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集中考试对优化高校考风建设的作用探析

2015-10-26 08:07盖晓庆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8期
关键词:北京工商大学监考作弊

盖晓庆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2488)

大规模集中考试对优化高校考风建设的作用探析

盖晓庆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2488)

建立优良学风、考风一直是各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为营造公平、诚信的考风,以考风促学风、教风转变,北京工商大学尝试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大规模集中考试。本文通过学生考试过程中作弊的博弈分析,探讨大规模集中考试对优化考风起到的现实作用以及遇到问题的思考。

高校考风建设集中考试

北京工商大学自2014年11月起,在全校范围内针对校内必修课组织大规模集中考试,由于每场考试大约有1000名学生同时参加,被学生称为“千人大考”。大规模集中考试,自古有之,但是时至今日,特别在北京高校来说,千人大考的尝试并不多见。针对这一现象许多人有话想说。

学校说:集合考生在同一地点举行大规模考试,旨在以考试促学生学习,以考试带学风建设,通过设立特殊考场、举办集中考试,帮助学生检验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规范考试秩序,强化学生诚信应考意识,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热情。

媒体说:一天4场考试,一场千人同考。在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文体馆,这场场面震撼的期末考试在首都高校属于首次。

有的学生说:这种千人同场考试方式更加公平、公正。考场考纪严格,学生不敢作弊,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努力学习。

“千人大考”并非北京工商大学独创,在当前仍然将考试作为检验知识获得水平高低的重要手段,如何理解千人大考的意义所在。大规模集中考试对优化高校考风建设到底有哪些影响,下面我想谈谈我眼中的千人大考。

一、学生考试作弊的博弈分析

有人说只要有考试就一定有作弊,且不去论证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最起码说明考试中,学生是有作弊可能性的。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学生最后的决定呢?我想从博弈论的视角下探讨这个问题。考试过程中,学生作弊不作弊,直接来看,显然是学生与监考老师之间的博弈。

考试过程中,学生有作弊和不作弊两种选择,监考老师有处罚不处罚两种选择。我们做如下假设:

对学生来讲,选择作弊会赢得的收益为S1,学生为此需承受的成本,比如打印复印材料、承受心理紧张等记为C1;学生一旦被处罚,按照学校管理规定将要面临各项处罚措施记为C2。学生选择不作弊获得的收益,比如心理的自豪和满足感记为S2。

对老师来讲,选择处罚的收益,比如维持良好考场秩序,保证公平,记为T1,同时面临着处罚学生后内心产生的不安与愧疚感记为C3,学生因作弊受到处罚后,对学院工作的影响(如考核、评优等)记为C4。如果老师选择不处罚,造成考场秩序混乱或者被巡考发现后造成的纪律处分记为T2。

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博弈报酬矩阵

老师处罚老师不处罚

已知学生与老师的考试博弈属于混合策略,假定学生作弊的概率为P1,老师处罚的概率为P2。

对学生来说,作弊获得的收益为:(S1-C1-C2)P2+(S1-C1)(1-P2)=S1-C1-C2P2。不作弊获得的收益为:S2。求解可得:

对老师来说,选择处罚获得的收益为:T1-C3-C4。老师选择不处罚获得的收益为:-T2*P1+T1(1-P1)。求解可得:

由此可知学生考试作弊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为:

二、千人大考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工作实践的目的无非就是降低学生作弊概率,提高老师处罚作弊概率,而千人大考从组织形式、到监考纪律要求都能帮助达到预期目标。

1.千人大考有利于营造秩序良好、更加公平的考试环境,有利于降低学生考试作弊概率

学校的千人大考,地点设在学校文体馆,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学生。经过科学运算,将文体馆分成大小统一的考区,并保证考区内相邻考生考试科目及试卷类型均不相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了考试环境的公平。每一个考区安排100名左右学生,同时安排3名监考考试,有利于提高老师维持良好考试秩序、保障学生公平考试的收益(T1)。根据以上推算的纳什均衡模型,由数学常识可知,分母变大,必然导致结果变小,即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作弊概率。

2.千人大考从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考试管理角度出发,有利于降低学生作弊概率

学校制定了《大规模集中考试监考、巡考工作管理办法》,考试过程中除了教务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巡视外,每个考场固定一名学校中层干部全场监督,校领导也亲临考试现场,对考试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有效的提高了监考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有效的增加了老师不处罚作弊被发现后带来的纪律处分成本(T2),根据以上推算的纳什均衡模型,由数学常识可知,分母变大,必然导致结果变小,即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作弊概率。

3.千人大考通过提高学生自觉诚信应考的自豪感,有效降低学生作弊概率

学校组织千人大考之前大张旗鼓开展诚信考试教育宣传,通过大幅海报、人物专访、签订诚信考试承诺单等方式,将公平竞争的考试观念和考试规范深入学生内心,有效提升学生因为没有选择作弊而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S2)。在诚信应考的大氛围中,大部分同学顺应从众心理,会选择不作弊,从而降低学生考试作弊概率。

三、千人大考的问题探讨

1.将考试作弊人数纳入考核,不利于降低考试作弊概率

有的学校在制定学院或者学生工作考核办法的时候,往往将受处分学生人数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乍一看,有利于督促学院教育引导学生诚信应考,降低考试作弊率,但是纯粹从上述模型来看,C4与P1成正相关,即如果增加学生作弊对学院工作的影响(如考核、评优等)C4,就会增加学生的作弊概率。这与工作实践是不符的,这其中的缘由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讨论。

2.学校对考试作弊处罚越严厉,越不利于调动监考老师积极性

为了维护良好的考风、学风,大部分学校对于考试作弊都是零容忍,也是校内各项违纪中处罚最为严厉的。北京工商大学对于考试作弊的学生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学生中流传一句“在学校干什么也不能作弊,一旦作弊没有退路”的口头禅。理论上看,学生对作弊后果的严重性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就不会作弊,有利于降低考试做比率。但是从以上模型中可以看出,在监考过程中,部分老师抱着复杂的心态,一方面知道学生一旦被认定作弊就面临严厉处罚的现状,另一方面考虑到个人或者或学院的荣誉受损,因此遇到考试作弊行为时,有时候只选择没收作弊材料或者提前收卷,并没有选择上报学校给予处罚,而这并不利于营造公平的考试环境,相反为未来的考试监考工作埋下祸端,长此以往对考试作弊严厉处罚的威慑力会大打折扣,学生作弊概率反而高了起来。从这个角度说,高校对考试作弊处罚的力度,以及对监考老师的教育引导对降低学生作弊概率都有作用,这其中的比例拿捏还待业各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1]黄菲菲.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囚徒困境[J].亚太教育,2015,26:32-33.

[2]许南,廖志强.美、澳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预防和惩戒机制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5,05:40-42+62.

[3]王娜娜,张德强.迷茫与出路: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实例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5,01:133-136+140.

[4]潘晓璐.多措并举创优良考风[J].江苏高教,2015,01:95-96.

[5]覃莹.大学生考试缺乏诚信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02:129-130.

[6]路建龙,逄蕾,吴行芬,王银.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调查及对策浅析[J].价值工程,2015,07:237-239.

[7]刘波娇.试论大学生考试道德[J].老区建设,2015,02:40-41.

盖晓庆,性别:女,山东莱阳人,1992年2月生人,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处工作,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北京工商大学监考作弊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作弊
监考时……
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Research on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n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防止作弊
监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