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2015-10-10 06:14陈夜雨项歆妮
现代教育技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体裁语料

陈夜雨 项歆妮

(南昌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陈夜雨 项歆妮

(南昌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文章利用密歇根大学高水平学生论文语料库(MICUSP),在计算机检索软件AntConc的技术支持下,开展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文章分析了语料库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介绍了MICUSP,并把它用于学术写作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分析论文体裁结构、语篇结构和规范使用学术词汇的能力,目的就是表明语料库对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学术英语写作;基于语料库的方法;MICUSP语料库;写作教学

引言

全球化进程使英语成为国际学术通用语,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国际论文的总数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论文的影响力、引用率偏低,这与我国研究人员英语学术写作能力不强有直接关系。我国研究人员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普遍存在表达贫乏、语篇不连贯、结构不合理等语言问题。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1]。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说能力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少量的英语写作训练也只是穿插在语言基础课程里,使用的写作教学材料也往往脱离语言运用实际。Swales[2]认为重视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就像给灰姑娘一张舞票参加舞会,是二语学者用英语发表成果的前提。为了提升我国研究人员的英语写作能力,我国高校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开发和建设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帮助学生在查阅文献中学习写作模式和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学术规范和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3]。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深入我们日常生活,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仅仅意味着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学习方式,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进行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目的在于为我国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一 语料库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

2 0世纪6 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化的语料库Brown在美国问世,此后,语料库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建成了各类语料库。为了对语料库数据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计算机软件工具,如WordSmith Tools、MonoConc Pro和AntConc。使用这些软件,研究人员和学习者可以对语料进行检索和处理,结合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比过去靠主观判断对语言现象作出的描述更加客观。

在过去20多年,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基于大数据的语料库已经在外语教学中广泛使用。国外对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正由理论研究向教学应用自然延伸[4],语料库被教师广泛地用于辅助口语、翻译、写作等教学活动。基于语料库数据驱动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检索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并通过对学习者进行“阅读—模仿—创新”的自主训练[5],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实现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知识探索型语言教学。

二 密歇根大学高水平学生论文语料库(MICUSP)介绍

目前,英语语料库类型很多,有大型语料库,也有小型语料库。而且,各语料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为了适应外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应根据授课对象、教学任务、教学目的,选择适合教学要求、能起教学效果、使用便捷的语料库。

将语料库资源引入日常教学,必须考虑其相关性和实用性[6]。综合考虑资源的使用便利性、实用性、可信度、学生的接受度(符合学生水平的、符合教学要求的语料库)以及计算机技术要求等因素,我们选择密歇根大学高水平学生论文语料库(MICUSP)来辅助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该语料库属于专业性、学术性比较强的在线语料库,由密歇根大学英语学院开发。该语料库收集了829篇A级(高水平)学术论文,共约260万单词,其论文语料涵盖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生物医学和自然科学四个主要的学科领域。该语料库提供了类型比较齐全的论文语料,具体细化到了学术论文应该包括的摘要、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体例。此外,该语料库论文的写作主题、写作风格、语言水平等更容易被中国大学学习者所接受。

三 MICUSP语料库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以二类通识课的形式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课程,选课对象主要为大学高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初期限定选课学生人数为50人,课程教学周期为一学期,每周2学时。

为了对语料进行检索分析,我们采用了AntConc 3.3.0。该软件是语料库研究人员最喜欢使用的应用软件,它可以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匹配、统计,借此就可以分析、归纳、比较、评价语言现象,标注语料库中语言的特征。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本校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立起课程互动交流、评价反馈、资源共享的教学平台。课程采用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以下主要任务模块,实现教学目的。

1 运用语料库帮助学生分析学术论文体裁结构

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语料库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价值。Hyland[7]通过使用语料库,把体裁分析教学法用在写作教学中,并认为体裁分析教学法已经成为了语言教育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教学理念之一。该教学法着力勾划语篇的整体结构及其顺序,以说明不同体裁语篇之间的异同[8],其核心概念是话语共同体(Discourse Community)[9],由它决定语篇知识和语言特点。学术论文受到话语共同体的制约,形成了独特的语篇结构和修辞特点。所以,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有必要通过体裁分析教学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给学生提供恰当准确的语言形式[10]。

体裁分析理论利用“语步”(Moves)、“步骤”(Steps)等术语,通过系统的分析,着力描述学术论文语篇的整体结构及其发展顺序。Swales[11]专门针对论文“导言”部分进行了语步分析(MoveAnalysis),Hopkins等[12]则重点描述了论文“讨论”部分的语步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学术论文IMRD语步描述

学术英语写作的体裁分析教学分两个步骤来开展:一是从语料库中选择可比较的学科语料,二是指导学生利用上文介绍的体裁分析理论从语料中归纳能够反映文本概念的语言特征。

学生在进行学术英语论文写作之前,需要对各自学科论文的体裁结构有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把握住学术写作的核心。在学术英语写作课堂上,我们把来自全校9个学科专业的50位学生按所在学科专业分成9个学习小组,然后从MICUSP语料库中为每位学生选取了一篇与其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课堂上,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上文提到的Swales、Hopkins等的学术论文IMRD语步分析理论,让学生对学术论文体裁结构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然后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体裁分析理论,以MICUSP中的研究论文为语料,去分析各自学科学术论文的体裁结构,了解它的语篇交际目的以及为实现这些目的而如何选用不同语言。

学科小组成员首先要独立阅读、分析MICUSP中的专业语料,然后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课程讨论区”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共同归纳出本学科学术论文的体裁结构。比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各自学科论文的“方法”(Methods)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料进行标注,归纳出其文本特征。各学科组达成的共识是:同一学科、不同论文“方法”部分的语篇结构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程序性。但是,不同学科组的学生在交流时也发现不同学科在“方法”部分的语篇结构存在差异,如社会学论文通过“叙述”和“报告”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进行描述来组织语篇结构;而自然科学论文则通过“解释”的形式,聚焦研究方法来组织语篇结构。

2 运用语料库指导学生掌握学术论文语篇结构

学术论文是一个步骤性很强的体裁,同时它的规约性也比较强,一般从事学术论文创作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遵守其学术规约性[13]。为了实现交际目的,学术论文内的各种体例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规约,在语篇构建方面都会采取一种潜在的、抽象的、普遍认同的结构。摘要、文献综述、引言、讨论和参考文献等是学术论文重要的体裁形式,也是我们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本身具有文体的特殊性[14],因此本文以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为例,介绍如何通过使用MICUSP语料库中的100篇摘要,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步骤、语篇结构及语言特征。

教师根据Swales的语篇体裁分析理论,向学生介绍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即IMRC/IMRD四语步模式:导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讨论(Conclusion/Discussion)。这一结构与论文的结构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摘要是论文全文的“浓缩体裁”[15]。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MICUSP语料库随机选取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摘要,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学生归纳出摘要的主要交际功能(语篇结构);通过检索软件对摘要语料进行客观分析,找出摘要中特有的实意词汇和短语;了解摘要如何规范使用时态(用过去时还是现在时),以及如何通过语内和语外的连接词让句子衔接起来。

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真实的论文语料,结合教师的理论介绍,对学术论文摘要的语篇结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层语言层面,而是上升到深层语篇语义功能层面[16]。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在摘要写作中除了要把握好语篇的宏观结构,还要掌握好选词造句的技巧、谋篇布局的机制、缜密严谨的逻辑和简洁紧凑的文体。

作为摘要写作训练任务,我们会布置学生从语料库中选一篇本学科的学术论文,根据这篇论文独立完成摘要写作,然后对比本族语作者已经完成的摘要,发现两者间的异同,找到自己的优点和差距。这样一来,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写作环境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英文学术论文摘要体裁的结构特征和语言风格,基本掌握撰写英文论文摘要的方法。

在文献综述、引言和讨论等其它体裁写作教学中,我们基本采用了同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能够规范地进行体裁写作。

3 运用语料库和语料检索软件指导学生规范使用学术词汇

学术词汇运用能力是学术写作能力的基础。学术词汇指在普通文本中不经常使用,却频繁出现在各类学术文本里的半专业词汇[17]。这些词汇虽不能传递主要学术信息,但作者在表达学术观点、阐述研究活动或解释研究结果时经常需要它们[18]。Coxhead[19]编制的“学术词汇表”(Academic Word List,AWL)以大量真实学术英语语料为基础,在指导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Flowerdew在2008年第8届教学与语料库国际研讨会上,提出语料库凸显的“归纳式学习模式”更适合用于具有显性形式特征的语法和词汇教学[20]。

我们以Coxhead的AWL为依托,借助MICUSP语料库,在语料检索软件的帮助下,指导学生通过参与行为获得知识,从学习资源中归纳出学术词汇的使用规律和搭配方法。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传AWL词汇表,供学生写作时参考使用。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选用了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辅助对语料进行检索和分析。在把语料文件导入AntConc检索软件后,教师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语料进行检索分析。如果想了解AWL中某个词汇在特定学科语篇使用时的分布、搭配、使用频率和方法,我们可以使用语料库及检索软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客观结论。下面我们以“correlation”一词为例,来介绍如何使用语料库和语料检索软件。

通过在MICUSP语料库搜索,我们发现:在学科分布中,“correlation”在经济学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有70次,而在历史学中只出现1次(如图1所示)。这提醒学生,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词频和关键词搜索可以对学术论文语料进行客观分析,揭示学术论文写作中不同学科的词语特征,学生在学术写作中需参考检索结果选择使用符合学科惯例的学术词汇。

图1 “correlation”学科分布图

图2 “correlation”在经济学科中的使用情况

为了弄清“correlation”的具体用法,我们使用AntConc软件进行检索:首先把MICUSP经济学分语料库的25个语料文件导入AntConc软件,然后点击“concordance”进行检索,可发现其共出现了70次,并且主要搭配“between”使用,而它的类联接词主要为“negative”、“positive”等描述性形容词(如图2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语料库进行学术词汇检索并不是要给学习者提供“正确”或“不正确”的例子,而是要让学习者成为“语言侦探”,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去弄明白真正的作者在真实的文本中如何表意[21],独立学会从大量的语料中分析、概括学术词汇在不同学科的深层特点,增强语法和语义选择趋向意识,从而提高灵活运用学术词汇的能力。

四结语

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写作是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它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就是探索如何有效提升我国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写作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学术写作素养,为以后参与国际学术竞争打好扎实的基础。第二,它的教学手段更先进,就是利用基于大数据的语料库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所以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过程更科学。第三,它的教学理念更新颖,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第四,它的教学安排更切实际,就是以选修课形式系统讲授学术英语写作,解决了我国英语写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定位不明确、时间不充裕、内容不具体的问题。

但是,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还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如我们很有必要建立非本族语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小型语料库,收录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者英语写作中的典型语料。通过与本族语学习者的语料进行比较,找出内在的差异,分析其原因,这对提高非本族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会有直接的帮助。

[1]王海啸.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3):66-72.

[2]Swales J.Utilizing the literatures in teaching the research paper[J].TESOL Quarterly,1987,(1):41-68.

[3]穆从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ERPP写作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5,(1):56-64.

[4][6][20]何安平.语料库的“教学加工”——第八届教学与语料库国际研讨会综述[J].现代外语,2009,(2):214-216.

[5]陈伟,许之所.基于网络资源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外语界,2008,(4):34-40.

[7][14]Hyland K.Genre and second language writing[M].Ann Arbor,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4,214-216.

[8][12]Hopkins A,Dudley-Evans T.A Genre-based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cussion section in articles and dissertations [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88,(2):113-122.

[9][11][15]Swale J.Genr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128,180.

[10]Hyland K.Genre pedagogy:Language,literacy and L2 writing instruction[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7,(3):148-164.

[13][16]鞠玉梅.体裁分析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语篇[J].外语教学,2004,(2):32-36.

[17]Nation I S 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87.

[18]Farrell P.A lexical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of electronics and a study of semi-technical vocabulary[M].Dublin: Trinity College,1990,28.

[19]CoxheadA.Anew academic word list[J].TESOL Quarterly,2000,(2):213-238.

[21]Johns T.Contexts:The background,development and trialing of a concordance-based CALL program[A]. WichmannA.Teaching and Language Corpora[C].Essex: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7:100-115.

编辑:小西

Study on the Corpus-based Teaching of EnglishAcademic Writing

CHEN Ye-yu XIANG Xin-n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China 330031)

This paper makes the use of the Michigan Corpus of Upper-level Student Papers(MICUSP)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EAW)teaching with the technology support of computer concordance software AntConc.The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 of corpus-based approach in the EAW teaching,introduces the MICUSP and applied it in the EAW teaching.It shows that MICUSP can help learners acquire the techniques of analyzing the text genres,discourse structure and specification use of academic vocabulary,which demonstrate that corpus-based approach can contribute to teaching of EAW and improving learners’competence in academic writing.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corpus-based approach;MICUSP corpus;teaching of writing

2015年6月18日

G40-057

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12—0084—06

10.3969/j.issn.1009-8097.2015.12.013

book=89,ebook=90

本文为2013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基于EAP的大学英语写作课程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XJG-13-1-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夜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英语写作教学,邮箱为chenyeyu@ncu.edu.cn。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体裁语料
本期主要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Reliability assessment consideringdependent competing failure process and shifting-thresh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