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果检视及经验分享——以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为例

2015-11-07 06:54廖小杰郑婷婷
文教资料 2015年13期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师生

邹 恒 廖小杰 郑婷婷

(昆明理工大学 信自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1],并特别要求“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3]。高校院(系)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架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既是学校党委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党的方针、政策在高校执行的中坚力量,还是党对高校领导的组织保证[2]。高校院(系)服务型党组织功能是服务,即:学院党委服务院、系及各个教工、学生党支部,院党委、党支部服务于党员,全体党员服务于普通群众和全体学生[4];服务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服务学院发展;二是服务学院师生;三是服务全院党员;四是服务地方社会。

在昆明理工大学党委的领导下,信自学院党委对本学院(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高校院(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果检视

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党委结合学校党委的工作安排,认真分析了学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14年5月份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设计了专门的调查问卷来了解学院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巩固成绩。

本次调研对象为学院部分教职工及学生,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其中教师50份,收回50份,学生发放270份,收回266份。政治面貌比例如下:

下面将根据主要做法及对应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检视。

(一)着力建设坚强有力的学院领导班子,抓好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源头。

学院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龙头,以党政联席会议为抓手,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确保学院领导班子在服务群众方面的龙头作用切实发挥。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自2013年6月份学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学院狠抓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仔细查摆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狠抓落实;自2015年3月份以来,学院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再次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整治突出问题,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执行。从调查结果看,学院师生对领导班子的满意度达96%以上,说明学院领导班子实干担当,坚强有力,受到师生的高度好评。

(二)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服务水平。

一是抓好学院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对支部书记空缺的及时配齐,把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师生中有威信的党员培养成党支部书记,定期对支部书记进行谈话、培训,指导工作。

二是完善学院党的工作组织员制度。选拔优秀的有能力的有党的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学院组织员,专职负责党的专项工作,为服务好党的基础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调查显示,学院整个党建工作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我院师生的广泛认可,认为满意的占35.8%,比较满意的占26.3%,基本满意的占36.7%,满意率达98%以上。

政治面貌 比例党员(含预备党员)41.10%共青团员50.60%民主党派1.90%群众6.30%

调查内容 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在作风建设、廉洁奉公方面评价 35.8% 26.3% 36.7% 1.3%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方面评价 36.1% 25.9% 36.7% 1.3%在深化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为学院师生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方面评价 34.5% 29.1% 32.9% 3.5%

三是做好党员的发展管理教育工作,提升党员队伍质量。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发展程序和纪律,完善学院发展党员预审、培训、公示及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调查结果显示,40.2%的认为目前发展质量好,发展规模和速度适中;38.3%的认为发展质量较好,发展速度要加快、规模要扩大;19%的认为发展质量一般,发展速度要减缓,规模要适当控制;还有2.5%的认为发展质量较差,应从严控制。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在关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学校每年对发展总量进行了控制。我院党委每年结合学校下发的发展总量,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年初做出发展规划,严格发展程序和纪律,努力提高党员质量。从调查结果看,78.5%的师生认为发展质量较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如何建立有效全面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养教育体系是我们接下来的整改重点。

四是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发挥学生党员在班级管理、学生工作、思想引领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员教师在本职工作、在不同岗位中发挥师德师风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员教师在任教能力及科研能力方面的引导作用,注重挖掘和培养典型,增强学院党员教师的正能量,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内容 好 较好 不太好 不好对当前学院教师党员在教学、科研及师德师风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37% 48.4% 13% 1.6%对当前学院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34.2%48.4%15.5% 1.9%

调查显示,80%以上的认为当前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在各个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调查显示部分党员党性觉悟不高,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结果说明,加强党员思想引领、做好党员培养教育、提高党员服务能力仍是学院党建工作的重点工作。

(三)创新组织设置,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要优化党组织设置。在具备条件的实验室、科研团队、创新平台、项目平台等部门和单位设置党支部,推进党组织进学生会、进社团工作,使党组织的设置与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相适应,实现党建工作与实体工作的真正融合。学院目前有党支部16个,其中教工党支部6个,学生党支部10个,学生党支部实现了由“年级(横向)”向“年级(纵向)”的调整,形成了党员发展工作的良性运行。教师党支部体现了与教学、管理相对应的原则。调查显示,98%以上的师生认为学院党支部机构设置合理。

二是要拓宽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充分利用QQ群、微博客、微信、短信、飞信等新媒介开展党的工作。我院是计算机类学院,可以说一直走在网络党建的前沿,目前16个党支部均不同程度地利用QQ群、微博客、微信、短信、飞信等新媒介开展党的工作。从调查结果看,78.5%的肯定了党建工作结合新媒体的成效,21.5%的认为成效不太好。如何更有效、更规范地利用新媒体开展党的工作,是我们今后的研究重点。

(四)创新活动载体,拓宽服务方式。

一是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根据时代特征、学院师生实际,创新性地开展一两次党员教育活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调查显示,认为自身所在党组织安排的理论学习效果较好的占89%,不太好的占9.5%,不好的占1.5%。

二是完善学院联系群众制度。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院根据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联系系、部门、班级、教师、学生等制度,结合制度的实施情况,深入展开问卷调查,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完善制度,建立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调查内容 非常到位 比较到位 基本到位 不到位学院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 27.2% 35.4% 33.9% 3.5%学院党组织、党员共同联系服务师生群众 29.1% 33.2% 34.5% 3.2%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院制定了《学院班子成员联系各系、各办公室工作制度》、《学院党委委员联系各党支部工作制度》等多个联系制度,整改了涉及学院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学院发展、党建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40余个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调查结果如实地反映了这些成绩,认为到位的占96%以上,学院由此也建立了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三是开展一两次以服务为主题的党建带工建、带团建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构建党组织为核心,学校全员参与的多元化服务格局。

调查内容 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对学院工会在维护教师权益、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关心教职工工作方面评价 37% 31% 30.1% 1.9%对学院团委在开展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活动方面评价 34.2% 30.4% 30.7% 4.7%

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学院工会和团委都能发挥好群众组织优势,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查显示,学院95%以上的师生对学院工会、团委的工作感到满意,特别是学院工会因工作出色,2014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工会”,而学院团委也被评为2015年“优秀基层团委”。

(五)健全服务评价机制,夯实服务基础。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党务公开、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加强痕迹管理,建立党组织服务档案,以师生满意为根本标准,建立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形成组织评价和师生评价有机统一的服务评价机制,把服务成效作为教师党员在各岗位选拔任用、职务提升、学生党员考评奖助的重要依据,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上。

(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落实学院专职组织员制度;二是整合场地资源,坚持一室多用,为学院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场所,并健全必要的设施;三是按照经费管理办法,实行党员党费缴纳返还公示制度,充分运用党建、思政经费及党员党费返还经费为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提供服务;四是积极关怀爱护基层党务工作者,建立基层党务工作者评奖评优制度,激活支部工作活性。

学院近年来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服务评价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调查中,88.9%的师生认为服务工作成效好。

二、高校院(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必须坚持领导带头,提高服务认识。

紧紧抓住领导带头、一把手做出表率这个根本,坚持自上而下、以上带下,形成层层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促进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

(二)必须明确组织定位,强化服务功能。

坚持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动摇,找准党的工作与学院事业发展和师生利益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工作重心放到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的共识上。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为学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优质服务。

(三)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增强组织活力。

适应高校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的变化,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规范院(系)党组织和行政、群团组织的工作程序,改进党组织思想、政治、组织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思路,保证党组织职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结合自身特点,实现党务工作与行政工作齐抓并进,以党的工作促进教学中心工作,保持党的组织活力。

(四)必须积极发动群众,形成整体合力。

要经常对广大教师和学生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扎根于群众之中,模范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把联系服务群众变成自觉行动。同时必须坚持群众满意为标准,让群众提意见、让群众参与监督、让群众对活动开展情况作评判,依托群众的力量,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监督改进,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服务好师生群众。

(五)必须注重求真务实,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求真务实,紧密围绕广大师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从师生员工的实际出发,以实现、满足和维护他们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师生员工实际困难中做好服务工作。

[1]白永生,赵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就检视及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82).

[2]鲍忠敏.高校院(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78).

[3]伍处文.大力创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4).

[4]詹萌.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机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4).

[5]周勇.加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J].时代报告,2013(2).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党组织师生
清华党组织公开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