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融资问题分析

2015-09-23 07:04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商业会计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技型渠道融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4500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开始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任务,而融资难却成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融资渠道分析

(一)债券融资渠道。债券融资是企业以某种方式在一定期限取得他人资金的使用权,投资者不能取得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但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有权要求企业偿还本金,并支付约定利息。债券融资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近年来国家比较推崇的一种较新的融资方式。

我国的债券市场为众多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方式,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债券的发行管理也与国家产业政策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目前债券市场重点支持一些新兴产业实施技术创新,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供更为有利的融资条件,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股权融资渠道。股权融资也就是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由于没有年终分红的法律强制性规定,股市成为在债券融资渠道后的又一主要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是我国很多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融资的首选,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更是给自主创新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融资平台。

(三)私募股权基金融资渠道。私募股权融资(PE)一般投资于私有公司即非上市企业,是一种主要以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募集资金的权益型投资方式,一般倾向于已形成一定规模和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企业,投资期限往往比较长,资金来源广泛。PE投资机构一般采取有限合伙制,投资退出渠道多样化,但是流动性比较差。

2009年10月推出的创业板为我国科技型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私募股权投资以及风险投资提供了一种新的退出渠道。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2010年10月22日,在13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中,有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的企业达73家,占比56.2%;150家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支持了这73家企业,支持资金达26.8亿元,每家企业平均融资0.37亿元;150家机构中包括122家风险投资机构,融资18.81亿元,28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融资7.99亿元。可见,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出现为企业自主创新融资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四)政府财政资金融资渠道。《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于2007年6月由财政部与科技部共同颁布实施,这对于广大的创业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截至2010年11月,8.14亿元的财政资金已经通过创业投资基金投向企业,其中3.5亿元以投资保障、风险补助等方式投出,有220家科技型企业获得了资助;以参股的方式出资4.6亿元设立了19家重点投资于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这些创业投资企业累计注册资本达31.43亿元。

为解决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困难问题,各个地方也实施了不同的政策。如天津财税部门对于企业自主创新项目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通过财政手段,对其资金支持量达到6.3亿元,并实施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来帮助其发展;福建省安排了6亿元用于建立省级创新项目投资资金,在企业中推进技术创新的尝试,引导和支持企业研究与开发创新型项目。

二、企业自主创新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资金来源不足。

1.大规模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偏低。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即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指标。由表1可以发现,较大型的企业针对研发所投入的人、财、物均在不断增加,但是R&D经费投入强度依然较低,几年来变化幅度不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奥斯陆手册》的标准,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1%-4%,表示其创新能力中等,达到5%以上时,企业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发达国家企业一般达到3%-5%,高新技术企业则达到10%,有些企业甚至达到20%。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7.5%(按平均水平4%计算)。

表1 大规模工业企业的R&D基本情况表

只有充足的研发投入才能维持和不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目前我国企业留利中转化为自主创新的投入比例还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集资投入,这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银行贷款要求较多,融资就比较困难。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市场交易机制还不完善,层次结构单一,与之配套的政策环境、监管体系和法律体系等都有待完善,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构成了很大的障碍。

2.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融资渠道狭窄。对于占全国企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渠道更加狭窄,主要依靠自身的内部积累,外源融资方式比重较低。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自有资本较少、固定资产比重较低、信用条件较差等原因,一般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不太容易。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比较普遍,但其缺点非常明显,财务风险比较大,所融资金规模有限,仅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发行债券、股票等法律法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中小企业数量较少,通过这种方式融资的能力也较差,而且从政府部门获得R&D资金支持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即使可能,也只占中小企业总数的很小比例,有限的资金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可谓杯水车薪。这些也成为影响企业融资的重要原因。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3]:通过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能力及膀胱功能评定腰痛疾患效果,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JOA评分。

(二)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1.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的引导欠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用于研发创新的经费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1年,我国投入R&D经费8 687亿元,较2010年增长23%,其中企业资金增长速度较快,年均增长36%,政府资金增长速度较慢,年均增长26%,说明我国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日渐加强,而政府资金的投入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从表2可以看到我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84%,仍落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2012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出总额达109 247.79亿元,对中央支出总额为16 514.11亿元,对地方支出总额为92 733.68亿元。而政府的财政资金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总额仅为3 828.02亿元,仅占总支出的3.50%,对中央的科学技术支出为1 942.14亿元,占中央总支出的11.76%,对地方的科学技术支出为1 885.88亿元,只占地方总支出的2.03%,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方面支出的比重较低。

表2 我国R&D基本情况表

值得指出的是,技术创新投资规模较大,研发期限较长,并且其未来前景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由于商业资本趋利避害的本质属性,使得一般的商业资本不愿大规模进入该领域,因此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而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往往也有限,内源资金不足,最终导致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鉴于此,政府有充分的责任和义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虽然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但其资金规模毕竟有限,大量的处于种子期的科技型企业最终还是无法得到这项资助。201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共支持项目7 423项,支持金额48.04亿元,从绝对额来看资金额较大,但对于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而言,资金明显不能满足需求。

2.政府科技扶持资金投向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研究项目明显不足。目前,我国对研发经费的投入保持较快增长,但政府出于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其科技投入以产业化项目为主,大部分投向了处于应用性研究开发阶段的项目,一旦开发成功就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在此阶段之前的基础性研究,由于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从理论上来讲仍然是政府资金的投资范围,但实际上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却非常小。2011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411.8亿元,占研发经费的4.7%,用于应用研究的占11.83%,83.4%的资金用于了试验发展。从近几年来看,用于基础研究的资金比重均在5%以内,远低于发达国家10%-20%的平均水平。从具体项目来看,目前主要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等。以973计划为例,2013年国家支持项目184项,总额约30亿元,从总体来看项目数仍然偏少,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仍有待加强。

(三)金融信贷运行机制存在缺陷。虽然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受金融机构审慎信贷政策的影响,商业银行为了严格控制和降低风险,对风险较高的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非常少,企业在产品产业化之前是很难得到信贷资金支持的。创新项目往往资金投入大、财务风险高,金融机构考虑到安全性和效益性,更加注重抵押、担保等条件,因此在支持企业创新成果的研究和转化方面的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商业银行缺乏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信贷品种,目前商业银行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主要采用的是短期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票据贴现和综合授信等方式,可供选择的信贷品种、融资方式较少。

三、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融资的措施

(一)从政府职能角度,完善市场制度建设,搭建公共融资平台。首先,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究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一旦获得成功,其他人便有可能无偿享用,因此,政府应首先完善专利技术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其次,各地政府应积极扶持、培育本地有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同时重点建设企业自主创新公共支持平台,以细致而周到的技术服务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实施。再次,从创新和完善融资渠道上,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的市场管理办法来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增加对技术创新基金的投入,利用包括税收优惠等措施在内的公共政策有效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将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加强对创业板的管理和完善,培育专业化的投资团队,防范投资风险,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二)从企业自身角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信用形象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不仅需要改善外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还需要从企业内部入手,增强核心竞争力与融资能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资本运营能力。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要长期致力于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和研究,同时要加强企业的信用形象建设,注重其生产运作的规范性,建立重合同、守信用的自我约束意识,塑造并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银行对企业的信心,为自身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以拓展融资渠道。

(三)从金融机构角度,创新金融产品,加大银行对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风险投资和商业银行是科技型企业的两个主要融资来源,但从总体来看,风险投资资金量有限,满足不了数量众多的科技型企业的需求,而商业银行只愿意为相对稳定的小微企业服务,对于初创期或是轻资产的企业又爱莫能助。完善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商业银行应制定专门针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授信和授权政策,在信贷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国银行推出的张江模式就值得各银行学习和借鉴,即聚焦张江高科示范区内示范群体,重点关注科技型企业的经营模式,根据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设计个性化的授信方案。截至2013年6月,超过百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得到批复,授信总额超过15亿元。

另外,各银行应不断完善现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高贷款规模,使其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融资渠道。同时,对于银行贷款给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项目,政府应选择恰当时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例如给银行一定额度的贴息,或减免征收银行提供给企业自主创新贷款的营业税等,从银行和政府两个角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实施。

猜你喜欢
科技型渠道融资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融资
融资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贵州省59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