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视艺术类院校中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操作

2015-10-14 04:32李楠楠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历史学习影视作品历史教学

李楠楠

摘 要:影视艺术类院校是培养各类台前幕后文化艺术人才的基地,学生能自觉地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但长期以来诸如历史学科类的基础理论课却不太受重视。将影视作品与历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教学效果尤为显著,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历史教学;影视作品;历史学习

影视艺术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个个多才多艺,但诸如历史学科类的基础理论课却不太受重视。本人在教学实战历练中,深刻体会到影视作品对于历史教学具有多功能性。本文拟从历史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操作进行分析阐述,以求教于同仁。

一、影视艺术类院校的学生特点

影视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年龄层次跨度较大,以我院为例,包括从15岁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到20多岁的大学生,他们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学生入学时只重点考核加试的专业知识,又按照艺术专业编制班级,致使文化知识基础参差不齐。高职类院校普遍不存在升学考试的压力,客观上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某些学生入学以后,主观上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艺术类院校教育中,基础学科具有长期性、含蓄性,不像其他技能学科效果立竿见影,许多学生对历史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再者,教师平时实施的是传统观念下的智能教育,实施相同的课程、单一的教学方式、统一标准化的考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造成学生的独特个性受到压抑。

事实上,历史学是一门贯穿古今,融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综合性学科,人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不断提高改造社会和自然的能力。因此,给艺术类学生植入历史实用性的观念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根据影视艺术院校的特征来改进历史教学呢?影视艺术类院校拥有丰富的影视技术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影视作品作为最富魅力的视听辅助教具引入课堂,对于历史这种直观性较强的学科,无疑是个有益的尝试。

二、运用影视作品进行历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历史影视作品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吸引力,给课堂带来轻松愉悦的气氛。很多时候,授课的精彩与否也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若是讲课时总能引入相关影视作品情节,则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而我在教学实践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下午前两节讲述中国近现代史,有的学生容易困乏,我就提及韩三平出品的红色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中明星偶像云集的情况,学生顿时精神抖擞,认真地听课并参与讨论。

此外,历史影视作品能够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帮助教师充电。高等院校的教师也是各有专长,因为个人兴趣或专业细分,不一定能够达到全盘皆知的地步,而尊重史实的历史影视资料是能够帮助老师加强对历史问题认识的。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声、色、情、意相结合的特点,很容易吸引、感染学生,有助于激發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兴趣就促使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自觉思考,课后会多阅读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同时由于历史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时其表现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历史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有效记忆,提高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知能力。比如,讲战国时期,剪辑一段《荆轲刺秦王》的电影画面,再现那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激起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探知欲。因此,历史影视具有文字和板书无法比拟的优点,在枯燥的历史课堂中引入历史影视作品辅助教学,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高超的领悟力

历史影视作品本身就是编剧、导演们情感的体现,作为创作素材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成为开展情感教育的最好材料,而且还是一种“眼见为实”的情感教育。透过历史影视作品塑造的一个个典型人物形象,拨开历史重重迷雾,使历史事件还原重现,让学生明辨忠奸善恶,孰是孰非。历史影视作品还尽力在宏观和微观间转换,由于每一个环节或步骤都会深深烙着情感的印记,使学生对剧中人物命运产生共鸣。我讲到“辛亥革命”时,播放了电影《百年情书》镜头片段:黄花岗烈士林觉民为了革命舍弃小家,与妻儿洒泪诀别……而观影后我们的情感受到什么教育呢?这就是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爱国奉献精神。

深刻领悟历史知识,更对艺术有一定的实用性,这突出体现在我院在以本地特色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剧目编创中。音画剧《天下第一村》,就是给表演系学生边放映电影《吴仁宝》边做讲解,学生对20世纪60年代华西村发展史领悟得十分透彻,后来该剧赴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又如,舞剧《渡江第一船》,也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渡江战役》,准确把握了当时历史环境下的情感特征,最终该节目在省级大学生艺术展中拔得头筹。

4.兼顾美育教育,营造师生和谐关系

对于影视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历史影视作品作为一个综合性艺术作品,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基础上,它通过拍摄画面、背景音乐、人物对白等艺术表现手法,对学生进行早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影视作品等进行美育教学,不仅能强烈地拨动学生心弦,渲染教学气氛,更可以使师生共同感悟,心灵相通、情感相融,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在讲三国时期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在雄伟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音乐中,屏幕上展示不同三国人物……又如,在讲述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统治时,播放经典影片《宋家王朝》片段:在遥远的中国,有宋家三姐妹,她们一个爱财、一个爱权、一个爱国……在整个历史影视作品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师生渐入佳境,共同沉醉于历史长河的画卷中,领略到历史人物的无穷魅力,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影视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操作问题

运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固然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但在其操作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做好历史影视作品的搜集、挑选工作。把握影视资料的真实性和健康性,尽量选择尊重史实、符合主旋律、制作精良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同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一般要挑选场面宏大、震撼心灵,既有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又以叙事为主,情节变动平缓的影视作品。

其次,影视作品应用历史教学时要注重教师的讲解作用。好的历史影视作品既是对历史的再现,又是对历史的重构,由于编剧学识水平、能力水平,时过境迁很多东西变化不能复原等,就会在影视中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予以更正,以免错误信息印在学生头脑中。

再次,选取的影视艺术作品要根据授课时限进行加工,不能本末倒置,影响课程进度。要尽量选择那些能获得较好教学效果,而又不占用太长时间的影视片段,注意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评价反思。通过引导学生影视作品与历史教材进行比较,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主动积极思考,能够从唯物史学的角度用批判性眼光看待影视与历史的关系,使学生能够肯学历史、乐学历史。

参考文献:

[1]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J].学习与探索,1996(06).

[2]吴紫阳.影视史学的思考[J].史学史研究,2001(04).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历史学习影视作品历史教学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新课标下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一学生历史学习困难原因及转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