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2015-10-29 08:32吴国霖
建材与装饰 2015年8期
关键词:料场砂砾石料

吴国霖

(福建省闽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福建 邵武市 354000)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吴国霖

(福建省闽北地质工程勘察院福建邵武市354000)

勘察天然建筑材料对于确保土木工程质量非常重量,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着重以铁路工程中运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为例分析了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笔者阐述了砂砾料、石料的勘察和在选择料场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借鉴学习之处。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注意

1 引言

天然建筑材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工骨料,大量地被应用在铁路工程的施工里面,这往往是因为天然建筑材料拥有高质量的特点和比较好的级配。通常来讲,天然建筑材料有非常多的类型,然而按照经常运用的天然建筑材料来施行分类,关键能够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也就是用于填筑铁路路基的砂子(一般为细骨料以及底碴等)、填料、碎石,片石以及道碴等类型。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因为在操作上有一定程度的难度,同时天然建筑材料的类型非常多而且区别也非常大,所以在使用天然建筑材料之前,一定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勘察并做各种试验,这样对于筛选出高质量的天然建筑材料有帮助,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铁路工程的质量以及铁路的安全运行。勘察天然建筑材料对于确保土木工程质量非常重量,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着重以铁路工程中运用的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为例分析了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工作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笔者阐述了砂砾料、石料的勘察和在选择料场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的地方。

2 砂砾料、石料的勘察

2.1满足对应阶段勘察工作精度要求应注意的问题

2.1.1铁路工程中所使用的石料

在对铁路工程中运用到的石料实施勘察时,第一就应该遵照石料所在地方的已经报道的或存在的勘察资料或者是按照地质方面的资料,倘若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明确了这种石料的场岩性比较单一,形成时间较晚以及没有多期构造运动,那么就能够依据实际的情况合理地减小勘察的工作量。同时,勘察天然建筑材料的关键目光应该着眼于地面勘察,加大勘察的精度,进行探井、探硐勘察,加上合适的物探工作,有需要时可以实施爆破试验。料场试验及取样应满足质量评价要求并应具备代表性。

2.1.2砂砾料

实际勘察砂砾料场的过程之中,我们应该着眼于布孔方式施行不断地创新,依照具体详细的沙砾料场的各种位置、地形等因素来实施布孔,这样显得更加科学合理。因为流水沉积的特点,岩相、岩性往往都会有一些变化,应依据料场大小、勘察级别及形状遵照三角形或长方形网状布孔;勘探线的走向最好是尽量的和地貌单元或河流方向相互垂直。

2.2在选择料场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选择料场的实际地理位置时,我们应该依照科学合理性的原则实施选择,详细的来讲,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或是定位天然建筑材料的产地的时候,我们往往选择的是离铁路沿线比较近的产地;在选择料场的位置的时候,还要遵照土地利用率最优化以及最大化的原则,也就是少占用或是不占用林地及农田等;在铁路工程沿线都存在着天然建筑材料料场;每个建筑材料都应该选择超过两个的料场;需要满足环保的详细要求;依照铁路施工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应该着重对某一个料场施行集中式的开采,其余的料场能够当做备选的料场;作为第一个选择的集中料场就要求有宽广的集料场地来达到大规模开采的需求,这应该在勘察中有所考虑,以利于后期的施工。

3 铁路工程天然建筑材料混合比例试验

作者在对某铁路工程实施天然建筑材料试验的时候,做了非常多的有关于天然建筑材料的混合比的研究分析。研究分析中所运用的材料如表1所示,关键是对铁路工程施工之中的三个参数也就是渗透系数、孔隙率以及斜坡流淌值施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把实验得出的结论直接利用于实际的施工中。

表1 铁路工程天然建筑材料混合料的配合比

4 道碴的勘察试验

首先计算好取样的数量,通常选择块石为2~3块,每块块石的规格都差不多大,长控制在15~25cm范畴以内,宽控制为15~20cm范畴以内;选择碎石大概为220kg,粒径通常选(60±20)cm范畴以内,还需要大概15kg粒径范围为60~80cm之内的碎石。再者,应该选择试验项目,也就是在送样单上一定要标明是按成品还是按材质检验检验。再者,勘察道碴的要点及试验指标技术需要查阅。道碴应达到设计的要求。道碴进场之前应该进行材质试验,成品还需要做针片状指数、颗粒级配、黏土团,以及其他粉末含量、杂质(小于0.1mm)试验。

5 岩堆的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岩堆是由非常多的石、土颗粒组成,由于一般来讲形成岩堆都是在山体岩石崩塌时堆积产生、大量突然崩塌的崩积物,因此岩堆往往在丘陵地区的河谷和山麓中分布的比较多。就岩堆的生产成分来讲,往往都是岩块、砂砾和碎石,中间夹杂粉土颗粒、粘土等,因此它们结构比较松散,透水性比较好。从理论上来讲,全部的岩石都非常有可能造成岩堆,然而在云母片岩、泥质页岩等一些非常容易出现风化现象的岩石地区,往往存在发育成很多岩堆的现象,它们甚至发展几十公里,厚度超过几十米甚至几十厘米。然而,在非常多的时候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岩堆的渗透性比较明显,它的密实度不是很高,时常性的被挖除掉。然而与此同时,在许多大型的建设工程中,倘若在天然建筑材料勘察的过程中碰到大规模的岩堆,发生规模大的挖除工程时,只要施行具体的勘探研究,经过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渗工程措施,这些所讲的“没有用”的岩堆,将能够马上变废为宝,不仅仅能够成为大型工程建筑物建设的填筑料或基础,还能够因此节约非常多的工程投入费用。而有关研究表明,粗粒含量70%和30%是岩堆工程特性发生变化特殊的特征点。

6 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勘察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选择天然建筑材料产地时,往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①关于天然材料的开采应该在考虑经济合理、材料质量、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施行开采。②在开采天然材料的时要尽可能的做到不占或少占耕地,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在开采完后材料要施行覆土的工作,以方便在覆土上施行从事活动。③在实际开采天然建筑材料时进行时应尽可能的运用工程机械进行开挖。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进行天然建筑材料料场的选择时一定要把保护环境放在第一位来进行考虑,因为保护环境是我的一项比较基本的国策。总而言之,在对天然的建筑材料料场施行勘察时,在明确各种天然建筑材料产地时要明确这种天然建筑材料距离施工场地相对而言比较近,尽可能的不占用或者少占林地、农田。依照开挖一般的天然建筑材料情况,一个地方建筑施工所要的建筑材料通常是每种要选取2个或者2以上的天然建筑材料料产地,但因为受实际的操作中各个因素的影响,保护环境的需要以及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常常是在距离施工地址比较近的位置选择一个料场进行集中开采,其它的建筑材料料产地作为备用的产地。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工程选择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填料应根据路基设计规范进行分类。勘察中应均匀取样且拥有代表性。在选择实际的天然建筑材料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勘察,这样才可以确保铁路安全运行以及铁路工程质量,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中笔者的分析研究可以给大家一些帮助。

[1]唐军.铁路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及试验要点[J].铁道勘察,2011(3):1~4.

[2]马青.石料、砂砾料勘察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23~34.

[3]张平.天然建筑材料(人工骨料)质量指标研究[J].岩土力学与工程新进展,2011(1):15~26.

TU712+.3

A

1673-0038(2015)08-0123-02

2015-2-8

吴国霖(1963-),工程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工程等工作。

猜你喜欢
料场砂砾石料
移动漏斗在玉钢综合料场中的运用
钢铁企业无人化料场的设计与实现
三维地质建模在水利水电工程料场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建筑用石料勘查区遴选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胶结因子谱的砂砾岩胶结程度的判定方法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堆石)坝技术创新
植物“粘”上石料——用植物胶水与石料制作环保耐火钵的研究
胶凝砂砾石料动力特性试验
浅谈天然砂砾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