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药材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研究△

2015-09-25 01:04刘征辉魏静娜赵琳琳马西兰郭永泽程奕
中国现代中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药典黄芩液相

刘征辉,魏静娜,赵琳琳,马西兰,郭永泽,程奕*

(1.天津海世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2.天津市现代中药质量检验中心,天津 300381;3.天津市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天津 300381)

黄芩药材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研究△

刘征辉1,2,魏静娜1,2,赵琳琳1,2,马西兰1,2,郭永泽3,程奕3*

(1.天津海世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2.天津市现代中药质量检验中心,天津 300381;3.天津市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天津 300381)

目的:建立黄芩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薄层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以CPACELL PAK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洗脱,测定波长275 nm,柱温30 ℃,流速1.0 mL·min-1。结果:4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3.0%,加样回收率为95.4~98.3%。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药材的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黄芩药材;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

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属唇形科植物,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其入药部位为根。据药典记载黄芩味苦性寒,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抗炎镇痛、止血安胎等功能,对暑温胸闷呕吐、肺热咳嗽、血热妄行、高热烦渴、湿热下痢等具有良好功效。目前《中国药典》及文献大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1-5]。由于黄芩中的功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而黄酮类成分在储存过程中也会相互转换,且各成分均具有清热解毒活性,药典标准仅以黄芩苷一种成分来衡量其质量有一定片面性,故试验采用HPLC 同时测定黄芩药材中4 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黄芩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也为相关制剂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 Alliance 2695-2996高效液相色谱仪,CAMAG薄层分析系统,分析电子天平(METTLER AB 54)。黄芩苷(110715-200514),黄芩素(111595-200604),汉黄芩素(111514-200403)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汉黄芩苷(20 mg;98%),购于天津金测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黄芩药材(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采收于2013年9月份,由中国药材集团承德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恒温恒湿存放于公司标本室),经张学文主任中药师鉴定为承德产热河黄芩。

2 室验方法的建立

2.1 薄层鉴别方法的建立

取本品粉末1.0 g,加乙酸乙酯-甲醇(3∶1)混合溶液20 mL,超声处理15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0 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1.0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0.5 mg、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与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3个相同的暗色斑点。具体薄层色谱图见图1。

1.黄芩药材;2.黄芩药材;3.黄芩苷;4.黄芩素;5.汉黄芩素;6.黄芩对照药材。图1 黄芩薄层色谱图

2.2 液相色谱条件的建立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CPACELL PAK(5 μm,250 mm×4.6 mm),PDA检测器(190 nm~400 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49∶5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 μL,柱温:30 ℃。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苷3.80 mg、3.48 mg、3.04 mg、3.63 mg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到刻度,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吸取的储备液各1 mL,置5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即对照品混合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的黄芩干燥粉末0.306 1 g、0.308 8 g、0.307 4 g、0.303 5 g,分别加70%乙醇溶液60 mL回流提取3 h,冷却,过滤,滤液置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滤纸和残渣,洗液并入100 mL量瓶中,用70%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的黄芩的液相色谱图如图2所示。

2.3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0.1、0.5、1.0、2.0、4.0、5.0 mL置于25 mL 棕色量瓶中,加体积分数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系列对照品溶液。分别取10 μL平行进样测定3 次,以峰面积平均值A 对进样量C(μg)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见表1。

表1 指标成分标准曲线列表

a2年生;b3年生;c4年生;d5年生;e混标。图2 不同生长年限黄芩药材的指标性成分比较

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测得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峰面积RSD 分别为0.37%、0.19%、0.45%、0.21%(n=6),其RSD均小于3.0%,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次的供试品溶液,室温下放置,分别于制备后0、3、6、9、12、15 h进样测定。结果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峰面积RSD 分别为0.97%、1.35%、0.96%、1.43%(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5 h内稳定。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次样品,照“2.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结果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平均含量分别为14.7%、1.0%、0.37% 及0.10%,RSD分别为1.35%、0.98%、1.24%、1.11%(n=6),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7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同批次本品6份,每份0.15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添加含黄芩苷对照品溶液20.0 mL,汉黄芩苷对照品溶液10.0 mL,黄芩素对照品溶液5.0 mL,汉黄芩素对照品溶液1.0 mL,照“2.2.3”项下方法制备回收率用供试品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进样测定峰面积并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98.3%、96.9%、95.4%,RSD为1.25%。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指标

按照中国药典对黄芩药材所含水分、灰分和浸出物进行分析测定,得到黄芩的这些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黄芩标准的相关规定,并且这些一般指标与年份关系不大。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2 不同生长年限黄芩指标性成分列表 %

3.2 有效成分测定结果

表3 样品测定结果 %

由表3可知,黄芩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基本上是按照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可见生长年限越长功效成分含量相对也越高。

4 讨论

4.1 检测波长的选择

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190~380 nm内分别扫描混合对照品溶液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色谱峰紫外吸收。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77.2、273.7、274.9、274.9 nm(如图3所示),故设定检测波长275 nm。

4.2 流动相的考察

试验过程中以甲醇-0.1%磷酸溶液分离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四个活性成分,参照文献色谱条件[6-8],适当调节流动相比例至(49∶51),上述4 种成分得到较好分离效果。

图3 各指标性成分的紫外吸收图

4.3 多指标同时定量

《中国药典》黄芩项下其质量控制是单独测定黄芩苷,由于黄酮类成分在在一定环境下会相互转换,药典标准单以黄芩苷来衡量其质量有一定片面性,本试验采取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芩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9-10]。本方法较药典方法所控制指标更全面合理,为黄芩药材质量标准的提高研究提供技术依据。市面上以黄芩为原料的中成药[11-15]较多,但均以黄芩苷单一成分来控制。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是中药质量标准提高研究的主要方向,本试验方法正是实现了这一目标,将可以广泛应用与这类中成药中以综合评价其质量。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3.

[2] 肖崇厚,杨松松,洪筱坤.中药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76.

[3] 李玉山.黄芩的化学成分及黄芩苷的提取方法[J].西北药学杂志.2008,(06):76-77.

[4] 宋双红,王炳利,冯军康,等.不同加工方法对黄芩炮制品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药材.2006,(09):20-22.

[5] 李冰岚,陈宗良,蒋士鹏.HPLC法测定复方蒲芩片中黄芩苷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0,(04):129-131.

[6] 杨振伟,张英,屈战果.HPLC法测定宁神灵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6,(11):79-80.

[7] 谢东,路玫.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黄消炎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05):140-142.

[8] 宋双红,张媛.黄芩药材HPLC 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06):18-22.

[9] 宋双红,张媛,王喆之,等.HPLC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7):598-600.

[10] 肖苏萍,何春年,曾燕,等.干燥方法与采收期对黄芩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11):975-978.

[11] 冯波,施春玲,郝乘仪,等.RP-HPLC法测定芎菊上清丸中黄芩苷的含量[J].中草药.2009,(05):743.

[12] 王西彬,陈畅,何希荣.RP-HPLC(RP-HPLC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3):128.

[13] 李文仕,甘妮.RP-HPLC测定乙肝解毒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02):150-152.

[14] 程维明,高杰,施贝,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氏响声丸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J].医药导报.2013,32(9):1231-1233.

[15] 张诚贤,徐陆忠,朱佳茜,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荨麻疹丸中黄芩苷的含量[J].医药导报.2013,32(12):1649-1651.

Multi-index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RadixScutellariae

LIU Zhenghui1,2,WEIJingna1,2,ZHAOLinlin1,2,MAXilan1,2,GUOYongze3,CHENGYi3*

(1.TianjinHigh-standardQualityTestingLab.,Tianjin300081,China;2.TianjinCenterforQualityTestingofTCM,Tianjin300081,China;3.TianjinInstituteofAgricuLturalQualityStandardandTestingTechnology,Tianjin300381,China)

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our active ingredients(baicalin,wogonoside,baicalein,wogonin)in Radix Scutellariae by TLC and HPLC.Methods: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achieved on a CPACELL PAK C18column(5 μm,250 mm×4.6 mm),the mobile phase was methanol -0.1% phosphate acid aqueous solution 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1,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75 nm,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Results:The established method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for four components,the RSD were less than 3.0%,recovery was 95.4%~98.3%.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sensitive,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Radix Scutellariae.

HPLC;Radix Scutellariae;Baicalin;Wogonoside;Baicalein;Wogonin

2014-09-1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07B04),华北地区黄芩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

*

程奕,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产品、土壤肥料及中药检测及科研工作;Tel:(022)23678678,E-mail:cychengyi99@126.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5.1.008

猜你喜欢
药典黄芩液相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牙膏中禁用漂白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90-202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黄芩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黄芩酒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及炮制机理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