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韩国,你在哪里?

2015-11-10 01:33张烁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9期
关键词:韩国

张烁

文化之旅

好不容易有个休假一定要好好安排下,在没去之前在网上搜集了不少信息,比如吃、住以及可以去玩的地方,一度还计划去釜山看看韩国最大的海港,但等实际到了韩国才知道,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

在机场感受到这个国家旅游产业开发得相当成熟,这一点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给我的印象愈发得明显,机场里到处都是大幅宣传海报,还有醒目的关于旅游的标题,在机场的问询处还有中韩日英四种文字的免费首尔地图,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各种资料小册子,事实证明这些材料在我们接下来玩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首尔这个大城市有点家的感觉。旅馆的前台人员都是兼职,可以免费在旅馆住,还有一点收入,一个韩国女生和一个德国男生,人都很好,韩国女生的英文不太好,不过并不影响我们的沟通,她不大明白的时候,一个微笑就解决了大多数问题。

在首尔的宫殿很多,大多数宫殿都有高高的底座,据说是冬天的时候可以在下面供暖,宫门和院墙都很矮,可能因为朝鲜族在历史上都不高吧,但保存得都比较完整,可见韩国人对他们的历史和传统还是比较重视的。去了昌庆宫和宗庙,昌庆宫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宫殿,却是韩国第三处古老的王宫,它是朝鲜王朝第4代君王世宗为其父太宗所建的别宫,原为寿康宫。

正殿正门和宫殿大门(明政门)之间流淌的小溪叫禁川,由始于后面山峰的一股水流引入,具有区分宫廷内外和提示背山临水的含义,搭在禁川上由两块大石头造成的拱形桥叫玉川桥。经过玉川桥就进入昌庆宫的正殿——明政殿,它是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该殿重建于光海君8年(1616)并保留至今,是朝鲜王朝王宫建筑物中最古老的。昌庆宫南侧的宗庙由朝鲜王国开国君主太宗下令修建,是世界最古老的皇家儒教祠庙。宗庙里面开放的部分不大,地上有一些奇异的铁环和砖道,估计和祭祀活动有关联,墙上的木片记载着每届君主和王后的名字供人参拜。走出宗庙抚摸着低矮的宫墙,一墙之隔就是著名的昌德宫。

昌德宫必须要跟团进入,所以我们跟了时间最近的一个团就走了。昌德宫的景色很美,昌德宫又名乐宫,始建于太宗5年(1415年),当时在都城已建有正宫景福宫和宗庙、社稷等,所以把它建为离宫。昌德宫的殿阁总体布局是非对称式,根据自然地形条件自由地加以安排,利用后方不高的岗丘和左右的地形特点巧妙地安排了正门、正殿、内殿等各种建筑。

从敦化门进入昌庆宫后,右侧便是锦川桥,是首尔现存的石桥中最古老的。过桥后便进入了仁政殿,此殿与其他地方的正殿不同之处在于其屋脊的花纹形状十分独特。仁政殿的每个屋檐上都有9种动物的塑像,这些都是能驱鬼的动物,在进善门的屋檐上各有5个,敦化门有7个,数字各不相同。最多的就是仁政殿,表明这里是举行王位登基仪式、接见外国使节等国家重要活动的地方。

经过仁政殿右侧的门,便是国王的办公地点宣政殿。以日月五岳图为背景的宣政殿,是整座宫殿中唯一使用青瓦殿角的地方,十分显眼,从中也可推知青瓦台为什么也用的是青瓦。昌德宫的宫墙和昌庆宫的宫墙之间有水泥路,沿此路向前便到了最值得一游的后院,相当于王公贵族的“后花园”。后院沿着低矮的山势而建,有多种多样的树木和林间小路,低矮的野山和山谷,还有夹杂在其中的平川,保持着自然原貌,只有在特别必要的地方修路、造莲池、建楼阁。面向山脉或背对山脉,漫步在蜿蜒的山路上,在徘徊中总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前面开阔的地方又看到了亭台楼阁和池塘,更加让人流连忘返,心潮澎湃。经过昌德宫的殿阁,顺着后院入口迂回的山间小路,在快到尽头时,突然豁然开朗,能看到《大长今》等剧曾取景的芙蓉池和它周围的楼阁。芙蓉池呈正方形,在池的中央建了一座圆形小岛,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世界观。芙蓉池的南面挺立着面向正北的芙蓉亭,似乎她的脚站在水池中,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在芙蓉池的西面有小的四井记碑阁;迎着芙蓉池,北面有鱼水门,鱼水门的山坡背面有暎花堂,我和温柔的导游一起对着暎花堂合了张影。昌德宫的正德门旁,一株枫树给我的游览平添了很多韵味。

美味之旅

从昌德宫出来,在景福宫东门的传统饭馆里我们吃了石锅拌饭和米酒。早就觉得韩国的饭还是很有特色:比较辣、原料少、做法简单。吃完这家店之后,我们又去别家品尝到的是传统美食参鸡汤。

参鸡汤是将小鸡洗干净,剖开肚子,放进人参,大枣,黏米等,加上适量的盐调味后,放在水里煮熟的夏季健康饮食。韩国人有在汗流浃背、身体虚弱的炎夏,7~8月份的初伏、中伏、末伏时节,靠吃参鸡汤来补充体力的传统。所以,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参鸡汤店里常常是座无虚席。

第二次正儿八经吃饭是在景福宫东门的韩国传统餐馆,四个人点了四份石锅拌饭和一份米酒,送上来四碟小菜:泡菜、腌黄瓜、豆腐干和豆腐丝,拌饭里面放了鸡蛋、黄瓜丝、胡萝卜丝、白萝卜丝、榨菜丝、蕨菜丝和豆芽,还撒上了芝麻,看起来红黄白绿黑五色杂呈,不由得食指大动,而且食材看起来也很新鲜健康,米酒的味道清香温醇,喝完口中还有回甘,应该是现酿的。这一顿饭吃下来虽然钱花了不少,但一桌子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碟子和碗,看起来也很丰富。

韩国人讲究“身土不二”,所以韩国料理最好的都是用本国的食材,因为本土能出产的东西少,加上农业保护又抵制国外进口的农产品,造成首尔的农产品奇贵,特别是牛肉,韩国人过节时送生牛肉是很好的礼品。虽然在北京开了许多家韩国烤肉,但韩国人在首尔也经不起老吃烤肉,即使吃也就五花肉,平时就这些碟碟碗碗的吃点小菜。endprint

在高楼大厦之间,我发现了韩国中出现过的蓝色塑料棚,老大妈在棚子里炒年糕,我进去点了一盘品尝觉得还挺辣,旁边坐着几个西服男,一看就是附近金融机构上班的,下班后吃点炒年糕喝点清酒,感觉是相当的满足啊,电视剧《大长今》里面的美味佳肴并不能代表韩国料理,只是韩国宫廷菜,相当于谭家菜和官府菜,不是平时老百姓想吃就吃的。

要让我真的来说,其实真正的韩国料理是泡菜和腌萝卜。在韩国的几天里,基本每顿都能见着这两样。韩国的正餐不说,就连叫个外卖也都不会缺了这两样,我们住的旅馆周围有个中国包子铺,价廉物美,很受我们喜欢,但每次去买包子,也会送个小袋子装着泡菜和腌萝卜。韩国的小街道也比较有特色,明洞上就有炒栗子、烤玉米、鱿鱼丝、章鱼须、章鱼片和鱼片等水产品,而钟阁上有紫菜包饭、炒年糕、泡菜饼、鸡蛋饼和韩国麻辣烫等特色小吃,南大门市场外则有红豆饼、鸡蛋糕和年糕条,昌庆宫又则是烤成心形的甜饼,总体来说价格都能接受,味道也还可以。

有的时候吃饭不光在于吃,吃的气氛和感觉很重要,韩国的料理没有任何让我觉得特别出彩的地方,但在韩国吃的三顿饭却让我印象颇深。第一顿是在首尔的早上,起了个大早,在住的旅馆所在的区域惠化周围转了转,然后顺着山坡爬上山腰的大学,在雾气中等待晨曦;看到阳光后在附近的餐厅吃了一碗韩式馄饨,呼吸清新的空气,看着美丽的校园,享受着清晨的阳光,感觉非常的不错。第二顿是从南山公园回来后回到旅馆,点了一份海鲜面、一份包子和一份泡菜饺子,和旅馆的韩国女生一起吃饭喝清酒,一开始就我们两个,后来人越来越多,最后变成旅馆几乎所有旅友的大聚餐;随着大家的加入,有的人带了吃的,有的人带了酒,大家一起吃着喝着聊着,把旅馆的小院子变成了一个大派对的现场。第三顿是在首尔机场等飞机,去到稍远的一个餐厅吃韩餐,1万韩币的套餐包括四碟小菜、一碟酱、牛肉丸汤和一碗白米饭,虽然没吃饱,但在机场苦等了许久能吃上一顿热饭的感受也是让人很难释怀的。

感悟之旅

每到一个新地方都喜欢登高远眺,环顾整个城市,而看首尔全城景色的最佳地点有两处,一处是汝矣岛的63大厦,还有一处就是南山公园的首尔塔。我到63大厦时已经是晚上,当时出于时间的考虑就没有到楼顶,所以在首尔的第四天决定直奔南山公园的首尔塔,满足我这个心愿。

去首尔塔之前先去了东大门买纪念品,东大门是一个批发市场,和南大门类似,但规模更大点,我在东大门逛了半天发现卖货的大部分都是东北人,东西也和天意的差不了多少,就简单买了点小玩意。从东大门出来后,我路经清溪川,它是一条自西向东贯穿首尔市中心地带钟路区和中区之间的古老河道。在清溪川沿线的一个观光情报中心(就是旅游中心),我体验了一把穿着传统韩服照相,感觉有点傻。沿清溪川来到市政厅,这是一个上半部分古旧下半部分翻新的建筑,高处悬挂着一个钟,旨在展现拥有600余年定都历史的首尔的现代活力和凝聚力。每年分“春夏秋冬”四个主题进行,地点为首尔市区的五大古宫和首尔广场、清溪广场,内容包括街头文化演出、著名歌手演唱会等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演出和参与节目。首尔广场就在市政厅的正前方,主要是一大片草地和喷泉,呈开放式椭圆形,由人行道与市厅正门相连。可能是当天有什么活动的缘故,喷泉的边上有一个八抬大轿,还有一辆拉着很多匹马的车子,我觉得可能和附近的德寿宫古装换岗仪式有关。

从首尔广场出来后我来到了德寿宫,它原来是太宗哥哥月山大君的私邸,后来作为临时住处称为西宫,光海君时称为庆云宫,后来高宗把居处从俄罗斯公馆移到此地后,作为正式宫殿使用,纯宗继位后,移至昌德宫时,为表达高宗的长寿,把宫名称作德寿宫。这是高宗渡过余生的地方,也是驾崩的地方。德寿宫以富有韵味的石墙路而闻名,它也是首尔的宫殿中唯一一个中西结合的宫殿,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韩国最早的西洋建筑——静观轩,高宗曾在此喝咖啡、休闲。德寿宫中古色古香的雕梁飞檐与四周超现代化的建筑相互陪衬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的调和搭配给人深刻的印象。经过德寿宫入口处的大汉门,河上有禁川桥,桥宽可容王驾通过。正殿中和殿在被火烧之前是雄伟的二层建筑,现在是单层,殿内的屋顶上画着两条七爪长龙,一般而言龙趾数表明着龙的级别,中国和韩国大部分都是以五爪龙象征王,以七爪龙象征皇帝。

在朝鲜时代,守卫在王宫中的军队被称为“守门将”,负责宫殿大门的开闭、警备和巡查等勤务。德寿宫门卫换岗仪式,每天定期举行三次,时间为30分钟,我幸运地赶上了换岗。仪式开始时,伴随着传统乐器的演奏,换岗门卫徐徐登场。两队门卫互对暗号,确定身份。之后是为时8分钟的守卫仪式和为时7分钟的换岗仪式。最后仪式结束,门卫们以巡逻的形式退场。换岗仪式中,担任6种官职的18名士兵,一边击鼓,一边喊着高昂的口号行进,整个仪式过程经过历史专家们严格的考核,力求真实反映韩国传统宫廷文化。此外,门卫们华丽而又不失庄重的服饰也很有特色,虽然有规定不能以换岗的门卫为背景拍照,不过在换岗仪式结束后,我还是找了几个门卫一起合照留念。

从德寿宫途经南大门走到南山公园约需四十分钟,南山公园是首尔市内最大城市公园,远看酷似一朵含苞欲放的牡丹花,亭亭玉立,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种,而首尔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使得南山公园具有非常明显的四季景色。

第二天一早,在旅馆附近吃了一碗乌冬面,起了个大早去逛仁寺洞和明洞。仁寺洞是首尔的文化创意中心,密集了画廊、传统工艺店、古代美术店、传统茶店、传统饮食店、咖啡馆等,深得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喜爱。其中画廊是延续仁寺洞命脉的中心,这里的100多家画廊提供了韩国画、板画、雕刻等各种展览。在仁寺洞中心的咖啡馆要上一杯咖啡,一边喝一边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店铺,会慢慢沉醉在文化的魅力中。明洞是首尔的时尚购物中心,不仅可以购买服装、鞋类、杂货和化妆品,还有各种饮食店,同时银行和证券公司云集于此。

首尔的压力就像世界其他大都市一样是无处不在的,这个和中国一衣带水同宗同源的国家,确实和中国有太多不同,是一个未知数的未来,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韩国人对本国文化历史的保护和宣介以及旅游的成熟程度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韩国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黑人“欧巴”
当我们疯狂冲向韩国的时候
揭秘韩国流
清风网大战韩国9D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
揭秘韩国流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