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背景材料的选取原则

2015-10-23 02:40杜宝宽
文理导航 2015年28期

杜宝宽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取背景材料,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政治课模块整合典型案例的应用研究》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背景材料的选取原则做了相关研究。在新阶段教学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充实对选取背景材料的时效性原则、典型性原则的理解。

【关键词】选取原则;时效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政治课模块整合典型案例的应用研究》,是河北高阳中学政治组的研究课题,已顺利结题。作为研究者,本人在参与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课题研究的思想、方法和该课题研究的结论,经历了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掌握过程。随着教学工作的继续开展,在新阶段教学过程中,关于政治课教学中背景材料的选取原则问题,本人认为,在时效性和典型性方面还应做如下思考:

一、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即前提是时,指的是时间。也就是说背景材料的选取要注意时间的因素。这里的时间应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要关注高考的规定时间范围。高考的规定时间范围是师生必须关注的问题。高考是指挥棒,因此,高考所规定的时政时间范围是广大师生都要注意的。在高三复习阶段,注意从考试说明的规定时间范围内来选取材料,是有效靠近高考的重要方法。

第二,所选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联系。所选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联系要掌握清楚。典型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联系是关于时间问题的深入把握。这一理解是基于对事件的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如果该事件具有很强的典型性,那么,从时间上讲,就要关注此事件的全部发展过程。如果此事件在未来时间内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那就要在当年的时政复习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比如我国在建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包括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这些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单靠市场的调节,往往不能实现,达不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对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所体现的是财政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而财政的作用是政治高考考点中的重要核心考点。

第三,所选背景材料的效用程度。这个层面的意思是说,背景材料的选取能否做到对高中阶段政治知识的合理考查。以高一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为例,如果背景选取的经济现象过于复杂,比如虚拟经济中关于银行理财、股票投资等更为具体并且深入的内容,那么就不宜选取。要适可而止,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反之,如果背景材料太简单,相当于课本上的例子的简单重复,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二、典型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能够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政治教学背景材料的选取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坚持典型性,并充分体现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关于坚持背景材料选取上的典型性原则,在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两个问题。

第一,关注新教材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的新表述,体会新思想。高一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核心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内容在新版教材(2013年第5版)的表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在新的表述中,包含了编者对社会形势及理论创新方面新的理解。因此在选取背景材料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选取有新变化的表述,明确新思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二,背景材料的选取要突出重点。高一思想政治课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的框题是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围绕主题是经济建设中的指针,而抓住主线则是具体的方式、方法。突出体现了哲学中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重点突出第二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第二框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

在背景材料的选取中,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三,背景材料的设计要科学。高考是指挥棒,政治高考试题以时政为背景材料来考查学生是很好的手段。近年来,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背景材料在时效性的前提下,更显现出了对背景材料的深加工。以非选择题为例,背景材料的内容就是政治答案的知识来源,经过设计的背景材料成了考生组织答案的思路来源。训练有素的考生可以通过时政背景材料的表述来有效地形成合理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背景材料的设计上进一步精益求精,这也是名师必备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背景材料的选取过程中,要关注知识体系的变化,积极突出重点知识、关注热点问题、突破教学难点。要以三维目标明确、教学过程高效、知识、能力落实到位为指导组织教学工作,以达到预期教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4月第5版

(作者单位:河北省高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