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5-11-07 13:14欧阳妮何雪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先进典型典型榜样

隆 娟,欧阳妮,何雪俊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先进典型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及对策探讨

隆 娟,欧阳妮,何雪俊

(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442000)

通过对某市四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随机调查,总结了先进典型对高校大学生影响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就如何做好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进行了对策探讨。

先进典型;影响;特点;原因;对策

一、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筛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体现了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期望。先进典型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自身行为,明确奋斗方向。因此,先进典型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先进典型对大学生影响的特点

了解先进典型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实现教育目标,优化教育效果。为此,笔者近期对我国中部某城市四所地方高校的6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访谈。本次调查分别在各校随机选取150名学生作为样本,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92份,有效率为98.67%,调查分析以有效问卷的数据为基础。

表1 调查对象统计

表1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在男女比例、专业分布上较为均衡,政治面貌上符合在校生政治面貌特点,年级分布上为在校生主体,层次分布较为合理。

1.大学生认同先进典型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调查显示,有86.8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举办诸如《感动中国》一类的节目来宣传先进典型;认为先进典型在激励自己勤奋学习(59.12%)、帮助形成优良品质(55.91%)、学会奉献(51.12%)和矫正不良习惯(45.61%)等方面有着较大影响;对于学习先进典型的活动,有48.48%的学生会“积极参加”,有41.22%的学生“视具体情况而定”,只有10.3%的学生表示“要求参加就参加”或者“不参加”。85.98%的学生认为要学习先进典型的精神和行为方式,并且愿意与媒体(42.23%)、面对面交流(30.24%)以及亲身体验(25.34%)等方式向先进典型学习。以上数据说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典型教育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并在诸多方面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2.大学生对先进典型了解不够全面深入

根据调查,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电视和报纸等途径了解先进典型的事迹,少数通过报告会等途径进行了解。对于徐本禹、洪战辉等大学生先进典型的事迹,仅有5.57%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有94.42%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或“不知道”。关于自己所了解的先进典型的形象,有29.05%的学生表示“尽善尽美”、“没有宣传的那么完美”或者“与自己无关,不了解”。在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先进典型中,“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和“历史伟人”占88.66%,“大学生榜样”只占13.34%。这表明多数学生对先进典型只有较为模糊的整体评价,并未深入了解,且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影响力较为有限。

3.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评价更加理性、需求更加多元化

对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有43.075%的学生认为“了不起,但自己也可以做到”,39.19%的学生认为“非常了不起,自己做不到”;在与先进典型的比较时,71.11%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先进典型“存在差距,但只要努力就能一样优秀”,21.96%的学生认为“差距很大,可望而不可及”。对于“你所熟悉的学生先进典型”,51.18%的学生表示“对事情有安排,但也会出现差错”。只有7.09%的学生认为先进典型“应当无私奉献而牺牲基本权益”,92.91%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或“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这说明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评价更加理性。同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学历、行业、社会地位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先进典型的形成。有69.76%的学生认为要成为先进典型,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自我成才”。面对“你认为大学生先进典型应具备哪些品质”的问题,“品德高尚”“自强独立”“富有创新意识”所占比例较大,而“多才多艺”“成绩优异”所占比例较小。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特质有更加多元的价值取向。

4.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出现了弱化

在调查中,有29.3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洪战辉、徐本禹等大学生先进典型,7.43%的学生认为先进典型的事迹“没什么大不了”,8.61%的学生认为先进典型“不真实,没有宣传的那样完美”;6.25%的学生表示先进典型“和自己一样,没什么区别”,10.14%的学生认为面对先进典型时,应该“坚持做自己”;对于学习先进典型的活动,10.3%的学生表示“要求参加就参加”或者“不参加”;65.03%的学生认为当前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夸大其词”或“不够全面”,还有13.18%的学生认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可有可无”或“没有必要”。这表明青年学生对先进典型以及先进典型的宣传认同度有所降低,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出现了弱化。

三、先进典型对大学生影响现状的原因分析

1.典型教育仍发挥重要作用

先进典型以其自身独特的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广泛的社会群体内部,一直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作为一种正能量,他们仍在持续发挥着道德教化作用。典型教育是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教育方法,它以典型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事迹来影响大众,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觉悟。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典型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对典型教育的普遍认同,就说明了典型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2.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了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认知和评价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西方各种思潮涌入,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元化社会思想道德统一性的缺失、信息化时代正负面信息交叉传播以及市场经济下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导致了先进典型榜样示范作用的弱化。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凸现,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始走向多元化,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也不断加强,致使他们对先进典型的价值认可产生迷茫,难以对先进典型的行为产生共鸣。

3.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上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在选树典型和确立榜样时,我们总是简单地把它拔高、再拔高,或表彰一点而掩全面,认为只有把形象塑造的“高、大、全”才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这一方面会造成先进典型与青年学生之间过大的心理差距,青年学生很难设身处地地体验先进典型的心理与心态,难以与之产生感情共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选树和宣传的先进典型标准过高,模仿者与被模仿者之间差距过大,具有不可比性,使得学生不愿意也不能效仿和践行。在调查中,当被问到“如何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时,有76.01%的学生认为“典型教育要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68.41%的学生认为“宣传大学生典型要确保真实性和大众性”,也说明了这一点。

4.教育形式陈旧,大多流于形式

目前,榜样教育多采取灌输说理等方式,注重表现形式与口号,忽视青少年的互动与实践参与,实际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另外,在选树榜样时,教育者通常会将自己认为值得青少年学习的形象作为典型进行推介,忽视个体层次上的差别和自身需求。这样,教育者推介的典型难以得到青少年的认同,也难以发挥其主动性,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同时,当前的典型教育活动缺乏常态机制,大多是根据文件或上级要求安排学习活动,存在突击化和形式化的倾向,“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就是其真实写照。

四、探讨先进典型对大学生积极影响的对策

1.更加合理地选树大学生先进典型,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选树体系

在确定先进典型时,我们不仅要选树大学生道德典型,还要树立在学习、专业技能、志愿服务、文艺体育、就业创业、科学研究、自立自强、助人为乐等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典型。从层次上讲,不仅要有校级及以上的学生典型,还需要有学院和班级层次的先进典型,使每个大学生都能找到自我提升所需要的模仿对象。在时间上,要不断树立、培育新的典型,使更多的先进典型能够发挥“同辈群体效应”,保证典型教育的连贯性。在人数上,不仅要树立个体典型,还应该多树立群体典型。此外,在选树过程中,要注意先进典型的真实性、先进性和时代性,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确保能被青年学生广泛认可,并满足学生学习、仿效的需要。

2.改善宣传方法方式,形成立体化的先进典型宣传系统

在宣传方法上,切勿任意拔高、夸大事实,真实的宣传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典型的热情。新闻宣传、先进事迹报告会、交流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注重先进典型与学习者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宣传方式上,将课堂、讲座、海报、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尤其是要注意微信、微博、QQ群等与学生紧密结合的新媒体的运用。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营造浓厚的“学典型,做典型”的氛围。

3.更新教育方法,优化典型教育的效果

在典型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先进典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利用课堂、讲座、报告会等公开、直接的显性教育方式,还要利用学校环境、班级氛围以及朋辈群体等隐性因素促进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的发挥,在日常生活的相互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同时,对先进典型的学习要强调在实践中的体验,凸显实践在典型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例如,可以组织主题班会、话剧演出、情景模拟、志愿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先进典型的理解,还可以通过拍微电影,以先进典型的姓名为班组、宿舍命名等方式表彰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先进典型的精神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内化并践行榜样精神。

4.建立典型教育的长效机制,营造典型教育的良好环境

先进典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内化、践行榜样精神,需要大学生在潜移默化和仿效践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坚持典型教育的常态化和日常化,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有典型可学。在进行典型教育的同时,加强校园道德文化建设,为典型教育提供素材和载体,使校园道德文化建设与典型教育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1]邵春明.遴选大学生先进典型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144.

[2]夏芳丽.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新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白明亮,姚敏.幽暗意识与榜样教育——一种道德教育的反思[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1-85.

[4]万美容.优化与设计——榜样教育创新的方法论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06(9).

G641

A

1673-0046(2015)11-0091-03

湖北医药学院2014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大学生先进典型培养模式创新及榜样示范作用发挥的研究,编号:2014A01;组织人事部项目: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及榜样示范作用研究,编号:201408

猜你喜欢
先进典型典型榜样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先进典型传递榜样力量
习近平:广泛宣传学习先进典型 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典型催开百花香
先进典型发现与宣传思考
抓先进典型建写作队伍拓媒体阵地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