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2015-11-07 13:14阮浩曹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咨询服务江苏省院校

阮浩,曹可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提升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阮浩,曹可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通过分析江苏省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的能力优势,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高职院校科技咨询能力相互作用机理,找出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的影响因素,提出构建并完善高职院校对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的市场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并培育科技咨询文化环境等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中小企业;科技咨询

当前,江苏省中小企业已成为江苏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还很突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与江苏省情、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小企业对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技术信息、市场信息、企业管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融资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6个方面。江苏省作为职教大省、强省,高职院校应发挥人才和硬件优势,针对中小企业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难题(如科研项目合作、产品开发、技术革新、产品结构升级、产品工艺改进、市场调查、经营管理、人才定单培养等)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减少或消除各种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决策失误风险,使企业获得技术创新,从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一、江苏省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咨询的能力分析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研究方向以应用研究为主,把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中小企业提供工艺改进、市场调查、经营管理等技术咨询服务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江苏省高职院校当前科技服务能力在全国高职院中已处于领先地位,科研三项数据比较中,获技术专利(技术发明)项目数位居全国第一;主持在研横向技术开发到款额度位列第三位;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列第七位。可见,江苏省高职院校已具备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咨询等服务能力且优势明显,具体表现在办学条件、专业结构、师资结构、政策等4个方面。

1.办学条件优势

2014年江苏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81所,其中省属院校37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8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所;拥有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98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84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3个,国际合作机构和项目达237项。江苏省高职院校共有6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达2.1亿元,技术专让59项共1343.8万元。江苏省高职院校仪器设备总值达54.9亿元,校园占地总面积5358.55万平方米,其基本办学条件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专业结构优势

江苏省81所高职院校中,综合类院校10所,所占比例12.2%,理工类院校49所,所占比例为59.76%;农业类院校6所,所占比例为7.32%;医药类院校3所,所占比例为3.66%;示范类院校4所,所占比例为4.88%;财经类院校7所,所占比例为8.54%;艺术类院校3所,所占比例为3.66%。高职院校有专业数474个、专业点2757个。其中,布点数最多的专业大类分别为:制造大类158个、电子信息大类140个、财经大类103个,专业结构布局与江苏省产业结构分布基本一致。尤其是近年来,江苏省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增设了如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风能与动力技术、网络营销等专业,加快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江苏省高职院校的专业已经全部覆盖江苏省各大产业。

3.师资结构

江苏省高职院校有专任教师50731人,其中51%以上具有研究生学位,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达71%。与本科院校的教师相比,我省高职院校的“双师”有着普遍优势: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较强,能沉下心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更加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政策优势

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规划》等文件中,均已明确要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于政策导向,江苏省着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截至2014年底,已成立16个由高职院校牵头组建的省级职教集团。在政策的刺激下,高职院校更能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对接,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咨询等技术服务既是高职教育发展至当前阶段的社会责任,更是提升办学水平的内在动力与检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高职院校科技咨询能力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中小企业有强烈的技术创新的需求,但存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障碍。而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具备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的能力,其耦合作用机理见图1。

图1 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机理堆积维恩图

由图1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咨询,帮助企业减少或消除各种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决策失误风险,使企业获得技术创新,从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企业在获得科技咨询的同时,将第一手信息反馈给高职院校,这就可以避免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并帮助高职院校掌握更多的企业核心技术。而未来的高职院校谁掌握的核心技术越多,谁的生存空间就会越大。因此在这种科技咨询、信息反馈的循环作用下,中小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发展空间可实现同步扩大。要发挥这一作用机理的效果并保持长效性,还必须构建相关的机制,使中小企业与高职院校两者产生良性的、正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激发两者内在潜能,从而实现两者优势互补和共同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江苏省大部分高职院校因缺乏专门科技咨询机构、科技工作者缺乏整体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其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

1.缺乏专门科技咨询机构

江苏省高职院校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家建立了专门的对外开展科技咨询的机构,校内机构设置中缺少相应的部门或组织,科技咨询工作缺乏规划和整体性。高职院校对科技咨询工作认识的不到位,影响了其人才、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师资队伍及科研队伍的持续发展。

2.科研工作者缺乏整体管理

从江苏省高职院中师资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其研发机构和科技人员队伍已具有较大规模。这些科研人员大多是以零散型或以咨询协会会员的形式参加科技咨询活动,各高职院校对其缺乏指导和管理,因此他们的工作也并未促进学校科技咨询工作的发展。

3.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欠缺

江苏省高职院校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但是社会、企业缺乏对其正确的认识和了解,需要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座沟通合作的桥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学校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从而带动高职院校科技咨询工作的发展,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需构建并完善高职院校对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的市场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并培育科技咨询文化环境,从而使中小企业与高职院校两者产生良性的、正向的相互作用,相互激发内在潜能,实现两者优势互补和共同提升,实现行政校企协同创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

1.在市场机制方面

积极搭建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联盟、职教集团等平台,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把握供求关系。降低校企双方的交易成本,构建科技咨询服务成本的补偿原则,确定科技咨询服务价格,从而使中小企业以更低的价格获得高职院校的科技咨询服务。形成的成果,优先在合作企业中转化,具体形式包括科技成果的所有权转让、使用权许可、以无形资产作价投资入股、联合开发等方式。同时,构建科技咨询风险管控机制,包括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律监督、高职院校科技咨询工作的制度约束、咨询服务市场和经营者的市场约束,以及通过严格履行合同、提高专业技能等措施来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咨询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2.在激励机制方面

一方面政府应推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立足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兴办科技咨询实体,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咨询机构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咨询行业协会的作用,探索建立科技咨询机构的信誉评价体系,推进人才培训和行业自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科技咨询要走项目驱动的模式,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咨询工作能力。

3.在保障机制方面

一是政行企校“四合作”共建科技服务平台,如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工程研发中心等;二是组建互兼互聘的研发团队;三是建立高职院校科技咨询绩效考评的制度,调动教师参与科技咨询的积极性。

4.在培育科技咨询文化环境方面

建立公共科技信息平台、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科技咨询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分类管理逐步建立有利于科技咨询机构发展的政策法规,以及高职院校制定鼓励技术研发服务的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科技咨询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

目前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还不够发达,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是受外部环境、政策制约以及高职院校内部咨询机构条件和能力等因素影响。另外,科技咨询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行业规范,但严峻的现实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到自身的问题,以完善相关组织机构、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来提高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的实效,建立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的长效机制。

参考资料:

[1]吴晓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D].合肥工业大学,2006:9.

[2]朱方鸣等.江苏与全国高职院校师资竞争力比较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1,5(6):48-51.

[3]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G718.5

A

1673-0046(2015)11-0007-02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江苏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2013SJB6300093);2014年徐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技术转移激励机制的研究(KC14R 0148)

猜你喜欢
咨询服务江苏省院校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环保咨询服务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
浅析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咨询服务
积极为构建“多点多极”战略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