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北道明珠解读博乐文明的符号

2015-11-10 03:56夫安光成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9期

夫安++光成

博乐市被高山相拥,碧水环绕。前面是科尔古琴山,身后是阿拉套山。博尔塔拉河,是中国新疆西部的一条内流河,发源于空郭罗鄂博山的别洪林达坂,向东流经温泉县、博乐市后,在精河县境内接纳大河沿子河,后折向北偏东方向,注入艾比湖。博尔塔拉河全长252公里,流域面积15 928平方公里。

博乐大桥

博乐市位于新疆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南与伊犁毗邻,东与塔城相连,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119公里。全市总面积7 956平方公里,聚居着蒙、汉、维、哈、回等民族共26.2万人,是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和博州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中心。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从境内穿过,被誉为大陆桥桥头堡的阿拉山口口岸雄踞于博乐市境东北部。2006年,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以兰新铁路西段、连霍高速、312国道所组成的综合交通廊道作为北疆城镇发展主轴,积极培育石河子—玛纳斯—沙湾、克拉玛依—奎屯—乌苏、博乐—阿拉山口—精河、伊宁—霍尔果斯等城镇组群,构建天山北坡城市群……”

博乐,这个名称从地名的高度一下上升到了构筑天山北坡城市群的战略高度。这就意味着博乐这片神奇的土地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

认识博乐,解读博乐,从解读博乐文明的符号开始……

厚重历史,文明的源起

博乐一角

博乐市,位居亚欧草原大通道的中段,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的要冲。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春秋战国时期的塞人,汉代的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都在博乐历史的大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魏晋至唐宋时期,柔然、突厥、突骑施、葛逻禄、契丹等我国古代部落都曾在这块肥美的土地上游牧射猎,繁衍生息。公元657年,唐曾设双河都督府。随着唐代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开辟,商贾往来不绝于道,城郭迭起,农商之事繁盛一时。蒙元时期成吉思汗西征,中外游人耶律楚材、刘郁、常德、鲁卜卢克、海屯东游西觐,咸经于此。

博尔塔拉的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孛罗城,并屡屡出现于中外史书和游记中,是一座历史上尤其是宋元时期新疆和中亚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城市。这座城市在耶律楚材《西游录》中记作“不刺”,《元史·西北地附录》记作“普刺”,《元史·耶律希亮传》记作“布拉”,刘郁《西使记》记作“孛罗”,法人鲁卜卢克《东行记事》记作“普刺特”。

关于孛罗城的建筑年代都没有明确的记载,仅可寻历史线索去作合理地推断。因为一座城市的建立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一般意义上讲,城市是处于“要地”的聚居村落在历史的长期演变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它可能一时毁于战争或天灾,但只要“要地”不变,城市的建立将是永恒的,废墟之上或一侧又会兴起一座新城。关于孛罗城的建立大致可追溯至唐代。据史料记载:公元651年(唐永徽二年)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贺鲁“密招携散,庐幕益众”,拥众自立,自号沙钵罗可汗,建牙帐于双河,并以此为根据地反叛唐朝。唐为平叛,分派一路大军越阿尔泰山,另一路大军沿天山北麗,夹击阿史那贺鲁叛军,两路大军会师于双河,平定了叛乱,并于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建“双河都督府”。

据史界考证,这里的“双河”即在今博尔塔拉地区,“双河”先为阿史那贺鲁“牙帐”(统治指挥中心)之地,继为唐“都督府”治所,应筑有设施抑或城池,孛罗城正当博尔塔拉河和大河沿子河两河之地,“牙帐”“都督府”应治于此,也应为孛罗城建立的肇始时期。至宋代,孛罗城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与中原保持了较为频繁的交往。这可从孛罗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反映出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在古城遗址出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宋代文物,其中包括皇宋通宝、政和通宝、圣宋通宝、太平通宝等宋代钱币以及“大定通宝”等金代钱币。这些实物资料不仅反映出孛罗城与中原交往的密切和频繁,而且也说明宋代这条丝路北道是畅通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孛罗城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居住。

蒙元时期孛罗城出现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繁荣期,不论是《元史·西北地附录》《元史·耶律希亮传》《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西游录》,还是法兰西鲁卜卢克《东行记事》、刘郁《西使记》,都有关于孛罗城的记载。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笃来贴木儿继察合台汗国汗位,据韩儒林主编的《元朝史》记载,此时察合台汗国下辖的城市有“哥疾宁,可不里(喀布尔)、不花刺、撒麻耳干、哈刺火州、曲先、别失八里、鲁古尘、他古新,彰八里、古塔巴、阿力麻里、普刺(即孛罗)、也迷立、亦刺八里、可失哈耳、忽炭”等17个,孛罗城赫然其间。

在孛罗城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似乎找不到一件属于明代的器物。这一信息说明,孛罗城毁于元明之交是完全可信的。

元中统五年,忽必烈设阿力麻里行中书省,孛罗城所处的区域归其管辖。在《元史·列传》中,也第一次把“普刺特”译成“波罗脱儿”,其译音与波斯语“Bolat”相近。迄于明代,今博乐一带又被称作“怕刺”。清代称作“博罗塔拉”或“波罗他拉”。

普刺、布刺、不刺、孛罗、普拉特、波罗脱儿、博罗塔拉直至今天的博尔塔拉之称谓,均应源自最早的“Bolat”,它们之间有紧密的承袭关系,是博尔塔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音译。endprint

博乐还有“上”“下”之分:上博乐,位于现在博乐市区西南的五公里处,也叫青得里古城;下博乐,位于现在博乐市区正东的27公里处,也叫达勒特古城。上博乐和下博乐,如今都成了一片废墟。

资源丰富,异境灵壤之地

博乐市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博乐的旅游资源,具有风格独特、类型齐全和布局合理三大优势。全国68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博乐就占了46种;有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赛里木湖;有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哈日图热格;有以奇石闻名的亚洲最大怪石群落——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怪石峪;有山深林幽、风景如画的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有堪称动植物乐园的亚洲最大白梭梭自然保护区——艾比湖甘家湖湿地;有守望国门的红色旅游景点——中国风口第一哨;有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勒特古城遗址;有中国独有的国家3A级有机食品高山冷水鱼——高白鲑和凹目白鲑;有集休闲、娱乐、购物和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商业步行街;有集博五公路绿色长廊、滨河公园、人民公园和赛马场为一体,体现博乐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戈壁荒滩和建设秀美家园精神的3A级风景区——博尔塔拉生态旅游区;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西部文化广场和博尔塔拉纪念园。难怪200多年前,清代大学士洪亮吉尽管是被发配来“蛮荒”西域去伊犁充军的,情绪郁闷之极。但途径博乐时,他却心情豁然开朗,站在“海西”边浩然赞叹曰:“诚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也!”

?

博乐,不仅拥有旷世独美的风光景物,也拥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她的地表水年径流量和地下水储量都很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3.79万千瓦。博乐市现有耕地和宜农荒地近4万公顷,草场面积36万公顷。作为新疆优质棉花和畜禽产品基地,博乐的优质棉花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及牛羊肉、禽蛋、乳品、牛羊毛和羊毛等畅销国内外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粮棉生产、畜禽规模养殖和特色蔬菜瓜果种植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

博乐,还拥有石灰岩、大理岩、大理石和珍珠岩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灰岩矿总储量高达1.57亿吨,花岗岩储量为3 000万立方米,均为优质矿产;铜矿、铁矿和铅锌矿等,都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博乐工业已形成以棉纺、水泥建材、制糖酿酒、塑料制品和碎片丰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以矿业开发、轻工业为辅,以一批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棉纱、白糖、水泥和塑料制品等工业产品远销中亚诸国。

博乐由于受民族、历史、地理和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杂居着蒙古,汉,哈萨克、维吾尔、回、锡伯、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和俄罗斯等31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在杂居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相对独立地保持本民族固有生活习俗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俗。

雪山牧场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种,它的语言文字分为内蒙古、巴尔虎布里亚特和卫拉特三种方言。博尔塔拉境内的察哈尔蒙古原来讲的是内蒙古方言,因为西迁与卫拉特蒙古(主要是土尔扈特)长期相处和交融,除少部分口语发音略有不同外,已经普遍讲卫拉特方言。蒙古文分胡都木蒙古文和托忒蒙古文两种,博尔塔拉的蒙古族使用托忒蒙古文。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比如宗教信仰。蒙古族最早信奉萨满教,从元朝开始信仰藏传佛教。藏语把僧人尊称喇嘛(意为“上人、师傅”),因此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

博乐的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彩,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装饰多用玛瑙、珍珠和金银制成。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妇女喜欢穿3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第二件为外衣,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古人并没有料到,千百年后会在他们废弃的城堡边缘,崛起一座更加繁荣美丽的现代新市——博乐市。

文明燎原,古韵新城乘风起

说起一座城市的成长经历,作为一名作家,我仅仅是走马观花的匆匆过客。

博乐在我心里的烙印是以一次采访开始的,是因为一个湖开始关注的。

第一次踏上博乐的土地是在八年前,那是我受出版社委托,采访写作反映开革改放三十周年的长篇报告文学《洒满阳光新疆》。采访的人物是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决肯村的全国劳动模范拉·李加,是决肯村的村书记,是他30年如一日带领乡亲过上好日子,因此成了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那时起我开始认识博乐市,关注博乐市。来之前,对于博乐的认识,仅停留在赛里木湖就是博乐。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之向往的地方仅仅限于那片神秘的湖泊。一路上如何想象,也想象不出博乐的模样。那时,博乐市主要的一条大街——北京路,横跨城市南北,路是坑坑洼洼的。博尔塔拉河横亘在城市的胸前,像一条臭水沟,有点像当年北京的龙须沟。整个城市破破烂烂。唯一的一处新建筑,就是地处城南黑戈壁滩上的政府办公楼。尽管是新建的,周围光秃的戈壁将其紧紧环绕着,几乎显示不出有多少生机来。反倒因为政府办公楼远离城市,群众办事不方便,引出了不少的牢骚和埋怨。

然而,时隔八年后的2015年5月,我又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映入我眼帘的、灌入我脑中的,是一座全新的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新城。高楼大厦耸立,绿树掩映,水系环绕,仿佛水乡泽国的风情画卷。这是一座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四通八达的现代都市。博乐市城市的建设者是个大手笔,拥有大气魄。endprint

如今的博乐,水系环绕,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道路宽敞,四通八达,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城市既有江南水乡情韵又有西部边陲特色。说到水系有三河九桥,通水通行。三河就是:博尔塔拉河、青得里河、开屏河,有六纵七横,文化路、北京路、团结路等,六纵七横整个功能和网络全面完善,它的基础设施和地下供热供排水、供电和燃气网络全部建成。六园七场,指的是公园和广场向市民全面开放。另外,还有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等设施全面提升,这些工程的陆续竣工投入使用使这几年整个城市的品质得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也得到极大地提高。

赛里木湖畔山谷

泉水叮咚,树木葱郁,飞鸟翱翔,空气清新……博乐,如同一位初韵尘世的少女,在鲜活的阳光下,以锐不可当的青春风采留住了所有过往行人的目光。

曾几何时,这里曾是独守一隅的沙山、绿洲,曾经让时光静静地放牧在山冈上而任其悄然而逝,抬头可望见开阔的天空、轻盈的流云,低头就能看见满眼的碧翠溢出芬芳的香味。直到现在,博乐人才开始用蓄满阳光的头颅接受清风的梳理和抚爱。

也许,博乐这块热土会和所有的开拓者成为朋友。因为,这片热土必将长出健劲的草、坚韧的树、柔润的风、无边的红色枸杞和它浓烈的生命力。

对于一个一生热衷于创业的群体来说,没有任何言词能比“醉”字更豪情。

新疆博乐意在周知所有路过这里的人:博乐人现在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创新思维打造自己的百年名牌。

在每一个欢聚的日子,在每一个让人心动的时刻,让我们端起酒杯,你不需要让任何人知道你是谁,只要告诉你的朋友,你端的是一杯博乐人的豪迈,一杯纯纯的博乐人的真情!

今天,当你来到博乐市的北京路,就可以看到,繁华街面已经实现了建筑、交通、园林绿化、市政等的公共环境整治,使未来的北京路更加整洁、美观、有序。

生态城市,谁持彩练当城舞

在市政建设方面,博河风光带已经建设成为滨水拓展、水绿融合的博乐市区最中心、连接北部老城和南部新城的核心地带和旅游休闲区。景区东至镜泊湖、南至迎春路、西至镜明湖(含人民公园)、北至沿河路,长4 800米、宽40~700米,总面积3 725亩(含人民公园500亩),其中陆地面积2 375亩(含人民公园500亩)、水面1 350亩。

该风光带的规划建设以博河大桥为中心,依托博河,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景观,同时增设部分人造景观,将景区改造建设成自然生态、休闲娱乐的滨水绿色生态区域。整个风光带由西向东分为水漫红岩景区、月亮湾景区、草原之翼景区、天鹅湖景区和生态度假区等五大功能区,通过运用自然与人工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了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环境相辅相成的气氛,最大限度地创造出了人与自然沟通的绿色空间,形成了一个生态优美、功能完善、品质极高的娱乐休闲空间。

位于博乐市中轴线北京路上的金水桥,与州宾馆相邻,桥长约100米、宽47米,为三跨钢架拱桥结构。该桥既是博河风光带的轴心,又是博乐市繁华中轴上的重要景观节点。桥梁外部装饰采用欧式简约风格,既保持了沉稳低调与实用性的特点,又保证了博河沿岸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桥梁上部采用“八塔望柱”外立面造型。“八塔”象征着历史上博尔塔拉蒙古族“八旗”勇士勇猛善战、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精神。塔尖高1 954毫米,主塔高7.13米,切合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州庆日——1954年7月13日,在这片“青色的草原”、帐幕点点、炊烟袅袅、牛羊遍地、骏马奔驰的热土展开了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州、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新篇章。

水系打造包括青得里河治理、博河风光带、开屏河水系河和星火干渠改造工程。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青得里河综合治理工程。这个工程是自治区实施的25类100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也是博州、市党委确定的“十二五”城市建设“一号”重点民生工程。项目近期规划建设长度2.6公里,规划面积634亩,其中水域120亩,绿化、硬化213亩,安置、开发301亩,项目预计总投资5.8亿元(包括还建房、水系景观、桥梁建设)。青河流量为1个流量,年径流量2 000万方。它是博乐市第三轮总规确定的“北优、南拓、东融、西控”城市发展总体思路中最能够集中体现优化北城、向东融合、生态宜居、为民服务原则的代表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提升博乐市北城区市民的生活环境品质,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的日常生活、休闲的需要。

博尔塔拉大桥,是连接博乐市南北城区的第三条纵向通道——团结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也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市路网骨架,改善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缝合博河两岸、支撑兵地融合的重要工程,总投资约3亿元。它是博乐市规划建设的跨度最长、规模最大的城市桥梁。在注重交通功能的同时,对桥梁景观进行了重点塑造,突出本地民族文化特色,主桥上部采用连拱布置,整体造型气韵连贯,宛若“丝带”“ 哈达”,飘逸在水面上,欢迎各方宾客……endprint

步入新落成不久的博乐南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境界。阳光出奇地明媚,在空中渲染着一种浓浓的夏日情结。那些栽培有序的花草,枝头绽开一片片嫩嫩的叶片,就那么静静地站在人们的眼前,无拘无束,自自然然,带着一份少女不胜娇羞的美丽,广场旁逸斜出的溪流,沿着自然的走向蜿蜒流过,涓涓的水流纤纤的、亮亮的,像一个媚秀的女孩子。别具一格的文化中心和拔地而起的居民楼群伫立在河岸,两岸绿草如茵,市民或三两散步,或驻足观景,或于广场上锻炼。

一眼望去,偌大的草坪上,配置着各种用水泥和花岗岩、大理石簇拥着的艺术造型,那个中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光辉。那些艺术雕塑立在广场的不同角度,显得那么清纯,那么透亮。无数的奇花异草用苍淡的绿叶点缀着这些文明的象征,使得文化广场名副其实,使文明的含义延伸开来,带着厚重的绿色,铺天盖地,大气磅礴,像春天的彩笔在这里重重挥动,透着生命的淋漓尽致。

那些文化的雕塑,以其肃穆和冷峻接受着人们的审视,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博乐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以前寂寞荒凉的戈壁河滩,如今变成了环境幽美的公园,整个博乐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大气了。”这是博乐人最常发出的感慨。抚今追昔,让人真是感到不可思议!

不是尾声

行走在博乐城区,你会于不经意间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温情,一个文明、开放、富有活力的园林城市正在向你款款走来。

当晨曦洒向大地,博乐的大街小巷活跃着许多晨练的人们。如今,晨练已成了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博乐城市框架的拉大,城市建设愈发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博乐市旅游全面展示生态城市名片,市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能放飞心情、回归自然的旅游休闲场所。

博乐作为中国西部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支点,正如媒体所预言的那样,在时间、速度和效率面前,正在加快开放的脚步,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市场。

对于博乐而言,梦想,起始于一种文化,也有待于今后的百年名牌……

城市建设的特色和博乐人辛勤耕耘、不断创新的理念,成就了博乐市委、市政府惠民、富民政策的口碑!

由于商机和潜力的牵引,博乐不但催生了自己的品牌,而且实现了从传统的城镇到现代化集工业、旅游、生态和宜居城市的成功跨越,从客货过境地到客货目的地的华丽转身……

博乐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别样的西域风情,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站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