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一流省级智库

2015-11-05 18:37卓勇良
浙江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职称一流智库

建设全国一流省级智库

去年10月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当时听到后内心微微一震,因为我这30多年来,就是干这个活的。

当时我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习总书记关于发展智库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我们大家都很高兴。虽然不清楚后续会如何来抓智库发展,但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小机构,在这样一个局面下,工作可以开展得更好,研究所的前景也很喜人。坦率地说,学了总书记讲话后,经常会有一个梦想,雄心勃勃地希望能成为中国一流的省级智库。

1月20日,各大媒体终于给我们这帮人传来好消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我第一时间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所内同事一阵激动。

按照“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要求,像我们这样的小机构属于部门智库的定位。我们这几年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大课题成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独特见解,受到广泛好评。我们承接完成了省里和地方政府交办的大量咨询研究课题和规划,亦有较高评价。

这几年的实践表明,我们这样的研究机构,是智库整体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既不同于高校和社科院,又不同于省委省政府两大研究室,更不同于社会研究机构。是介于理论与实践、官方与民间、省里与基层之间的一个重要研究平台。

我们也应该是发改系统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政府改革推进,大量权力削减和下放,发改系统要更多地转向重大谋划、重大前期研究,以及理论务虚等工作。机关主要是把舵,定调定向和定部署,至于具体划桨之类的事,诸如情况搜集、思路提炼、资料整理等体力劳动,就可以由系统内的研究机构或交由社会研究机构去做。

我们当然不敢自夸自己有多重要,但确可以替机关完成大量工作。实施一些机关无暇去做的调研,思考一些机关不太会去想的问题,说一些机关不太方便说的话,发布一些机关不太方便发布的文字,成为机关可以借助和发挥的一支积极的有生力量。

当前一个迫切问题是整合力量。我们长期停留在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规模上。尽管小型智库确也有其优势,如高度扁平式管理,一竿子插到底,师傅带徒弟式的人才培养等。但毕竟规模不经济,所内自由讨论、观点争锋较弱,总体效率较低,研究成果不够洋气高大上,对于经济社会那么多的热点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研均产出也难以有较大提高等。

人才评价及职称制度也正在成为一个负面因素。像我们这么一个小型智库,人人都是高级研究员,个个都能独挡一面。但现行职称制度却严格限制高级职称数量,高级研究员只能套用中低级职称。目前因人员年青,问题尚不尖锐,再过若干年,我们的研究员都成为大咖以后,就会成为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当前还存在着薪酬分配制度的问题。2012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的绩效工资制度的,初衷较好,意在调节事业单位的分配收入,有关部门说有一定效果。但就我们所里的实际执行而言,存在着调节金较难承受,事实上的收入封顶等问题。真心感谢所内同事,大家工作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实施重大转型。我长期来都很喜欢读史,尤其是这几个月来阅读了大量中外史书,越来越觉得这是我们这个民族两千多来的盛事,也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这一伟大转型的时刻,我们正好可以发挥贴近实际接地气优势,深入研究一系列的亮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成为一流省级智库的梦,或许真的能实现。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职称一流智库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关注一流学科
民居智库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中政智库“五朵云”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