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治理问卷调查”再次启动

2015-10-10 09:56刘琪
上海城市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可接受性市民领域

刘琪

导读:“城市治理问卷调查”涵盖政治权力、预算资金、多层次治理、参与和可接受性、连续性及战略规划几大主题,旨在达到三个主要目的,即收集城市治理模式的海量数据、为各个城市搭建优秀城市治理案例的交流平台、探寻全新的城市治理沟通方式。调查显示,该样本中的市民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城市的政策制定,诸如投票选举、公众咨询、网上参与、正式请愿等。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5.05.024

2015年7月,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城市研究中心(LSE Cities)发起,联合国人居署(UN Habitat)、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合作推出的“城市治理问卷调查”正式启动第二轮的工作,邀请全球城市管理者上网填写“治理城市的未来”问卷,目前已有78个城市参与。

该调查涵盖政治权力、预算资金、多层次治理、参与和可接受性、连续性及战略规划几大主题,旨在达到三个主要目的:1.收集城市治理模式的海量数据。从前,人们在不断获取某个城市治理信息的同时,对于不同的城市治理模式却没有全局性的了解。此项调查试图填补这一空白。2.为各个城市搭建优秀城市治理案例的交流平台。3.探寻全新的城市治理沟通方式,通过“地图标注”的形式进行公共传播、比较政策和研究分析。

第一轮的问卷调查样本中的城市来自五个大洲的30个国家,大多为美欧国家,其中25个城市经济较为发达,29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调查显示了样本的多样性。如样本中的市民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城市的政策制定,诸如投票选举、公众咨询、网上参与、正式请愿等。有趣的是,许多城市将“参与式预算”也列为市民影响政策的途径之一。部分城市认为青年委员会在城市规划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调查还发现,一个城市的人口越多,市民对政策的影响力越低。这意味着,大型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弹性也许很强,但可能会在“辅助性”水平上有所不及。

第一轮的样本还显示,从政治权力上看,不同城市和领域的治理截然不同。例如,市政府更多地负责空间规划、文化、设施和交通领域,相比之下对于卫生、教育的治理介入较少。此外,社会服务、安全保卫工作也更多地依赖市政府。当然,主导某个政策领域的能力与是否有预算和收益息息相关。在某一领域缺乏预算的城市往往执行力较弱。一些城市也会受到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影响,例如欧洲城市的政策经常受到欧盟等机构的左右。此外,样本认为在城市交通领域,治理方式需从多个层次进行分析。如,市政府主要聚焦于中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比如公共空间修缮、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等;国家和州级政府更多地控制大型基建项目,因为此类项目需要大量的外部投资;公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及维修大多由国家政府集中负责。

该项调查也是LSE Cities“新型城市治理——城市复杂性与制度能力”研究项目中的一个环节,由约翰与凯瑟琳·麦克阿瑟基金会赞助。为期两年的第二轮调查问卷的研究,将触及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的各个层面,以期证明:先进的制度能力、民主的治理、高效的管理是城市应对日益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挑战的利器。

责任编辑:张炜

猜你喜欢
可接受性市民领域
法律论证理论对提高裁判可接受性的启示——基于“昆仑燃气公司案”的分析
注重裁判理由的可接受性——“寄血验子”案的法律解释分析
领域·对峙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论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冗余与亏空——兼驳“同案同判”与“裁判可接受性”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