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015-10-23 02:40何晓红
文理导航 2015年28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激发兴趣

何晓红

【摘 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晓之以理,创设问题情境,精彩导入,将音乐、视频、故事融入历史教学之中,创设竞争情境,利用类比、通俗生动的语言等以上方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激发

孙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也可用于教学,要上好一堂历史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然后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其一、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时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撑。”摘自《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第15-16页。

鉴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其二: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有利于开阔视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且受到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的陶冶,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以后构建灿烂的人生打好思想基础;另外,为在高中进一步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其三、将枯燥的历史知识问题化: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必须考虑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唱主角,爱学、乐学、积极探究。我认为关于课时预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类型具体确定设计方案。对于新授课,通常情况下,应该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融于一个个问题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欲望。问题的设计要简练、生动、能够反映课文的基础、重点、难点知识。

其四、精彩导入: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与课文关系密切的视频、歌曲、图片等导入新课,会深深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例如,在学习血肉筑长城那篇课文时,我播放了平型关大捷的视频,再现了当年八路军抗击日寇的辉煌一页,学生个个目不转睛地注视画面这样,一下子将学生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全民抗战的时代,使学生迫切的想知道相关抗日的故事。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五、我们可以借助讲故事,借助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讲故事能引人入胜,所以穿插故事就显得很有必要。当讲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时,我就提到了清朝有个官员叫曾国藩,当他与太平天国的军队作战时屡战屡败,但如果这样上报朝廷,呈给慈禧太后,太后一定会降罪的。于是,他的部下建议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更能表现出自己虽败,但斗志尚存的决心,结果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启发了他们的心智,还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且使课堂气氛显得生动活泼。

当讲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于是,我以课件的形式为学生播放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河北高粱熟了——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歌声把学生带到了那种血与火的岁月,使得他们更能理解“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当讲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时,我就播放了《爱我中华》的MV“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这样,学生便轻松地了解了民族团结的方针。还有像澳门回归可以唱《七子之歌》等等。

当然,除了上课之外,我们还可以由学生来主持,搞一些历史竞赛。可以以平行班为单位确定一些选手,每个班还可以选出20多名啦啦队员,这样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参与活动。由学生来主持,让学生来参与,教师只起策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动。

其六、创设竞争情境:建立学习小组,每组4-6人,组员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每堂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容易在短时间记住的本课的基础、常识、将它们融入一个个简短的问题之中,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在3-5分钟记下,然后提问,这样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努力记忆,一方面有利于当堂巩固所学知识,一方面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高效学习。注意,教师提问是要关注全体学生,简单的问题,多让差学生回答,有难度的问题让好学生回答,并打分,记录,作为小组平时成绩,在全班展示。回答正确给分,作为奖励,分数计入组内,不正确不给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一次次的成功中得到鼓励,培养自信,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体观念。

其次,需要讲究一些教学技巧。

例如,讲到开国大典这段历史时,我就和同学们过生日相类比。正如同学们有自己的生日一样,共和国也有自己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同学们过生日要唱《生日快乐》歌,我们升国旗要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过生日的时候,要请同学、朋友来聚会,而每逢国庆节就有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这样学生也就较容易地理解开国大典,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最后,还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第38页-2011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现在的很多初中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根本没有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操作,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学生的期末考试,也就是这一学期的成绩了,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月考、中期考试都没有记在“账上”,也太不科学了,当然,是容易操作。但是,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不管是哪一门学科,一学期的成绩应该将平时、月考、中期、期末成绩按一定的比例综合起来。似乎这样太费事,但是这样做,学生会更加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恒久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地区静宁县威戎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激发兴趣
农村初中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