时间,使学生更集中于对自身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2.3.2 理论课程体现对中小学不同学段所需教法的针对性

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下的专业理论课程占80%,课程类型多属于教学法、教学相关理论课程。关于教学法的课程,主要根据不同学段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需求,介绍不同的教学法。在这类教学法课程中,主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中、小学教学法等相关理论知识,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在这类教学课程中还增加了教学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教学法相关理论后,便会前往各中小学参加教学实践或观摩中小学教师教学活动。这些教学实践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实习实践,更侧重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相关理论学习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为后期顺利完成教育实习及提高学生教学能力打下基础。而教学相关理论课程则主要讨论体育教学热点话题、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教学理论的运用及体能测试与评价方法等。准备从事中小学教育者的学生,需要学习涵盖初等教育学科的所有科目[4]。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还是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因素。

2.4 课程安排符合国家和社会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健康教育着眼于引导和推动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降低或消除危害健康的因素,合理利用已有的保健设施和社会提供的服务,最终目的是改善或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促进健康[6]。针对美国部分儿童肥胖等各类健康问题,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其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该部分课程占总学分比重不大,但从其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来看,从事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其就业的主要方向。该专业开设的这类课程还对学生今后考取健康教育资格证有着重要作用。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还单独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从个人健康、突发事件与自救、社区健康、疾病预防、学校健康教育、中小学健康课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健康教育基础,更好地适应中小学及社会对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诉求。这样一来,它满足了社会需求,使毕业生更具竞争性。

3 WVU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某一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有6位专职体育教师承担全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工作。他们具有相同的体育学科背景,同等的博士学位,并都具有一定时间的基础教育工作经验,部分教师在进入该专业教学前还完成了全美体育教师专业认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教师队伍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体现了其教育理念的公平性。同时,该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并积极加入专业组织,为其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其广泛的研究方向又扩展了该专业的学术研究领域。虽然只有6名专职教师从事全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工作,但其专业且深厚的教学能力与教育背景丰富了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见表4)。

表4 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3.1 师资队伍精简,专业能力强

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虽然只有6位体育专职教师承担该专业全部的理论教学工作,但从全体教师的学历来看,他们都拥有博士学位,该专业授课教师良好的教育背景使他们足够胜任日常的教学工作。此外,从其职称来看,在这6名任课教师中,有2名正教授,1名副教授及3名助理教授。这样分配的比例也较为合理。众所周知,美国高等院校对于职称的评定较为严格,要根据教师发表文章的数量及质量、教学情况、参与的学术活动等来综合评定;因此,该专业教师除具有较强的教育背景外,依然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体现出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精简性。

3.2 积极参与专业组织,学术氛围浓厚

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SHAPE)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组织[7],该协会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来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其任务在于“推动和支持那些有助于实现创新、健康、积极生活方式的行业中的领导力、科研、教育和最佳实践”[8]。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6名授课教师中有5位是SHAPE成员,理论基础较强,并能了解学校体育发展情况。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同时是其他协会成员,并在协会中职务丰富。通过积极参与专业学术组织,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与全美体育界各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积极探讨,了解当前全美体育界的热点议题,有利于今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教师有较强的学术基础,专业知识十分丰富。

3.3 中小学教学经验丰富,指导更具针对性

研究表明,由于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和基础教育需求之间的分离局面长期存在,导致职前和职后相互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人力等资源的浪费[9],对于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高校教师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培养者,其自身是否具备一定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否了解当前中学需要具备何种专业素质的体育教师,对于能否有效避免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培养社会需求型教师显得尤为重要。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6名授课教师都具备丰富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及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品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社会输送符合中小学教学需求的专门性人才,避免因人才重复培养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4 WVU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实习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技能培养完成的教育阶段,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完全依赖于教育实习[10]。教育实习不仅是学生在本领域里开始教学的关键,还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点[11]。西弗吉尼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教育实习,为学生的教育实习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秩序与评价体系,为学生顺利完成教育实践奠定了基础。

为使教师教授项目的学生更好地明确教育实习相关问题,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专门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生实习教学手册,该手册从对学生实习相关名词的解释、角色与责任、教育实习课程组成部分、评价、政策等方面对学生教学实习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学生教学实习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保证。从该手册中,能发现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对学生教育实践培养具有以下特点。

4.1 实习任务明确

该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主要由课堂教学、教学日记及实习研讨会3个部分组成。它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教育实习期间需要承担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该专业对学生课堂教学任务更加明确、具体。为更好地熟悉学生、教学组织、课堂管理、资源等,该专业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必须首先完成一周的教育见习。见习结束后,学生要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与指导下备课并尝试进行小组教学。随着学生教学技能、经验的增长,学生所需承担的教学任务也会有所增加。指导教师会对学生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得到认可的学生将承担全部教学任务。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4.2 实习监督严格,评价公平合理

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每名学生,都会由学院安排或当地领导推荐的具有2~3年教学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与监督学生的见习、备课与教学情况及表现,并及时向学院反馈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任何不良情况如旷课等。为保证学生教育实习的质量,西弗吉尼亚大学还会委派专门的实习监督教师定期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定期与实习指导教师及实习学生召开探讨会,为实习学生提供教学反馈及与就业相关的信息。这样合理的组织有利于对学生教育实习过程形成有效的监督与评价。

对学生实习的评价来自不同方面,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对学生实习的过程性评价体现在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撰写一篇教学日记,记录每日课堂教学、阅读的书籍与文章、想法与问题、自我反思及课时计划,并在定期的研讨会上与实习指导教师或督导教师分享。同样,实习指导教师要记录学生每周教学情况,并建立学生实习档案,为学生最终实习成绩评定提供参考。对学生实习的终结性评价则更多体现在对学生在实习结束前完成的一堂完整体育课的评价。该评价由西弗吉尼亚大学委派的实习监督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完成,采用“学生实习最终评价表”进行评分。该评价量表共设16项二级指标,从学生的教学能力、专业素质及个人品质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监督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在相应的二级指标处给予1~5分不等的等级评价(1分=不满意;2分=需要提高;3分=满意;4=非常满意;5分=优秀),同样,学生也要对自己的授课情况进行自我打分。

5 启示

5.1 拓宽培养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发展理念

专业发展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会决定某一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对未来体育教师的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西弗吉尼亚大学针对当前美国中小学生健康及社会对健康教育型人才需求扩大的问题,提出了极具特色的数字化办学理念,明确了未来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特征,系统阐述了未来教师对专业领域内容的整体理解、专业团队自我初步发展、专业领域内容的深入理解及专业团队深入发展等,力图培养出社会需求型体育教师,也符合美国实际情况及该校特征。我国各地区师范类体育院校可根据各地区办学需求及特点,对当前社会所需体育人才进行调研,提出各具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理念及培养目标,促进体育教育专业良性发展。如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可以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主,在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同时可以考虑开展第二专业,以达到经济发达地区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而经济欠发达、师资薄弱地区的高校可以以培养专门型体育教师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体育教学能力,满足当地需求,体现一师多用。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高校可以以培养继承民族传统型体育教师为主,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

总而言之,我国各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拓宽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发展理念,满足当地不同需求。

5.2 加强专业技术课程教法教学传授,突出教学法课程的针对性

美国中学体育教育之父Siedentop早在1990年就指出,体育教学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缺少教学技能而非专业技能[12],而教学法的教授是学生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西弗吉尼亚大学技术课程中,对学生技术动作本身的掌握情况要求并不高,教师更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教学法类课程也明确根据不同的学段教授特定的教学法,如小学教学法、中学教学法等。学生根据今后从事体育教育的意愿,自由选择相应的教学法课程,系统学习特定教学法,以增强未来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因此,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适当改变技术课程只教授学生技术动作、忽视教学法传授的现状,加强对技术动作教学法的教授。此外,还可适当根据教育阶段,开设特定的教学法课程,如小学体育教学法,中学体育教学法等,重视提高未来体育教师的专业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未来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也有利于体育教师成为特定教育阶段专职人员。

5.3 优化师资队伍,加强与基础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联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作为其发展理念的执行者,对培养优秀的未来体育教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从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来看,6名专业教师除1名是术科教师(但同样从事研究工作)外,其他5名教师全是研究型教师,且都具备一定的基础教育经验,对专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可以根据自我兴趣确定研究方向;其次,可以将适当由研究生从事体育技术类课程或公共体育课教学任务并高标准严要求地考核学生的教学;再次,可以加强与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者之间的联系,明确未来中小学体育教育需求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未来体育教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最后,可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体育人才,了解国际学校体育发展动向,与国际接轨。

5.4 建立一套完善的实习监督与指导机制

体育教育实习是高校教育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阶段和基本形式,教育实习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了解中小学体育教育、巩固专业思想以及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13]。为了更好地评定学生教育实习情况了解学生教育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实习监督与指导机制。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为评估学生的教育实习情况,专门以制定实习指南的方式明确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任务。同时,西弗吉尼亚大学还采用不同评价方式评定学生教育实习成绩,如对其设计的课时计划进行打分,专门委派教师对学生独立完成的一堂完整体育课进行评价等。此外,它还加强与实习生指导教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因此,建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可以适度借鉴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建立实习指导手册明确学生实习期间的任务,并制定师生实习评价标准。由于学生实习学校地区的多样性,各高校可利用远程教学系统,如QQ群等形式,定期与学生进行实习座谈,及时沟通并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此外,还应采用多元的评价内容评价学生的实习情况、如学生课时计划编写情况、实习出勤情况、完整授课情况等。

[1]About WVU [EB/OL].[2015-07-15].http://www.wvu.edu/.

[2]王玉珍.中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李莹,杨凤,李岩.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4(8):118-120.

[4]刘彦,吴军霞,张维寿,等.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献综述[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64-66.

[5]柴娇,李林鹏,陆阳.学科教学知识(PCK):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J].体育教学,2011(3):20-22.

[6]沈建华,卢伯春,郑家鱿,等.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健康教育主要载体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7):74-76.

[7]AAHPERD’s mission[EB/OL].[2015-07-15].http://www.aahperd.org/about/mission.cfm,2011-04-20.

[8]沙金,高鹏,杨兆山.美国K-12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4):46-53.

[9]李臣之.课程实施:意义与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0,20(5):3-14.

[10]毛振明.体育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6.

[11]谭兆风.体育教育实习应有的时空观[J].体育学刊,2001,8(2):103-105.

[12]Siedentop D.The Evolving Undergraduate Major[Z].

[13]吕晓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67-71.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大学体育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学求学的遗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