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浅议

2015-09-29 13:45王福利
文理导航 2015年26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学习兴趣

王福利

【摘 要】 有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以后不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教师应从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学习内容、数学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入手,调整数学教学策略和方法,尽快的让学生进入高中数学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兴趣;教材内容;方法调整

数学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在中考中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这也是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其实,初中与高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如何让学生在进入高一以后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经历了几届高中数学循环教学以后,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下面的教学安排是学习立体几何。在教授立体几何的第一堂课上,我并没有按照其他老师那样,一开始就学习三个公理,而是用投影打出了两个有意思的问题,让同学们思考。

问题1:如图,在桌面上摆放着7个硬币,只准移动一个硬币,使得横竖都是四个硬币。

问题2: 一只蚂蚁沿着正方体的表面从一个顶点爬到相对的顶点,如何爬用时最短?

第一个问题刚投影出来,教室就炸开锅了,连平时数学成绩非常不好的同学都在讨论答案。这个问题是在一个脑筋急转弯上看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把任何一个硬币在桌面上移动都不可能解决问题,只有在下面竖着排的三个硬币中拿一个叠放在转角的那个硬币上。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同学们知道,有时平面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在空间里考虑,引导学生把思维向空间扩展。

第二个立体几何问题却是把正方体侧面展开解决的,是想告诉同学们空间和平面是密不可分的。

讨论完这两个问题后,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热烈,顺势引导,开始教授立体几何知识,学生学得很认真。

其次,教学要重视创设数学情境,便于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生动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时候,通过国王奖励象棋发明者麦粒的故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去探索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另外,教学中要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在高一数学教学中要严格控制讲授的深度和进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接受,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位学生在一周内都能有1—2次机会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种成功感,拓宽心理情境,使学生热爱数学。有机会可以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面批作业,指出其中的不足,同时对做的好的方面加以表扬,鼓励他继续保持下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二、衔接好初高中教材内容

初高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学期的函数一章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点密集,理论性强,同时,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

1.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而引入坐标定义法。

2.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如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到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其实,有不少结论在平面几何中成立的,但到了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成立了。如果能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

三、注重高中教学方法的调整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必须要有较好的教学方法。

1.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促进思维过渡。高中数学教学,则要进一步注意理论观点对数学思维活动的指导作用,注意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并丰富数学观念系统,在高一解析几何教学中,则应把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当作重要的教学目的。所以在高一年级,要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过难、过急是不行的,过易、过慢也是不行的,要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结构所具有的水平,又要有一定强度和适当难度。

2.注意加强化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把一个复杂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们知道,立体几何研究的虽是空间图形,但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平面几何问题来解决。如空间中平行的转化策略:证明线线平行?圮线面平行?圮面面平行;空间中垂直的转化策略:证明线线垂直?圮线面垂直?圮面面垂直。

3.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真正做到“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也应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形成学生的解题思考方法。

对学生来说,刚从初中升入高中,高一对他们是个衔接、过渡年级,要通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去适应高中的生活。而高中数学百分之七十的内容都安排在高一,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融入高中学习生活,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学习兴趣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