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分析小学英语教材编写

2015-10-14 06:28刘玲玲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材编写信心兴趣

刘玲玲

摘 要:小学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也是许多学生接触英语这门学科的初级阶段,对以后英语的学习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因此,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尤为重要,它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更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编写;认知理论;兴趣;信心

一、认知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

现在认识学习理论中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对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提取。教学上主张给学生最充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学习。

二、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写(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013版为例)

1.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五、六年级完成英语二级目标,即: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相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够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2.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总体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書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三年英语的基础上,本教材和前面的教材具有连贯性和承接性。

此外,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听、多读、多说、多写的机会。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听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前提和基础。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能力。写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在记忆活动中,如果只运用一种模式十分单调,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学习英语和接受信息时,应充分调动多个感官,充分发挥眼、口、鼻、脑、手等感官的作用,牢固地记住所要识记的材料。

在英语学习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性知识,这册教材也专门设计了这样的活动(Lets wrap it up,Tips for pronunciation)。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大有帮助。

3.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包括6个单元,两个复习模块,每学完三个单元都进行复习。由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可知,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后来遗忘得慢。因此,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进行总结复习,这样就能对识记的内容保持长久的记忆。

内容方面,都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容易接受理解的话题。这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形式呈现方面,本册教材有丰富的彩色图片,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大部分内容都配有录音,有声有色,变无声的书面语言为地道的英语听力,变刻板的书面知识为生动的语言呈现,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英语这门语言,让语言“活起来”。

每一单元都有“Lets try”部分。这部分让学生听录音,录音的内容是真实的生活场景的模拟,此部分结束后才是“Lets talk”部分,由此可见听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语言输入才有助于合理的语言输出,这是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先通过听力部分引起学生对情景的了解,再通过对话,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语言和情景相交融,最大限度地还原语言活动的真实场景。

此外,Songs in each unit 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歌曲都对应该单元的内容主题。小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记住所学知识,因为小学生爱说、爱唱,这些歌曲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他们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能被调动起来,而且这也是寓乐于学,劳逸结合的方式,学生既可以快乐地学习,又可以在歌曲中得到放松。

在Read and Write 和Story Time 部分涉及一些中外文化对比和有关国外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类的知识,如第二单元Story Time部分涉及中外饮食和交通规则的不同。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对外国文化的探索欲望,有助于对中外文化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增加人文情怀。

小学英语教材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在认真研究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英语教学目标进行编写。由于英语是一门外语,我国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使英语学习严重依赖于课堂教学和教科书的使用。因此,英语教材应该提供大量的语音资料,这样能尽量为学生还原英语的实际应用情境,也符合语言学习“先听后说”的认知规律。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教材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任务,使学生能够使有现有的知识(包括语言水平,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先前的学习经历)进行语言学习和沟通交流。这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只有学生感兴趣,他们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同时具有极强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够激活英语学习潜能,使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这样学生将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教材编写信心兴趣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浅析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高中数学教材的心理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