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

2015-10-31 01:35郑雷
建材与装饰 2015年8期
关键词:道路设计市政道路雨水

郑雷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

郑雷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设计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能力、方便广大民众出行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化的道路设计应该本着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环境、宜居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关键因素,从而提高市政道路整体设计水平。本文从现代化的市政道路需求分析入手,分析了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并归纳总结了相关措施。

道路设计;现状;对策研究

引言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加之现在人们拥有的汽车数量越来越多,我国很多城市均在大力修建和改造市政道路。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市政道路设计与建造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设计师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有很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如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行人三者之间的交通状况等,通过有效引导、合理布局使整个道路工程设计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也满足现在人们对低碳环保、生态经济的要求,这样才能修建一项人民放心的市政道路工程。

1 市政道路设计要求

现代化的市政道路设计应该以实际道路需求为基础,将满足城市公共交通作为目标。我国现有的市政道路设计大多采用的是上个世纪的设计方法,在后期的道路建设改造和扩建过程中,依然按照原有的道路设计模式进行相关工作,这样不利于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道路网络,可能造成公共交通出行压力偏大。笔者以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通过查找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掌握政策法规以及现场调研等工作方法,对现阶段的市政道路需求进行客观分析。现代化的市政道路需求主要是:提高城市交通出行能力,这样有利于减轻市政道路交通压力;改善道路交通环境,这样有利于减轻驾驶员的视觉疲劳,通过绿色植被和植物等改善城市绿化建设,促进宜居城市发展。所以,现代化的市政道路建设在早期设计阶段应该从道路需求入手,把提高道路交通能力和改善环境作为工作重点。

2 市政道路设计现状

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新建道路设计、旧市政道路改造设计、原有道路单双行的设计规划。我国市政道路在早期的设计和建设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直接影响了城市的交通能力。以新建市政道路设计为例,存在新建道路区域的设计规划和住宅小区的不匹配,主要表现为住宅小区的主通道门以及车辆行驶通道和道路的规划不协调,造成住宅小区车辆出行对交通道路主干道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现代化的市政道路设计应该以新建道路区域的整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城市建设规划和道路交通的实际需求。通过对新建道路周边通行能力的实际考察、调研分析,科学合理地设计规划住宅小区的主通道和小区主门位置,切实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而旧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原有道路的位置、宽度和四周商业、住宅的实际情况等,相对于新建和扩建项目较为复杂。但是,最为复杂的是原有道路单双行的设计规划,这种设计工作要在原有的道路基础上,进行单行和双向通行的重新设计,需要以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作为工作基础,把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计算作为手段。受传统道路设计方法的影响,我国市政道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对道路交通情况的综合考虑较少,大多数市政道路设计都是按照原有道路的位置、走向为基础进行设计工作。这种设计方法很容易出现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和周围环境不匹配等问题。此外,市政道路在设计时,往往缺少环境保护知识作为理论依据,仅重视交通能力的建设,往往忽视了道路绿化环境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对市政道路通行能力和城市生态环境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宜居城市建设。

3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关键点

3.1道路系统设计

道路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对道路的总平面图、平竖曲线、路面结构设计等,综合考虑道路的车辆流量及行人的密集程度,使所设计的市政道路反应整个城市绿化水平、城市经济发展、人文风情等特点,能满足行车安全舒适、道路在全寿命周期内较少维修加固的要求,同时满足未来道路发展的需求,进一步缓解城市道路的拥堵现象。城市人口密集,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对机动车辆会产生很大的干扰,这就需要合理地布置交通标志及规划好车道宽度,机动车宽度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一条机动车最小宽度

3.2加强路基路面设计

由于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加,很多城市都需对原有的市政道路进行加宽改造以适应当下的发展需求。在道路的拓宽过程中避免不了新老道路拼接问题,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易出现新老道路沉降不一致的情形,可以采用挖台阶、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铺设土工格栅等措施来加以解决。要控制道路拼接问题的出现需要控制新老道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建议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增加值不大于0.5%。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铺装时要控制好施工问题,尽量减少废物废气排放和沥青老化问题,从而降低对混凝土耐久性以及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很多地方的城市道路出现了桥头跳车现象,主要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不一致所引起的;由于勘察阶段地质钻探的布孔少,软土地基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处理,加之雨水侵蚀的影响,加剧了路基的破坏进而导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其解决的主要办法是控制好路基压实时填土的质量和压实度、加强地基处理、加大搭板的设尺寸、采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法。

3.3地基处理与基层平整度控制

众所周知,路面面层的平整性对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控制好路面的平整性应控制好路基的平整性,对于不同的基层材料应区别加以处理。采用石灰稳定土作为基层,其平整度很好控制,只需用平地机刮平即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平整性控制不易,在压实时控制好终压时间,以保证最终的强度及平整性要求。

3.4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的下层布置了很多城市管线,如果不对雨水加以有效及时的排除那么必然对道路造成破坏,还会进一步威胁城市管线的安全,从而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雨水对道路造成破坏而影响道路的安全与使用,如图1所示。对于地面排水可以设置急流槽、排水沟渠等将雨水汇集在预定的地方排放。路基地下排水可以采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排水。对于路面排水,可以采用分散与集中排水的形式一同进行,避免雨水对车辆行驶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影响,从而避免交通拥堵。对于人行道的排水应该使坡面倾斜向车行道,将人行道的雨水统一汇集到车道上,在车行道采用双坡排水的方法,并在道路沿线的适当位置布置雨水口,将雨水统一排放到预定的排水系统中,对于雨水口的大小与布置的个数,应根据城市的降雨强度等综合考虑确定,同时在道路两侧设置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构筑物以防止车辆行驶时车道上的水飞溅到行人的身上。而对于绿化带的排水可以在其中间部分设置积水下渗沟道,分段布置集水井与管道,将雨水汇集排放到道路总排水管道中。

图1 分流制排水系统示意图

3.5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与城市车辆的增加,不断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与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也比较注重道路绿化与景观设计。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情况,分季节种植一些植物,起到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在道路两侧种植一些绿化植物,如珊桂花、雪松和夹竹桃等绿化植物可以达到降噪吸尘的目的,甚至有些植物还可以吸收汽车排放的有毒气体。对于城市道路的次干道可以栽植一些草坪、花丛等,达到防尘降噪目的,也可以缓解车辆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增强城市道路的景观效果,从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图2所示。

图2 道路绿地名称示意图

3.6照明节能设计

市政道路工程照明建设是车辆与行人安全通行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照明设计时既要满足照明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该考虑节能环保功效。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耗能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设计时可以采取LED光源或太阳能灯作为照明设备,对于太阳能灯,可以使其在日照条件下充电然后用于阴暗条件下的照明使用,当电量不足自动触发照明电源以达到照明的目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4 结束语

笔者认为,现代化的市政道路设计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公路区域特点,进行道路设计,分析道路周边环境对公路交通通行能力的影响,切实提高道路设计整体水平。

[1]全叶玲.市政道路设计要点探究[J].江西建材,2014(14):175.

[2]白雷,宋子璇.市政道路设计现状与改进措施方案初探[J].中华民居(旬刊),2014(24):232.

[3]李森,周时骏.我国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的现状分析及优先发展对策[J].中国勘察设计,2010(4):39~42.

U412.37

A

1673-0038(2015)08-0016-02

2015-2-3

郑雷(1981-),男,工程师,本科,从事设计工作,具体主要从事城市道路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编制以及道路交通专项规划、竖向工程专业规划编制工作。

猜你喜欢
道路设计市政道路雨水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农事 雨水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某码头大件运输道路设计浅析
基于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研究
轨道交通疏解道路设计研究
神奇的雨水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