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困难调查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

2015-10-17 22:28鲁子问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鲁子问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困难调查分析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

鲁子问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存在诸多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需要进行深度调查发现困难形态,分析问题原因,方才可能制定有的放矢的解决对策,而问卷调查不能追问,难以发现问题原因。为此,本研究选择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样本,对该地义务教育154位教师进行了6天深度访谈,分析相关困难,并进行了相关问题归因,以期有助于随后的对策研究。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困难与归因分析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大多世居偏远、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差距,民族教育也具有显著困难。“民族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这已经成为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务院2015年8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坚持缩小发展差距。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完善差别化区域政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夯实发展基础,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坚持结构质量并重。适应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造幸福生活能力,促进民族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对症施治,有的放矢,而这需要弄清民族教育的基本问题。民族地区外语教学问题已经有广泛研究,发现了诸多问题,但往往都是问卷式调查,而不是访谈式调查,这导致问题的呈现受问卷局限,而出现问题没有真正表达出来的可能。

为了深度了解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的真实问题,2015年9月6日—8日,12月4日—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有关部门组织笔者等人,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先后访谈154位英语教师、教研员,发现了以鄂尔多斯市为例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本文对此次调查的问题进行基于关键词文本分析方法的分析,以图发现主要问题,从而可以采取对应措施。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两次完成,涉及鄂尔多斯市所有旗、区,各地访谈教师完全由当地教研员根据教师是否有时间参加而选定,即通过任意抽样选择。

表1 调查对象区域与人数

二、访谈形式与分析方法

整个访谈采用开放性访谈形式进行,开始之前访谈者向参加访谈老师集体说明访谈内容:请您谈谈您当前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以及您最需要的帮助。

受访者谈话中,访谈者不提出新的问题,只请受访者解释某些问题、概念,也不插入评论。受访者按自己选择的座位的顺序谈话,偶尔有受访者交叉谈话。访谈过程没有领导在场,受访者不受权力影响,坦诚表达自己面临的课程教学问题。

访谈采用现场记录和录音记录两种形式进行记录。此分析基于两种记录而进行,具体分析方法采用关键词文本分析方法。基于归因目的非常清晰,本分析不进行SPSS分析,而直接采用一般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对于受访者提出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困难,笔者进行归因分析,尝试分析其复杂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以探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课程层面的困难与归因分析

英语课程的实施首先应在课程层面,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亦然。分析课程层面的困难,对于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至为关键。受访教师从多个维度提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的困难。

图1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中课程层面的困难

从以上数据可知,受访154名教师中,107人(69.48%)提出课程目标与教材目标、教学目标维度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实施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存在显著困难;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预设目标存在广泛困难;设计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教材教学目标普遍存在困难;评价这些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存在困难;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教材本身应更加清晰地说明教材目标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相关性,教材的教学建议、教研部门的教学研究,应更直接地说明课堂教学目标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相关性,而这两种相关性的培训也应在教材培训、教研培训中有效进行。

从以上数据可知,受访154名教师中,89人(57.79%)提出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维度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例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标准、教学建议等普遍存在显著困难;把握蒙古族学校、汉族学校实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同与不同方式,存在深度困难;基于民族学生的优势进行英语教学存在广泛困难;在本地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不同有效方法,存在显著困难;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之年)之后入职的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的学习中,没有接受系统的、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分析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理念、目标、实施方案的学习;2012年之前入职的教师,其职中教育中,也没有接受以上内容的培训。他们基本都是通过听专家讲座所接受《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培训,专家解读大多只是概念解释,而不是课堂教学实例解读;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特殊性,在当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培训中,有待深度分析,并亟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从以上数据可知,受访154名教师中,118人(76.62%)提出课程内容层面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实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说、演唱玩的层面目标存在非常显著困难,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开口,部分地方几乎100%的学生存在不能得到口语目标、语音存在显著错误的困难;在听的层面存在显著困难;在文化理解方面存在显著困难;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自身英语口语能力存在一定困难,致使在教学中长于开展知识教学,而减少开展口语教学;知识学习能促进学生考试中获得好的分数,而口语学习不能带来分数的显著提升,导致学生也不大重视参加口语活动;听力学习困难与听力学习时间有显著关系;文化理解困难则主要来自教师的跨文化知识储备存在一定不足,有时难以把握教材的文化内涵。

从以上数据可知,受访154名教师中,123人(79.87%)提出学生学习层面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很多学生对英语课程没有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到初二之后已经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导致一部分英语学习非常困难学生完全放弃英语学习,甚至弃学而外出打工;很多学生在词汇学习层面存在非常显著困难,某地大多数学生存在单词记忆困难,尤其是困难学生;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困难;学生普遍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后作业,尤其是听、说、读的作业;教师指导不同程度的学生基础并加以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也存在显著困难;分层教学存在只从分数分层的普遍问题,导致学习效果大多不能达到预设目标。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一部分困难学生放弃英语学习、甚至弃学打工,主要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目前的课程目标基本都是学术性发展的目标,即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目标,导致这一部分不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不仅失去学习目标,而且失去学习兴趣;词汇学习的主要困难在于词汇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问题;学习自主性的主要问题来自学生自主性不足、学校与家长往往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而大多比较强调控制性发展;学生不积极、主动完成作业则大多因为作业本身不符合学生真实兴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分层教学等存在的困难,则大多是教育理念的操作性问题,而不是理念本身的缺失。

以上分析发现,在课程层面存在的困难,有些来自教材出版与教研部门,有些来自教师自身语言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有些来自社会因素。

四、教学层面的困难与分析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形态,也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态。本次调查发现,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中存在诸多教学层面的困难。

图2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中教学层面的困难

受访154名教师中,132人(85.71%)提出不同课型维度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与方法要求,开展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法教学等,都存在普遍困难;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存在这些主要困难的原因在于自己在大学所学的英语教学方法,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所要求的方法,有一定距离;很多教师过于强调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方法,对于不同语言技能、不同语言知识的整合式的教学方法,将相关教学内容融合到同一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把握不够准确。

受访154名教师中,85人(55.19%)提出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维度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课堂上的小组活动、讨论活动、合作学习等都存在普遍困难;大班教学更是存在广泛困难,尤其是大班的口语教学、写作教学等;语音教学也普遍存在深度困难;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对于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活动等缺乏亲身感受,也没有系统学习如何开展这些教学对话,这些导致他们缺乏有效开展这些活动的经验;大班教学对于英语教学是一大挑战,不仅是民族地区,无论在哪里、无论是谁,都会存在困难,这一困难难以从教学视角彻底解决;至于语音教学,则主要基于教师自身的语音困难。

受访154名教师中,68人(44.16%)提出教学内容维度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对于歌曲、歌谣教学,如何把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教学与知识教学、学生成绩提升等有机结合,也存在困难。教材中一些以图片为主的内容,如何开展基于图片的综合教学,存在显著教学困难;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传统,而且大多数教师本人都是在应试教育传统下学习英语的,导致对于非考试内容的教学,存在诸多目标理解、活动设计、过程把握方面的困难。

受访154名教师中,117人(75.97%)提出教学资源维度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阅读材料普遍缺乏,很多学生没有任何课外英语读物,很多学校图书室几乎没有英语读物;听力材料非常缺乏,除了教材之外,普遍没有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听力材料;学校目前使用的《导学案》之类的资源,质量不敢保证;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所缺的资源,其实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民族地区学校乃是由于经费原因而导致教学资源缺乏;至于本地资源的质量,则涉及非课程因素。

以上分析发现,在教学层面存在的困难,大多产生于教师自身因素,部分来自社会因素,有些能够解决,有些难以解决。

五、专业发展层面的困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基石,也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本次调查发现,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中存在诸多教师专业发展层面的困难。

图3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中教师专业发展层面的困难

受访154名教师中,147人(95.45%)提出教师专业能力维度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存在口语能力困难;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存在综合性的英语语言能力困难;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存在文化知识不足、真实语境把握不足;对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优势缺乏了解;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的英语能力的不足,尤其是口语能力的不足,主要源于教师自身英语学习经历,需要一定的自我努力,方可解决;而文化知识、真实语境层面的能力提升,对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优势的了解,则可以通过专项的集中培训实现。

受访154名教师中,96人(62.34%)提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维度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分析中很少从课程层面理解和分析;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缺乏教材、课文的准确与深度理解能力;很多老师也提到教学管理能力存在困难;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产生教师对于课程理解的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大学学习时,学习了大学普遍开设的英语教学论,但大学普遍没有开设英语课程论,导致教师课程理论、知识都存在不足,而在英语教学论中,较为强调教学方法,较少强调教学管理。

受访154名教师中,151人(98.05%)提出教师培训维度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困难,包括:已有培训都是由国内专家进行,而没有来自英语国家的专家进行教师培训,导致教师的英语语言学习、理解等,基本都是通过国内专家获得;同时,培训专家大多来自北京等地,其课堂案例与本地教学如何结合,存在显著困难;现场培训能够理解专家所讲,但回到学校则发现不能完全实施,如何调整则已经没有机会向专家请教;等等。

分析访谈记录,并经过访谈追问,笔者发现,出现以上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英语教师,尤其是民族地区英语教师,没有到英语国家学习的经历,也较少接受英语国家专家培训,导致他们对英语语言运用缺少自己的一手经历和经验,显然,加强英语国家专家的直接培训,可以有助于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直接体验英语运用,从而提升英语运用能力、英语教学能力;同时,培训需要结合本地课例,形成本地实践,以及短期集中培训与长期在线培训的有机结合。

以上分析发现,在教师专业发展层面存在的困难,有些来自教师自身,有些来自大学教育,有些来自培训设计。

本地调查发现,以鄂尔多斯市为案例的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实施,存在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大层面的困难,这些困难有些来自社会,有些来自教师,有些来自大学,有些可以通过短时间培训解决,有些需要长期专业发展解决,有些需要从课程政策解决,有些可能短期之内难以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制定相应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的政策措施,应可全面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全面实施,从而促进民族教师事业的发展,实现“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目标。

责任编辑:何安坤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he Difficulties of English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Ethic China———Take Erdos in Inner Mongolia as an example

LU Zi-wen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es,Xingyi Guizhou 562400,China)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Curriculum in Ethic China has various difficulties.How these difficulties can be solved needs further survey to find the types and modes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deep analysis on the causes in order to make solutions directly to the target.Questionnaire cannot be used for taking further questions for potential unclear causes.Thus,this study takes Erdos in Inner Mongolias as a sample and makes a deep survey there on 154 teachers for 6 days,and finds three dimensions of difficulties there and attributes to all the possible causes.This can be a footstone for the coming solutions.

Ethic China,Compulsory English Curriculum,Difficulties and attribution analysis

1009—0673(2015)06—0082—05

G623.31

A

2015—11—10

鲁子问(1963— ),男,湖北秭归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专家委员会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