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5-10-21 18:53张宇菲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张宇菲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统称,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公共服务,或是保证日常社会秩序与和谐。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指行政事業单位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对耗费的资源进行管理的经济活动。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时转变和提高,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弊端。文章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整理,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来杜绝这些问题出现。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对贪污与腐败现象的大力整治,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对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时代变化需求来逐渐改进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使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缺乏,加大了财务资金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属性使得其不同于一般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不能将剩余收入分配,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而是以服务社会,保证社会秩序本身的和谐和稳定为宗旨。其资金主要是由政府拨款或者补贴而来的无偿性的资金,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这些资金的过程中,对其的管理时常是不够科学合理的。一些单位领导财务管理理念淡薄,片面地只把对会计账簿和原始凭证等方面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把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定为抓紧“钱袋子”,只把财务管理作为财务和会计部门的任务,而不是整个单位的任务。还有的单位由于领导缺乏制度管理的意识,忽视已经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行政命令高于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经营国有资金来帮助自己履行职责。行政事业单位经营这部分资金时,忽视了稳定这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对财务风险分析不够到位,使得财务资金风险较大。

(二)资金及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存在着预算不规范,分配经费不合理、无计划且无记录地支出费用等情况。在经费管理中往往是先使用、后核算,使得经费超支的可能性增大,甚至使规定项目的资金被挪用。还有些单位仅重视资金收支平衡,忽视了资金使用效率。有的单位以赊销的形式将库存物资出售,之后清理、结算不及时,使之长期留在应收账款账户上,增大了呆账形成的概率,使款项难以收回。许多单位只重视资金管理,而忽视了固定资产管理这一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没有定期盘点固定资产,使得固定资产出现去向不明、长期闲置和重复购买的情况。同时,缺乏相关的财务分析及对资金使用率的考核,影响了单位的实际运营效率,进而使得单位本身社会服务效益低下。

(三)财务预测与控制管理缺乏科学有效性

预算管理不仅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的管理和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承担着核心环节的责任,但一些单位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以及控制管理本身的重要性,对预算的编制准备不足,将财务预算视为无物,在划拨资金后,提高开支标准并随意更改资金用途,或者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私自提高相应的补贴标准,并且将专用款项用于其他用途。不少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忽视单位的实际需要,只是在以前预算的基础上简单加减相应的内容,导致其预算编制依据不够合理,对资金的使用缺乏约束力。

(四)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员招聘及录用过程中,极少从外招入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大多都是从现有的会计人员中挑选,使之承担财务管理的工作。这些人员的管理知识及经验不足,对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和会计改革深化中出现的新司题认识不够,整体知识素质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甚至有的单位只是由会计人员兼顾财务管理工作,而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部门,使得财务管理的效力减弱或管理出现偏差。

(五)集中支付制度运用不适当,监督不力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使财政预算资金得到有效的落实,都采用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增强了财政预算的约束力,使得资金的运行效率与使用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财政资金应用上的安全性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但另一方面,集中支付制度的使用会减弱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职能,无法展开有效的监督,从而对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财务管理理念,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即使营利并不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目的,但资金使用时,为使单位稳定地发展,也不应该忽视国家资产的实际使用效率,应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使资金运营效率不断提高,保证略有结余。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起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的理念与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使得社会影响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国有资产得到高效的利用。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资金使用合理

相关部门应该对资金管理、收支审批、监督管理及稽核制度等等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此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所有费用收支都必须做好审批,在核算的时候收支费用的必须有原始凭证或者票据。做好向政府定期汇报财务使用状况的工作,公布日常收支时应使之透明公正,以便接受社会的监督,使资金使用效率有所提高。此外,还应该每年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管理状况进行考核,保证单位控制管理的合理性,固定资产利用的有效性,保证收支平衡。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应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并引进专业财务管理人才以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在选择财务工作人员的时候也应该选择专业知识扎实、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有较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人员,如果在本单位的会计人员中挑选,还应该做好财务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帮助会计人员掌握新经济环境下的财务政策知识,提高其财务管理的业务技能。此外,还应定期进行职业道德宣传,使其在掌握新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不会受金钱诱惑损害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四)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预算管理。从以往资产使用的情况和单位日常工作出发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再通过分别考虑不确定因素及固定因素,才能最终分析并总结出预算。编制详细具体的预算才能使得其执行方便顺利。严格根据制定的预算执行,改动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是保证通过审批的预算的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五)合理利用集中支付制度

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时,不能盲目依靠集中支付制度,为了简化工作而忽视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计划年度内业务活动的新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增减因素,编制科学准确的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有效利用国家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内部监管,使国家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做好财务预算,加强监督工作,才是真正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