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转型

2015-10-10 00:05□丁
声屏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独家广播节目微时代

□丁 霞

栏目责编:曾 鸣

曾经,很多人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收音机或浏览报纸,如今,很多人醒来后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刷微博、看微信。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微时代”——以微博、微信作为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为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之于广播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特别是对于完全依靠声音来塑造形象的广播媒体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主持人之于广播意味着什么?有业内人士认为,广播的硬件中最重要的是主持人,广播的软件中最重要的则是他们的主持。作为广播的核心群体,主持人应该及时跟上听众口味和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名片去开启“微时代”听众的心扉。

主持人由“信息传达者”变为“观点表达者”,实现从信息竞争到观点竞争的个性提升。每一次QQ 新闻小弹窗跳出来,亦或手机上又一条新闻推送的震动,都令人紧张,它们如同一粒粒沙子,聚少成多,一点点蚕食着传统媒体的绿洲。和以前人们需要获取信息相比,现代人面对的信息不是少,而是太多,大量充斥的垃圾信息淹没了受众的真正需要。而且,同一条信息可能会被多家媒体、多种媒体同时报道,会有多种多样的解读方式。在信息共享的今天,媒体内容的竞争已经从信息竞争到观点竞争,努力追求新闻的独家视角、独家事实、独家细节、独家观点、独家图片、独家背景、独家写法、独家编排,做出比其它媒体更全面、更及时、更透彻的新闻解读和新闻评论。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需要,也会提高广播媒体的品质、地位和影响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持人要逐步实现“一样的新闻素材,不一样的烹饪方法;一样的信息资源,不一样的品鉴角度”,以独家观点扮演起意见领袖的角色。物质丰盈,信息海量,观点因此显得稀缺。湖南交通频率的主持人丹阳深有感触地说过:一个只会念稿子,张嘴就是套话的新闻主持人不会有个性。主持人的一大本事,或者说一个要求是:几句话就能说到大家心里去——没有观点的节目是缺少灵魂的。在亮出观点的节目中,主持人的观点表达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现在不仅要报道街头的冲突,而且要报道人们头脑里的冲突”。

主持人节目互动由“听众参与”变为“用户参与”,实现微信用户生成广播节目内容,进而增加互动渠道。在“渠道取胜”的竞争中,各电台几乎都将重心转嫁到对新媒体的应用。其实,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还是“内容为王”。媒介间的相互融合,随之带来了新的编制方式和内容形式——“用户生成内容类”(UGC),它强化了信息的个性化和自制性,已成为媒介发展的趋势。在“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一理念下,电台开发UGC 节目能够极大地将主持人从节目源的有限性中解放出来,实现节目来源的多层次化和立体化,在节目源和节目形式上进行创新,引入“听众生成内容类”节目。

如开办一些由听众来广播的栏目,内容直接源自微信用户的话题讨论、图片、视频、音频分享等,用户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可以构建非面对面的话题讨论。当然,这种草根化的节目必须要有“意见领袖”的引导,以规避内容的扭曲和侵权的现象。以交通广播为例,它的目标听众主要是驾乘人员,因此可以设制诸如“司机有话说”“乘客面面观”“驾车前行”等话题栏目,这些关乎路上的人和事往往带来某种价值观的思考,能够更好地发挥广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对于传统广播和主持人来说,UGC 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内容提供方式,也意味着更低的组织成本、更快的用户聚集、更大的用户粘性,以及对用户交互更深层次的考虑。

微信的出现给广播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随着听众主体性的增强,也带来了互动信息的碎片化、粗俗化和虚假性,因此,更需要主持人对信息去伪存真。在节目的设置、新闻的编排、音响的配合、信息的把关、互动的切入等方面,都离不开记者、编辑、导播和主持人的全面配合。而电台节目的特性往往取决于主持人的个性,一名训练有素的主持人是能够把握节目导向、权衡价值取向的“意见领袖”,拥有较高的敏锐性、辨析力和感染力。

主持人由“杂家”变为“专家”,实现媒体市场竞争精细化,听众对广播的忠诚度、可信度明显提高。现阶段,很多广播节目主持人虽然有很好的掌控性和灵活性,但是面对着“微时代”的竞争压力和听众的巨大需求,仍然需要主持人向更高的层次转变,同时,也是“微时代”下主持人必须练就的杀手锏之一。

“专家型”主持人的出现,使得听众接受到了更为专业的服务和知识,广播节目也更加贴近听众的生活实际,能够吸引听众对节目的关注,培养听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形成固定的收听群体。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一期节目,主持好一个栏目,不仅仅在于时效、听众关注程度、语言表达的亲和力和情趣,更重要的是独到的见解、深度的分析、权威的解释。

一个受听众喜爱的优秀主持人,尽管在较长时间内其主持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时间,甚至播出频率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听众依然喜欢他、追随他,坚持收听,久听不厌,甚至听众群还在不断扩大。这样的主持人一定是专业性强,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在自己主持节目的领域已经成为“行家里手”的专家型节目主持人!

以交通广播为例,频率的专业化是内容的专业化,而内容的专业化必然要求主持人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避免说外行话,否则与听众的交流就会受到阻碍,无法沟通。因此主持人必须是一位熟知交通法规、掌握民众出行特点、了解相关行业政策的“业内人士”,这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出听众所反应问题的要害,或解答,或留待调查。而主持人如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现场解答部分听众的疑问,那将是一个使听众建立认同感的捷径。例如,江西交通广播的《交通在线》便是其中成功典例。主持人蔡静真诚理性,主持风格清新明快,并且精通交管法规。节目中她通过热线、微博、微信等方式,与听众展开互动和讨论,解答听众在交通法律法规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充分行使其广播媒体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权利,在提高节目收听率的同时还获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主持人由“听众被动接收”至寻求“抵达听众内心”之路,努力实现情感的释放与共鸣。面对媒体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过剩的视觉冲击,在浮躁之下“情感”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稀缺品。广播是一个可以静心聆听的好朋友,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电波里的情感交流不失成为一种保持内心宁静、温暖、放松的好伙伴,而这种倾心交流、直达内心的情感是很多媒体所不能抵达的,包括新媒体。

情感是超越技巧之外的东西,就像于丹女士曾经说过的:“用心大于用脑,诚意大于技巧。”主播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她(他)既要接收外界的情感体会,又要将这种体会传播出去,要说“人”话。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叶文有话要说》 自2005年创办至今,主持人叶文以其睿智辛辣、快言快语的风格,批判婚姻情感中的不道德,主张用自尊、自爱、自强的态度面对生活,节目集新闻性、思辨性、参与性于一体,深受广大听众喜爱。该节目高居当地所有频率所有时段收听率的第一位,节目还被外地多家电台购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中,优秀主持人和节目无疑具有更高的辨识度,一档强势王牌节目往往支撑、拉动一个频率的成长。而这档王牌节目之所以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不可撼动的强势,来源于听众与主持人叶文多年来最朴素真实的情感交流。节目中没有一条热线是与人无关的,叶文和听众之间早已建立起一座心灵之桥,这座心灵之桥是真正抵达听众内心的心灵之桥。

主持人转身“服务生”,融合转型中探求新服务发展路径。广播节目融入新媒体后的频繁互动和户外活动的推进,将使广播积累大量的听众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建档存库形成数据库,为今后“听众变用户”的全面推进奠定根基。未来,广播将这些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筛选、分类后,根据其结论,把节目信息、频率动态进行二次推送,做到更精准的营销。在“听众变用户”的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服务是最重要的细节。

要将听众升级为用户,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有服务至上的“服务意识”,将对听众的服务通过不同板块、不同时段、不同人群区分,做到全方位体现。新媒体一直强调的就是“服务为王、体验为王”,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急需转变观念。例如在微平台的运用上,要熟悉微平台的操作,玩转每一个应用程序,合理地与自己的节目相结合。利用微平台聚集人气,组织活动,拉近主持人和微友们的距离。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情感类节目主持人清音、文学类节目主持人贺超等都已在视频网站推出了系列视频自媒体节目。虽然刚刚起步,但这种尝试一旦获得成功,对传统广播节目的经营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总之,未来的广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而是一个依托线上节目向外延展,有无限可能的服务平台。广播节目主持人想要在传媒竞争激烈的今天获得听众青睐,需以革新图存的心态,以广播(声音)直抵人心的独特传播方式,挖掘出自身更大的潜力,在学习、更新、沉淀、思考中爬坡前行,使自己能够掌握微时代的话语权,成为引领微时代的“舆论领袖”。

猜你喜欢
独家广播节目微时代
迅猛龙的独家秘闻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独家点评
独家点评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