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电开发库区移民产业发展与扶持就业机制研究

2015-10-17 08:5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关键词:水电移民人力资源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区域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低级化,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弱化。文中依据移民收入SD模型,故障树定性分析法与移民收入的生产风险,就业扶持与移民增收的相关关系,分析产业结构对移民就业的影响机理和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的相互关系,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移民素质提高、就业培训、创新能力与收入等方面的传导机制和关系,分析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对移民就业的影响机理,提出水电开发移民人力资源开发方案,从移民安置、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开发、安置区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移民就业调节长效机制。

水电开发;产业发展;就业扶持;库区移民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3个干流在云南省境内共流经12个州市50个县市区,而三江干流水电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这些区域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低级化,自我发展能力弱化。①阳茂庆,欧阳春云,骆华松.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水电开发移民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怒江水电开发移民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11).水电开发移民由于项目开发从原居住地搬迁到安置地,由于生产资料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引起了生产方式的改变,需要在安置区恢复就业和生产活动。目前移民就业安置现实不尽理想,移民就业受到生产条件、人力资源等问题的影响处于不稳定和不充分的状态。②董雁伟.清代云南水权的分配与管理探析[J].思想战线,2014,(5).在此背景下系统分析就业与移民收入水平、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和影响机理,建立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长效扶持机制有重要意义。

全世界范围内,水电开发项目大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国家,国外有许多关于水电开发移民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前,大都从国情出发制定单纯补偿、救济政策来进行水电开发移民安置;在80年代以后,为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各国遵循世行制定的相关原则来安置水电移民。为鼓励移民重建,世界银行提出移民扶持开发战略,按照国情与行政管理不同,主要分为美国模式、非洲模式和世行模式3类。美国模式重点放在房屋建设,而不是社区新的就业机会和土地制度上。非洲模式采用社区整体搬迁并将移民安置工作纳入国家总体发展规划。③迈克尔·M.塞尼.移民·重建·发展[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22.世行模式强调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移民,不可避免时,应努力提供帮助,使移民在新社区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活水平,并且特别为移民重建生产基地,通常采用以或不以土地为基础的两种安置策略。④Michael M.Cernea(ed.).The Economics of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Questions and Challenges[M].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999:1~16.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有大量水电开发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安置的实践,形成了移民安置就业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由于水电工程导致淹没而丧失土地或其他生产生活资源的人口需要在新的安置地获得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按照不同的标准,水电移民可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施国庆和荀厚平(1995),钟水映和李明泉(2003)以安置行业、方式,组织形式和分散情况对水电移民模式进行分类:按照从事行业分为第一产业移民、第二产业移民和第三产业移民;按安置方式分为就地后靠移民、集中外迁移民和分散插组移民;按就业组织方式可分为企业招工移民、自谋职业移民、养老保险移民;按照分散情况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安置模式。①②施国庆,荀厚平.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概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6).朱文龙和施国庆(1995)依据效益分享机理,提出基于分享机制的入股分红、长效补偿的安置模式。③朱文龙,施国庆.移民系统分享工程效益机理与方法探讨[J].水利经济,1995,(2).郝少英(2013)却指出其局限性,提出了水电移民工程效益共享安置模式的运作方法。④郝少英.国际河流洪水灾害防治的法律制度构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杨文健和舒平(2002)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采集移民安置区相应变量跟踪数据,描述发展状况,建立直线预测模型进行评估和预测。⑤杨文健,舒平.水库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4).韩露(2012)通过研究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工程等相关就业案例,列举了水电开发移民就业的需求。⑥韩露.工程移民再就业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135.

虽然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水库移民的各种问题,但要么只从操作或实用的层面提出水库移民政策建议,要么只从理论层面构建移民再就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模型研究及其理论意义,而缺乏结合理论依据的实际意义,综合形成的完整、系统的水库移民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且水电开发移民就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没有同步。由于西部水电开发移民数量大、涉及面广,因而具有水电开发移民就业工作的典型特征,因此,本文依据移民收入SD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移民素质提高、就业培训、创新能力和收入等方面的传导机制和关系,提出库区移民产业发展与就业调节长效机制。

二、理论依据

(一)系统动力模型与移民收入结构

1.系统动力模型理论原理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以下简称SD)是研究系统的行为和反馈结构的一门科学。系统动力模型(SD模型)以因果机理作为基础,通过对实际的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模拟,结合系统中各元素的反馈信息,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与工具。在SD模型进行分析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和目的,然后确立系统边界,进而对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形成反馈环和因果图。本文主要利用SD系统模型建立中的定性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方法,通过设计因果关系图和反馈路径定性研究水电开发移民收入结构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2.移民收入SD模型研究对象和目的确定

建立收入结构和总收入之间的SD模型,获取不同收入组成的变化对总收入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就业生产收入对提高移民收入的作用,为建立移民就业扶持机制提供支撑性参考。

3.移民收入SD模型的边界确定

SD模型的系统边界是以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参考,并假设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都对系统本身不产生影响时列入模型的对象或因素。张丹(2012)在对移民收入的研究中,移民收入SD模型的系统边界包括:农业结构、打工情况、教育情况等反映移民收入和影响移民收入的因素。此处暂时忽略比重较小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分析。⑦张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移民收入分析[D].天津:华北电力大学,2012:23.

4.移民收入SD模型结构设计

如图1所示,根据移民收入的主要组成要素变量,利用箭头曲线表达各要素变量关系,并标注反馈途径可以得出移民收入SD模型中表达系统反馈结构的因果关系图。

图1 移民收入因果关系图

移民收入反馈路径分析。以人均收入为起始点,分别通过就业收入、商业收入和农业收入来增加总收入形成以下6条反馈路径:

第一条路径:

第二条路径:

第三条路径:

第四条路径:

第六条路径:

第五条路径:

以移民安置、扶持政策为起点,突出移民政策对移民收入的影响,形成以下6条影响路径:

第一条路径:

第二条路径:

第三条路径:

第四条路径:

第五条路径:

第六条路径:

(二)故障树定性分析法与移民收入的生产风险

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以下简称FTA法)。①Hadipriono F.C.Fuzzy fault tree analysis[A].Proceedings of Fourth European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Techniques and Soft Computig(EUFIT96)[C].Aachen,Germany:Verlag Mainz,1996:1411~1415.主要针对复杂系统以树枝状分级方式表示潜在风险和风险发生的原因,以逻辑推断法寻找事件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由此研究风险发生的原因。移民安置工作所涉及的生活、生产、社会多个方面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影响了移民生活、收入水平的恢复与提高,造成安置效果与安置目标之间的偏差。②崔洪梅,刘雷.基于模糊故障树的水库移民收入风险分析初探[J].人民长江,2013,(2).本文通过建立移民收入故障树分析移民收入水平风险中的生产风险因子,研究就业与移民收入直接的关系。

图2 移民收入生产风险故障树

对于故障树分析,石峰(2013)引入了割集和最小割集概念对移民收入生产风险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①石峰.无纠纷之“水利社会”——黔中鲍屯的案例[J].思想战线,2013,(1).Pan Hongxia研究认为割集是引起顶事件(此处顶事件是“移民收入风险”)发生的所有基本事件的集合,在移民收入生产风险故障树中包含多个割集,各个割集之间会有重复、包含和多余,去除多余事件后得到的一个或多个事件的组合,当这个组合发生时顶端事件必然发生,这样的集合就是最小割集。②刘尔思,杨鸿昀.我国农村水利设施投入现状及其机制构建——以西南地区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4).她根据事件关系算出所有最小割集,为定量分析做支撑。如图2可知,移民收入风险来源于3个方面,政策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其中经济风险包括生活风险和生产风险。移民收入的生产风险由生产方式风险和生产条件风险构成。

1.土地资源降低带来的生产方式风险

水电开发项目征用土地的行为是使移民因资产损失而贫困的主要形式。云南省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所形成的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区域,移民群众大多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是他们的生活来源和生产基础,而水电开发项目一般会减少他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例如位于澜沧江中游的漫湾水电站,在建设期间,库区新开垦耕地面积360.01h㎡,与淹没损失414.97h㎡相比,减少54.96h㎡,库区1991年人均耕地为0.068~0.131h㎡,平均0.119 h㎡/人,到1996年人均耕地减为0.063~0.093h㎡,平均0.081h㎡/人,比淹没前下降0.038h㎡/人。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坝水电站绥江县淹没区的人均耕地由0.089 h㎡/人减少为0.08 h㎡/人。①杨咙霏,杨子生.云南水电开发中移民安置的土地资源需求保障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75~79.而且补偿给移民的耕地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达不到原来耕地的水平,适宜种植的农业资源减少,新开垦的耕地往往单产量低于被淹没的良田,因此移民在搬迁后得到的土地资源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降低,而土地作为移民最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基础,势必会影响移民的生产收入。

2.难以融入新社会关系带来的生产方式风险

移民搬迁到安置区造成原有社会关系网络的阶梯,很难重新恢复,而融入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又因多重因素变得困难重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重新建立起新的信息获取和信任网络。原来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原社交网络获得打工信息,搬迁导致移民外出务工获利机会减少,再加上自身原有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不足,在寻找新的就业方式时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影响打工收入,严重时会导致失业。随着农村劳动人口外出务工比例的不断增加,这部分收入对生产收入的影响将逐步变大。而且,三江流域水电开发地区移民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很大一部分,其中金沙江中游水电工程淹没区移民人口70%以上是纳西族、傈僳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居民,而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移民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更是高达80%以上,这些世代居住在高山峡谷中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融入安置区新的社会关系对他们来说尤为困难。②云南省移民局.云南省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安置指导意见(云移[2008]94号)[R].云南:云南省移民局,2008.他们较之原来外出务工人员更难以满足生产要求,这一大部分人口收入的难以提高将严重影响总生产收入。

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带来的生产条件风险

安置区规划不完善或是建设不及时导致交通路网和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阻碍安置区人员生产生活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路不通使得农产品的运输时间和成本增加,企业往往选择避开交通不便的地区进行生产,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农业活动开展等。选择外出务工的移民还可能由于工作地点远离城市或者周围资源缺乏选择放弃工作,这些风险都可能影响到移民的生产收入乃至最终的总收入。

三、移民就业与产业发展

(一)产业结构对移民就业的影响机理

水电开发移民生产安置方式目前主要有农业安置、第二、三产业安置和自谋职业安置等,生产安置方式不同所对应的就业形式也就不同,这就涉及产业结构发展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配第—克拉克定理证实了产业和就业之间的结构性变动关系,并发现就业结构上的变动要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新古典经济学家们从结构性失业方面来分析产业与就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产业结构演化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员的出现。如图3所示,从研究结果来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互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起第一产业的缩小和第二、第三产业的扩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增加,产业内工资水平提高,引起更多劳动力进入,最终使得就业结构改变。相反,当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时,劳动力对三大产业的产出贡献比例发生变化,产业结构随之改变。

图3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互影响作用机制

(二)产业发展与促进就业

从以上分析可知,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总产出、收入水平和技术变动对改变就业结构、增加就业人数和提高就业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来对产业发展路径与侧重点进行研究,有助于通过改变产业大环境带动就业环境的改变。

1.挖掘农业地方发展潜力

传统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是极其有限的,为劳动者带来的农耕收入也是有限的。水电开发移民安置工作中对搬迁后继续从事农业活动的移民群体,应该鼓励依靠现在自然资源,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养殖业和种植业,通过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实现对移民劳动力的再吸纳。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可解决部分移民就业问题。实现农产品增值也实现了农民增收。对于农业产业自身发展来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链生产,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资本进入产业,提升产业价值。

2.优化第二产业结构

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工业发展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优化第二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一是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实现安置区产业链整合、产业集群式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和废旧物资再利用产业增加产业内就业机会。二是鼓励技术创新。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大对行业新技术的科技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和研发人员的培养,可针对移民群体中的高学历人员进行就业吸收。

3.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高于第一、二产业,可有效缓解移民就业压力。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一是要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与移民生活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相关的行业,如:房地产业、仓储物流业等。二是要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提升新兴产业市场竞争力,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第三产业链,有效发挥第三产业巨大的就业弹性价值。

四、移民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中,强调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投资形成的,包括的内容从知识、技能等扩展到才能、品质等多个更高层面。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对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其他品质产生积极影响,结果表现为货币收入增加和人的智能的提升。学者威廉·配第(2010)指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生产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①威廉·配第.赋税论[M].马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34.通过“人力投资—人力资本—未来更多收入”的作用机制,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未来收入。

(一)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对移民就业规模、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影响就业结构和就业人数。首先,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产生新的行业和部门,并带来新的就业需求。同时,产业内部由于技术进步,产业生产成本中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数量和比例也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中,就业结构必然发生改变。

1.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移民就业规模

水电开发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对移民就业规模的影响可分为短期和长期效应。短期内,得到人力资源开发的移民劳动者由于个人劳动熟练程度增加、生产率提高,实现对未得到人力资源开发的劳动者进行替代。由此造成产业内劳动力过剩,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将建设劳动者数量,留下具备更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单位,淘汰低生产率的劳动者,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受益者对未受益者的就业替代。长期内,人力资本的外溢作用会推动整个行业的经济产出实现规模化扩张,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引起就业规模的扩大。同时,不断壮大的产业集群和行业协作可以带动一些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也增加了这些产业的就业需求,最终实现安置区乃至整个区域内的就业能力的扩大。

2.水电开发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移民就业结构

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对移民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开发受益者对未受益者的替代。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受益者的吸收,更多的知识获取和技能获取结果使得其劳动生产率提高,受益者工资水平也提高了。根据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分析,企业主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如果人力资本劳动力投资使得劳动要素与机器要素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当相对价格〉1时,企业主会选择投入机器要素并提高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从而改变就业结构。此时有着更高素质和技能水平的移民劳动者将会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完成对一般劳动者的替代。

(二)水电开发移民人力资源开发方案

1.完善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基础教育体系

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最直接的途径,建立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基础教育体系,要从年轻一代抓起,积极利用国家相关支持政策支持移民安置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姚凯文(2008)认为应当免除部分或全部义务阶段学杂费,减轻移民家庭的经济负担,扩大基础教育受众基数。②姚凯文.水库移民安置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15.另外,针对移民成年群体文化素质低、技能缺乏现象创建灵活的教育模式,适时开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点教授文化科技知识,弥补成年群体的教育基础薄弱造成的知识能力缺乏。

2.注重开展移民人力资源开发职业技能培训

结合安置地区产业优势和特色,创办专门的移民技能培训学校,针对移民所需技能开设课程,对移民劳动者提供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教授和实用型技能培训,如食品加工、养殖、种植等。培训模式可以采取政府为引导,移民自愿的形式,政府根据移民意愿和实际情况开设不同形式的培训班,移民可根据自身需求和岗位要求进行选择参与。培训课程设置可考虑岗前培训、自主创业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培训方法上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移民群体长期形成的意识观念较为保守,很难接受新鲜事物与知识,因此适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多实践,通过重复练习与切身参与让移民群体接受并快速熟练掌握相关内容。

3.建立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机制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显然不利于劳动力到非农业部门就业,只有从事非农业,来自非农业的收入要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才有可能让家庭走上致富的道路。通过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获取劳动收益已经无法满足安置以后移民的生活,应该尽早建立移民劳动力转移机制,引导水库移民第一产业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就业。应制定长期性的劳动力转移规划,通过多种引导方式帮助移民进行就业转移,扩宽就业渠道。一方面解决移民的就业生存问题,一方面也推动三大产业的结构升级,满足安置区和周边地区的劳动力需求,有效支持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水电开发移民就业调节长效机制

(一)针对移民群体教育现状,构建移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考虑到移民劳动力群体整体素质偏低,职业技能缺乏现状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转变现实之间的矛盾,应从移民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抓起,通过基础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移民人口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教养。针对性开展移民技能培训体系,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加移民的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可转移一部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为移民就业者自身融入社会和就业岗位提供了支持。对于从事农业活动的移民群体开展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使其在农业生产的转型过程中不会因为知识技能的落后而被市场淘汰。

(二)完善水电开发移民安置政策,建立健全移民就业帮扶机制

水电开发移民安置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应该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计划的具体实施来支持移民就业帮扶工作的开展,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移民就业帮扶机制。第一,在现有的水电开发移民安置相关法律政策基础上,政府层面对关于移民就业安置方面进行政策和办法的完善与出台;第二,支持安置区改进就业服务体系,为移民劳动者搭建全方位的就业信息咨询平台;第三,在补贴优惠方面,提供贷款贴息、天使基金等支持移民自主创业,提供相应的补偿和奖励资金支持企业收纳剩余移民劳动力。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引导移民劳动力合理流动。特别针对农村移民群体进行就业服务,通过相关部门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沟通,制定移民劳动力输出计划,实现农村移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

(三)调整安置区产业结构,探索有效的就业分配机制

挖掘安置区资源潜力和优势产业,从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产业发展模式扩张到重点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多产业发展格局。例如:针对地方独特自然、文化、民族资源开展特色旅游业以及相关的食品、手工艺品、文化等服务业,形成具有地方产业发展特色的产业链,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产业调整的带动作用催生新的一批就业岗位,探索对移民劳动力的有效分配机制。

(四)完善移民长效安置方式,建立支持移民创业的多元保障机制

应当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将移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统筹考虑,因地制宜采取农业安置、货币补偿、养老保险安置、第二、三产业安置等“多样化组合”安置方式,特别是要总结完善移民安置“逐年补偿”试点经验,使移民长期分享工程效益,破解移民创业就业受资源、环境容量不足约束的难题。针对“同地不同价不同税”问题,现阶段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标准要争取实行区片综合地价,并享受铁路、公路、机场的耕地占用税优惠政策,同时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集镇迁建和专项设施处理的补偿原则由现行“三原”原则提高到满足国家相关行业发展强制性最低标准补偿。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被征收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移民个人收益,完善对移民的合理、规范、多元保障。

六、结 论

本文从移民收入水平、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对水电开发移民就业扶持机制进行了设计。

(一)移民收入结构与移民总收入直接的相互影响

借鉴系统动力模型分析模式和因果关系图设计,定性研究了移民收入结构与移民总收入直接的相互影响。因果关系图从人均收入视角出发形成了6条影响路径,从移民安置、扶持政策视角出发也形成了6条反馈路径,突出体现了就业收入、商业收入和农业收入途径来增加移民总收入的主要实现过程。故障树分析法涉及对移民收入水平中生活、生产、社会等多个风险因子的分析,本文侧重于对生产风险因子的研究,定性分析了“生产风险”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风险因素。

(二)水电开发移民就业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

从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角度研究了水电开发移民就业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说明,产业结构从总产出、收入水平变动、技术变动路径来实现对就业结构、就业人数的影响,分析说明通过产业扶持对推动移民就业环境的改变是有利的。

(三)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对移民就业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水电开发移民就业调节长效机制的建立,应从移民自身出发,通过构建移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提升移民劳动群体整体竞争力,通过政策法规和计划实施层面对移民就业进行全面帮扶,通过挖掘产业潜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影响移民就业结构,形成移民劳动力有效分配机制。以上调节机制的建立,离不开移民社会保障体系对就业工作的支撑,因此最终落脚点还是回归于“以人为本”理念,完善移民社会保障就业支撑机制,为实现移民群体系统性社会保障奠定根基,以此建立起水电开发移民就业调节长效机制。

云南水电开发库区移民产业发展与扶持就业机制研究*

张 佐, 陈建成

Immigrant-bas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rea of Yunnan and its employment promotion mechanism

ZHANG Zuo&CHEN Jian-c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rea of the Three-Rivers Basin is located mainly in the underdeveloped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whose features find expression in low productivity,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the immigrants'poor self-developmen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D model of the reservoir resettlement revenue and the fault tree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risks of resettlement,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mployment promotion and income increase of the immigrants.It aims at the following:i)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on the immigrants'employ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promotion;ii)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immigrants,employment training,improvement of their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resettlement revenue; iii)the influence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on the employment of the immigrants;iv)a HRD plan fo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mmigration,and a long-term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the immigrants'employment,including the reservoir-region resettlement,social security,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etc..

hydropower development;industrial development;employment promotion;reservoirregion resettlement

乔小洺]

F061.5

A

1000-5110(2015)02-0100-10

张 佐,男,云南宣威人,北京林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

陈建成,男,山西芮城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水电移民人力资源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签证移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长江水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