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相扣,操作为本,检测有据——公开课有效性探索

2015-10-21 19:34王广志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知识点分析

王广志

摘 要:公开课要将知识点、过程操作、生成性问题的延伸三个环节落实到位,及时完成互动对接、做到检测有据,让课堂学习“直观、有效”。

关键词:知识点;过程操作;生成性问题;分析

本学期听了一节公开课,从说课、教案到课件设计均得到了认可,可是在课堂上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像预想的那样,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下面就其特点、原因、解决办法做一探索。

一、课堂教学过程介绍

1.首先回忆:正棱柱的概念及性质。(用PPT展示旋转的正棱柱。)当棱柱的上底面缩为一点时,想一想,其底面,侧面有何变化?将现实生活的实例抽象成数学模型,获得新的几何体——棱锥。观察、概括一下棱锥的特点?结论:(1)有一个面是多边形;(2)其余各面是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由满足(1)(2)的多边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下面以正四棱锥为例,请同学们说出其侧棱、斜高,各侧面有何关系?结论:各侧棱、斜高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为什么?(学生口答证明)(略)正棱锥有下列性质:正棱锥的侧棱长相等,斜高相等;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3.利用棱锥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1.在棱锥P-ABCD中,判断:(1)若棱锥的侧棱长相等,它是不是正四棱锥?(2)若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它是不是正四棱锥?(学生回答,并通过具体模型演示)

例2.已知:正四棱锥中,底面边长为2,斜高为3。求:(1)侧棱长;(2)棱锥的高。

例3.已知:正三棱锥P-ABC中,点O为底面中心,PO=12厘米,斜高PD=13厘米。求:(1)底面边长;(2)侧棱长。归纳小结:本节课重点研究了正棱锥的性质,揭示了正棱锥的最本质特征。

效果观察:(1)本课一开始就看到PPT展示的旋转的正棱柱,给人以动态效果,能引起学生兴趣。也显示了老师多媒体运用较为熟练。(2)内容的组织、设计不够准确。(3)性质总结、例题的解答各说各话,显得分散、不够紧密。(4)老师板书较少、学生回答不够充分,由PPT给出答案。显得空泛。(5)整节课似乎都在认识正棱锥,对于其理解程度、效果如何,缺少检测、练习过程。(6)整节课内容并不多,可是时间却显得很紧张。(7)课堂布局上让学生分组围成一堆而坐,没有出现小组讨论的热烈效果,部分学生背对老师,反而不利于听老师讲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二、知识点分析

引入部分,用PPT展示旋转的正棱柱,是一个特殊的棱柱,学生会误会为棱柱都是这个样子。有误导之嫌。从棱柱的概念、性质的认识入手,也显得战线拉的过长,占用了后面认识棱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时间。

三、操作分析

引入部分,对正棱柱、正棱锥的观察和总结的提法要求过于空泛,学生很难快速归纳出正棱锥的本质特征。也占用了较多时间。正棱锥性质归纳部分,老师要求:以我们每个小组面前的正四棱锥为例,请同学们说一说其各侧棱、侧面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这样的问法都显得空泛。学生可以四面散开,任意开发,而不利于聚焦到正棱锥的相关性质。

四、课堂生成性延伸分析

本节课生成性资源捕捉不够。虽然学生即兴产生的疑问较少,但是,学生回答问题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对的有哪些,还有那些需要完善和补充的地方,都应该在回答问题以后,由老师做一个及时、准确的判断,并加以及时引导。

五、课堂设计修改

1.引入:用PPT展示两个棱锥。回答下列问题:多面体P-ABC中,多边形PAB、PBC、PCA有一个共同的顶点P,底面是ABC,这样的几何体叫什么?结论:(1)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这样的几何体是什么?(2)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这样的棱锥是什么?

2.观察正四棱锥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四条侧棱长有何关系?(2)各侧面图形的关系是怎样的?性质:正棱锥的侧棱长相等、斜高长相等;正棱锥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3.例题与练习:

例1.在棱锥P-ABCD中,判断:(1)若棱锥的侧棱长相等,它是不是正四棱锥?(2)若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它是不是正四棱锥?(学生回答,并通过具体模型演示)

例2.已知:正四棱锥中,底面边长为2,斜高为3。求:(1)侧棱长;(2)棱锥的高;

请同学们写出解答过程,并请同学板书解题过程。归纳思考:本题中蕴含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是什么?

练习:已知正三棱锥P-ABC中,点O为底面中心,PO=12厘米,斜高PD=13厘米。求:(1)底面边长;(2)侧棱长。(请同学们写出解答过程,并请同学板书解题过程。)

归纳:本题中蕴含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是什么?小结:(1)棱锥、正棱锥的定义是什么?(2)正棱锥的性质有哪些?(3)在正棱锥的解题中,要关注哪些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六、效果检测与思考

通过以上修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被学生接受。师生互动效果好。与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也把握住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例题与练习,体会到正棱锥性质的相关应用。本节课的生成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解题和回答问题时的反馈信息,教师及时进行图形展示、举特例引导思考等方面。

随着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平的提高,结合实物模型和学生水平的不同,同一节课在以上三个环节的处理方法还可以进一步调整,有待于进一步实践与检验。

参考文献:

[1]葉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誗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知识点分析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知识点自测
计数原理知识点解读及题型分析
三角函数知识点解读及常考点分析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