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教学实践探析

2015-10-14 21:02常颖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实践

摘 要:管理学作为我国的后起之秀,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而在管理学具体教学实践的模式下,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基于此,作为一名管理学高职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实践

案例教学法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比较普遍,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分析,借鉴西方好的经验,找到我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好的解决办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关于案例教学法的介绍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学院创立,是一种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首次被应用于管理学学科教学中后,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被认为是成功的教学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过程。案例教学具有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优化教学效果等优点。因此,管理学的案例教学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开始得到推广。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模式,学生所学知识都是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取,学生只管埋头做笔记,听教师讲课,且认为教师所讲总是对的,不会提出质疑,这种状况导致学生不能接触管理学的实践活动,而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参与到管理学的一些以往发生的经典案例及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点案例中来,并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案例中直接获取知识。

(2)案例教学法具有极高的综合性

一个典型的案例中往往包含着多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案例时,也要从专业的视角来分析案例中所体现的学生能够学习和借鉴的知识,可能涉及社会学、法律学、医学等学科内容,这就使得案例教学法具有极高的综合性,能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知识。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学的意义

1.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借鉴意义

案例教学法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新课标下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启发教师改善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符合学生的具体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在案例教学法中,每一个案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学生接触到的案例大多是发生过的经典的案例,这就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情景再现,梳理出本案例的各种关系和具体内容,这样就使学生尽量去想象当时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分析案例时,又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出本案例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是起到帮助和引导的作用,分析案例和解决问题主要是学生的事,要靠学生自己来完成。通过案例的解读、分析和解答等一系列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案例教学课程前的准备

在案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先将案例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工作,以备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与发言。而教师自己也要提前对本次案例教学备好课,以及想好课堂上如何提问、启发和引导学生,如果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教师该如何应对等一系列问题,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2.教学课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课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通过分小组来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讨论之后,每组选一位代表来谈本组的看法,并与其他组交换意见,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等,力求达到教学的高效率。

3.教学课程后的总结

在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本节课的优势和不足,在下一次教学中,保留好的方面,避免不好的方面。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反馈,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校和家长满意的教学。

四、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先进教学法与传统文化及体制的冲突

案例教学法毕竟由西方创立,符合西方的文化及教育体制,在传播到我国后,其自由开放的指导思想与我国传统的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与体制相碰撞,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一些传统的教师的排斥,一些学生的不理解等,使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实践中举步维艰。

2.在具体授课中所受的束缚

我国教育体制下的课堂要求学生遵规守矩,学生的自由受到限制,而且,学习的课时在新学期开始前已被划定,授课知识也被安排和计划好,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也不能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案例,也束缚了教师教学方法的自由发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理解不够彻底,学不到更多的知识。

3.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无缺的,案例教学法同样如此,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需要改进,例如,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一些传统的教师或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可能就不适合这种教学方法,因此,案例教学法也要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我国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五、对改进案例教学法教学实践的建议

1.案例教学法与我国教育体制很好地融合

我国各高校在使用案例教学法讲授管理学知识时,要全面地分析我国教育的实际状况,对西方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分析和改善,使其适应我国教育的实际状况,同时,也可以对其教学的具体方法做出创新,让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管理学教学实践中发扬光大。

2.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

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着“指路人”和“向导”的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着“实践者”和“主体”的角色,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够自主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使其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3.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其自身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把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相配合使用,实现教学目的。

总体来说,笔者在本文中对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的探析,在介绍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学的意义,并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和建议,让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教育体制下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斯琴高娃,王强.关于《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6).

[2]曹世燕,武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由《管理学原理》课程教改引发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32).

[3]王淑娟,胡芬.案例开发:教学案例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第二届“中国管理案例共享国際论坛”(2011)综述[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02).

作者简介:常颖,1977年10月出生,女,蒙古族,就职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农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实践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