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证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2015-10-21 18:53冯丽芳卢明威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对策

冯丽芳 卢明威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多是个不争的事实。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使养老这个社会问题显得异常的严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正在我国推行。文章从我国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实地调研x社区,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交谈,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以及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根据省情、事情、区情提出改善和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对策

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意义

学者给予“老龄社会”的定义是:当一个城市或者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l0%。“老龄社会”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也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我国受历史时期特殊生育政策的影响,于1999年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社会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和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向。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最高峰将达致25%。韶关市处在广东的北面,是粤北山区,也是相对于广东其他各地级市相对资源贫瘠与经济落后的地区,处于经济的劣势和老龄人口压力下,该市X社区于2009年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其社会养老服务模式主要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X社区获得这一荣誉,一方面是采取了符合老龄社会发展规律的措施,但也有需要进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传统家庭养老文化随经济社会不断弱化的趋势下,如何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起最适合广大老年人群体的养老保障体系模式,妥善解决大量人口在不同环境中的养老需求,会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X社区乃至全国各地方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亟需解决的课题。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理论研究基础

(一)需求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次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基于人的需要的层次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按需求的层次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二)增权理论

增权(empowerment)也被称为权能激发、赋权、充权、增能等。其基本含义为:得到力量、发展力量、夺取力量、助长力量、给予力量。增权是优势视角的一个方面,主张要看到老人的潜能发挥,老人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解决司题,有自己的主张,也有选择自己老年生活方式的权利,而不是用我们的意识去控制老人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老人,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力、权利和权益,改变社会长存的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因为年纪的增大而无法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的错误观点,服务者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

(三)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也叫混合福利经济理论,就是“指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由不同的部门共负责任,共同完成”。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强调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性组织和营利组织共同承担社会福利服务,这为“纯福利性与营利性相结合”的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福利多元主义下的社区福利,通过社区福利政策的介入,老年福利服务方面走向普遍性、多项目、高标准,在“反院舍化”、“去机构化”潮流中,人们逐渐有福利政策的意识,要求实现正常和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一方面不会造成老人与社会的脱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社区福利是“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新趋势,其主旨在于是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建立福利服务网络,因地制宜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福利服务,对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四)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引出,认为人们的社會关系会对社会行为起到限定作用,人的社会角色理论则指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老人进入了老年期之后,在心理上感觉会与社会有种脱离感,他们生活的圈子由工作退到家庭,从角色理论上看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这样他们就需要从心理上去接受和适应这种转变,这些变化包括了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和家庭情况等。

三、韶关市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研究

据社区相关负责人的介绍,该社区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300人,大约占了常住人口的12%0在实地调查的时候,笔者除了和该社区的工作人员访谈外,还分别对5户8名的老年人进行了访谈。其中包括了两户丧偶老人,两户退休老人,一户独居老人,一户需要全日照顾的老人,一户空巢老人和一户低保户的老人。四男四女的老年人当中,其中2名老年人在65-70岁,2名老年人在70-75岁,2名老年人在75-80岁,还有2名老年人是在80岁以上。

在这一节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实地调研的社区分析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情况,同时为了保护访谈者,本文对社区和访谈对象作了处理。

(一)居家养老生活帮助服务

生活帮助服务,主要包括送一些物资给孤寡老人和“三无”老人,开展慰问和服务活动,据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介绍,现阶段主要提供的是主要上门服务,上门服务的内容包括给生活不便的老年人擦身或者给老人收拾打扫卫生。该社区的服务项目并没有固定,一般是根据老年人提出的要求而进行匹配。如今年已80岁高龄的李女士,儿子和儿媳离婚之后把孙子留下让她抚养,一直就与就读职校的孙子相依为命,16岁的孙子现在还没有赚钱能力,每月就靠400元的政府低保费补助维持两个人的生计,生活十分困难。对于社区所提供的上门服务,她深表感激:

“去年的时候被开水烫伤了脚,但是因为患有糖尿病,伤口很难愈合,伤势严重。社区工作人员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安排了居家养老服务员过来。居家养老服务员每天都给予她悉心照顾,每天背她上下楼都没有一句怨言,还陪护她去医院复查伤势。在家里也把家务料理得很好,帮忙打理家务,收拾得整整齐齐,还很能侃家常,平时孙子不在家也寂寞,有个人聊聊觉得家里热闹多了,真是多亏了她啊(居家养老服务员)!”

X社区一直以来在社区的管理中注重提供生活帮助服务,例如会定期组织义工开展为孤寡老人、困难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送温暖、献爱心的活动,然后把棉被、保暖内衣、大米、食用油等物资送到该区的“爱心超市”给老年人分发。在2015年X社区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后,还组织了“巾帼志愿者”到辖区内年迈体弱的20多户老人和困难家庭开展慰司和服务活动。此外,X社区“妇女之家”给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培训、读书、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接受过这些服务的对象都表示对服务欢迎和好评。

(二)居家养老精神生活服务

社区服务的目的在于不断满足各类社区成员(包括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和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等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社区提供的精神生活不仅仅是给老年人提供了精神食粮,还会给老年人带来精神慰藉,这是在很多养老服务中很多社区都没有留意到的一点。今年82岁的白先生早年丧偶,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去世,还有两个男孩留在了本地工作,但是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白先生便走进了“空巢老人”的行列。因为还有孩子的赡养,虽然拿着几百元的退休金,生活过得也比较清贫。

社区有时候会请医学院的一些学生在社区空地摆一个小桌为老年人免费测血压测血糖,宣传健康知识,据白先生的介绍,这不仅仅是看身体状况,还给他舒缓了精神压力。因为常年过着一个人的生活,白先生多少有点抑郁,平时和左邻右舍也不是经常说话,在免费咨询的过程中,他会把心里的苦闷都向服务者倾诉,也喜欢和服务者聊自己的过往。用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叫“叙事治疗”,将白先生从一个抑郁的生活模式中唤起,并且从现在的生活模式让他有种解放的感觉。医护人员懂得聆听,并且运用心理学知识,给白先生重新赋予了希望和意义,因此对于提供的服务,白先生表示很满意,每次接受完服务之后,都有得到解脱的感觉。

(三)居家养老身心健康服务

X社区拥有着自己的众多品牌活动,如“妇女之家”、“儿童友好社区”、“零家庭暴力示范社区”、“家庭教育示范社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平安和谐社区”、“巾帼维权服务队”等一系列的“示范”创建活动和各种创优争先活动。社区居委学习活动场所从原来的不足50平方米擴展到现在的1350平方米,社区服务机构齐全,建立了党团活动室、文体娱乐室、星光老人之家、残疾人康复室、图书阅览室、计生服务室、警务室、人民调解庭、婚育学校、文化活动广场等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在这样的硬件条件下,老年人可以享受社区建设带来的便利,也可以享受到社区提供的服务。

张女士今年65岁,算是老龄化里面年龄较小的,丈夫在前几年去世了。从企业岗位退下之后注重养生,社区有时候会在活动室开展一些活动,举办一些讲座。张女士处于这个年龄段有时候也会在闲暇的时候去听,诸如利益讲座、普法讲座。但是最让她感兴趣的也还是一些养生保健的讲座,如一些特别针对老年人的健康讲座,她就会饶有兴趣去听一下,学习一点养生的知识。对于这样的讲座她还是比较喜欢的:

“我文化不高,平时买菜做饭之后看电视有时候看到中央台的养生节目就看,但是按不到那个台就不看了。没有什么说追着看一系列的养生节目的,身边有些人退休之后还留意一些养生治病的节目,食谱,然后很用心的记下来到本子上,自己不用,有这些讲座就挺好,能学到多少就多少,能记住多少是多少,不然看很多记不住用不上,还不如不看呢。”

说完她也很满意地笑了,当问到对社区工作者举办这些活动的态度时候,张女士表示很欣赏,服务态度很好,其实社区的服务者大致和她年龄相仿,上了年纪的女士或多或少身体都会出现毛病,有这样的讲座他们不仅听得认真,而且闲聊的时候还相互交流经验。

但是与她同是65岁在企业退休的黄先生则有不同的想法。黄先生生活压力不大,儿女大了不用他负担,配偶也有自己固定的退休金,每天生活很规律,早上喜欢去附近的公园跑步健身,养养小乌,哼哼小调,然而他对这种举办的讲座则兴趣不大:

“平时在社区的健身广场早上有做操的,晚上还有教跳舞的,我们听讲座还不是为了强身健体嘛,还不如每天运动。我每天这样子加强运动,身体一样好!而且健身广场上有很多器材,跑完步可以健身,要是不想跑步了,可以约到社区一起打乒乓球,比听课强。”

总而言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提供的是生活帮助和精神帮助,同时也注重到身心健康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不仅紧跟各个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做法的步伐,也因地制宜对当地老年人提供他们有需要、有帮助的服务。

四、发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合X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研究,参考国内外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应在坚持政府主导的方向上,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参与具体运作的行事下,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明确政府作用,落实法规政策

政府在养老服务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适当的放权给社区,给社会力量,给民间力量,给社区人。政府是一个牵头者的位置,带头落实激励机制,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在街道社区创建官方信息服务平台,根据该市的情况设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跟上全省的步伐。法律是一切制度的保障,任何事物的推进都离不开相应的法律法规,政府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来统领全局。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提案,在知识体系上支撑起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二)多方利用资源,发展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中不陌生的词汇,韶关是一个拥有丰富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山区,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发展养老产业。浙江省政协委员蔡挺在两会上提出“养老地产”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符合了商业与社会的属性,以养老住宅为中心然后辐射周边配套养老服务的商圈,成为新型养老方式的有效载体和实现形式,在建筑住宅的时候,可以“依山傍水”,老年人也可有自己专门的小区,带有菜地和花园,在这类的小区里可以设置适合老年人的医疗、生活和健身设施。此外,在居室设计、餐饮配备和用品设计上体现出适合老年人的特点,一方面带动了养老设施的运营,另一方面带动了养老设施的社会化,提供更多样化和更创新的养老设施。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内容,这样一项长期的社会活动就需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从思想上进行正能量的传递,就要从加强舆论宣传做起。要宣扬传统,提高家庭成员对养老的意识和责任感,则要通过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社区宣传栏、派发宣传彩页都是有力的宣传渠道,大力宣传爱老思想,在各社区树立敬老孝老的先进事迹并广泛宣传,一方面让社区内工作人员认识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越性、重要性,另一方面按照社会角色转变和增权理论的要求,老年人虽然角色身份发生了变化,但也需要尊重。人们要学会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了解到尊敬老人就是尊敬未来的自己,使整个社区体现一种尊老敬老的人文气质和价值取向。

(四)加强设施建设,丰富服务内容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服务的专项规划中,并且要制定成为一个城市建设的标准,这样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城市的范围内土地面积小,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的土地和房屋进行改造,建立一批照料服务中心、星光老年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居家养老活动设施;在大型公共场所和一些重要景点、公园配备便于老年人健身娱乐的设施设备,如全民健身广场就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欢迎。社区的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应向老年人无偿开放,可多组织、鼓励老年人参与到老年社区服务的建设中来。要开展有目标地建成集居家、养老、娱乐、保健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康复保健、医疗护理、文化娱乐、陪护服务、日间托老、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精神慰藉、紧急救护、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

(五)引进项目竞争,建立评估监督机制

单纯的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在市场机制下体现了很多弊端,要把这种社区服务推向全社会,要向开放型、供养型、适度普惠型转变服务方式。引进社区居家养老的项目内容,建立健全准入、竞争和退出机制,刺激社区的活动向多样化发展,提升服务的档次。此外,提供的服务随之要建立一套评估监督的机制,才能保证服务的质量。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对策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诊错因 知对策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