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研究

2015-11-13 09:08张晓琳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冰雪运动体育

张晓琳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北京 100061)

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研究

张晓琳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北京 100061)

冰雪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是我国冬季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建设进行理论构建,明晰相关概念并尝试将民族文化与冰雪运动的有机融合,为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助力。研究认为:冰雪运动文化是冰雪文化的下属概念,并且具有自身的文化结构;我国冰雪运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民族情结;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愈加卓越。

体育文化;冰雪运动;融合

我国关于冰雪运动的记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隋书》记载,1400多年前身居大兴安岭一带的“室韦人”已曾“骑木而行”[1];据《中国体育史》记录,元代也对冰雪运动有所记载“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以及奔马”[2]。而在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史上也展现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冰雪文化。刘易呈认为,我国冰雪文化经历了自然生成、应用发展、独立活动、全民参与4个历史时期[3];陈霞将冰雪文化发展,划分为朴素的冰雪文化、传统观的冰雪文化和现代的冰雪文化3个历史时期[4],二者虽然在划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就内容而言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历史范畴来看,冰雪运动承载着地方民族的文化,然而由于不同的民族的惯习使然也让冰雪运动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为了挖掘我国冰雪体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发展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事业,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数据库,以“冰雪文化”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17篇,书籍3部,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全国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冰雪运动场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我国冰雪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佐证。

1 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相关概念

谈及冰雪运动文化建设首先就要明晰其概念及范畴:在广义方面,冰雪文化是指人们在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从事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生产能力、精神生产能力和以冰雪为载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5];在狭义方面,则涉及到了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就包括体育运动,冰雪运动文化作为冰雪文化的下位概念,也包含了精神和物质2方面的内容。想要充分理解冰雪文化的包含内容和概念的意义,还必须明晰其文化结构。

2 我国冰雪运动的文化层次与构建

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划分为3个层次:器物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6]。器物层次指文化“物化”,例如生产工具,体现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把握程度;组织层次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组织、规章制度;精神层次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冰雪运动文化的结构也不外乎以上3个方面,剖析文化的结构有利于我们整体把握冰雪运动文化的特征,也从宏观上把握冰雪文化发展建设的方向。

2.1 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的表现形式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器物层次为生产、生活的工具。引申到冰雪运动文化的器物层次则表现为冰雪运动的“物化”形式,其表现形式由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所决定。我国冰雪运动文化是以地域生态环境为基础而形成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喜闻乐见的冰雪项目丰富,冰雪运动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强健身体的手段,更是表达人雪情缘的文化形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聚集了多民族人民,如鄂伦春族、锡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都有诸多冰雪运动文化精英,为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冬季奥运会冰雪运动项目的引进,使我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增加,媒体和国家体育总局对冬季奥运项目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使我国冬季竞技项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女子短道速滑,男子、女子空中技巧,花样滑冰等项目获得了多次冬奥会冠军,冬季奥运会让我们见证到冬季运动的风采,关注的焦点也集中在了冬奥项目的比赛和训练上[7]。但是,我国本土冰雪体育项目的器物层次不仅仅包含奥运竞技项目,而且还有传承于民间的各种体育活动方式。例如,满族是我国北方世居民族,具有较强冰雪文化特质,冰雪体育运动形式多样,有雪地走、冰滑子、冰车、滑雪、做冰灯、冰上舞蹈等[8]。虽然在我国冰雪体育项目存在着竞技与民间两种形式,但同属冰雪体育运动的器物层次。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黑龙江地区就有俄罗斯、波兰、日本等诸多国家移民,俄罗斯带来的冰上舞蹈、速度滑冰和以宗教洗礼而发展而来的冰上体育运动,给我国本土冰雪体育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冰雪体育项目也发生了改变,包括运动场地、器材、活动方式。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使冰雪体育运动的方式发生着转变,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各国冰雪文化不再“隔离”,并互相借用与融合。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了冰雪运动文化表现形式的巨大变革[9]。

图1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管理中心部门管理示意图

2.2 我国现代冰雪运动文化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的发展建设主要依靠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部署。1959年第1届全国运动会没有设立冰雪项目,但是在国家支持下同年2月份举行了冰雪运动项目综合性比赛,比赛项目有速度滑冰(含20小项)、越野滑雪(含9小项)、花样滑冰(含2小项)、高山滑雪(含8小项)和冰球共5个大项,39个小项[10]。1980年第13届冬奥会,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加了5个大项18个小项的比赛,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是看到了我国冰雪运动与国际竞技水平的差距。我国冰雪运动的组织与制度建立较晚,直到1984年全国首届体育发展研讨会才得以提及。1994年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各项冰雪运动的组织与训练主要以冬奥会比赛项目为主,下设速度滑部、短道部、花样部、冰球部、滑雪一部、滑雪二部、大众滑雪部7个部门(见图1)。

冬季管理中心建立后,在国家的支持和教练员、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冬季运动得到快速发展。1)表现在我国冰雪场地发展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有所建树。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图2):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场地主要分布在东三省和广东省;黑龙江省冰雪体育场地数量居全国第1位;江西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暂时没有冰雪体育场地的建设。“北冰南展”、“西扩”正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南方一些省份如湖北、四川、云南等已经开展了高山滑雪项目,上海、绍兴也出现了室内滑雪场。但是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冰雪体育场地与产业的投资形式还没有达到多元化,而且现有的冰雪场地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11],这需要政府的引导,加快冬季体育产业经济转型,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搞好冰雪运动文化的组织与建设。2)运动竞赛和训练体制的完善,我国冬季运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如杨扬在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王在2006和2010连续2届冬奥会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m冠军等。但是我国群众冰雪运动的发展相对滞后,除了地域上的限制外,主要原因是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度低和项目开展不足。虽然我国冬季项目开展了70个左右,但是就冬季运动总共102个项目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2.3 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的价值取向 纵观我国冰雪体育文化的发展史,其内涵发生了变迁[12]。冰雪运动承载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我国冰雪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受我国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冰雪运动文化的工具性价值凸显。工具性价值在中国的放大,使我国冰雪运动的人文价值功能受到了压制。张斌认为冬奥会申办能够打动评委的因素有冬季运动的优势项目和文化积淀[13]。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办好北京冬奥会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绿色奥运、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重要批示:努力把这一届冬奥会办好办精彩,推动冰雪运动普及、体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治理水平提升,让更多群众参与体育健身,共享美好生活[14]。冰雪运动文化在我国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凭借一种“黏合”的形态,整合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倾向,起到中介转化的作用,弥合了我国体育文化工具性价值和价值理性的分离,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2.3.1 人是文化的存在,冰雪运动文化承载民族精神 冰雪运动承载着我国北方民族的发展史,聚居于北方冰寒之地的先民以草原游牧、采集为主,农耕为辅的生活方式。在生产技术低下的时代,人们忍受饥饿和寒冷,从事的各项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先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足,对冰雪产生了恐惧,人们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就产生了自然崇拜的现象。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开始认识和适应冰雪,学会制作各种工具来追逐猎物、作为交通工具,逐渐转变成强身健体的冰雪运动。冰雪运动以符号的形式存在并传承下来。赫哲族的冬捕、锡伯族的骑射、鄂伦春族的雪地狩猎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各族文化的象征,堆雪人、冰车、冰尜等活动也成为儿童接近大自然的方式,滑冰、滑雪也成为了人民锻炼身体的手段。现代冰雪运动文化展现的是这片土地孕育的集体记忆,是古代文化到现代文明的文化积淀,是北方人民粗犷豪放、兼容并蓄的气魄与民族精神。

2.3.2 我国冰雪运动世界中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平衡发展 冰雪运动文化的革命被平静所淹没,平静又激起革命,这就是冰雪运动文化结构的延续。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作为我国冰雪文化多元结构的主体,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冰雪体育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我国传统的冰雪运动主流文化,主要侧重国家的意志,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是人民群众所熟知的;精英文化是以人文话语为基调,着重突出的是价值呵护与关怀诉求[15]。我国冰雪运动的主流文化要吸取精英文化所带来的成果,更好的体育文化建设服务,我国冰雪运动精英文化也需要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而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更好的与群众和民族文化线融合。

图2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冰雪体育场地分布示意图

2.3.3 我国冰雪运动文化价值延伸 冰雪运动文化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冰雪体育强国的标准之一,我国冰雪文化发展较国外先进国家还有所欠缺[16]。李宗浩认为,我国冰雪文化建设要用科学的发展观进行指导,将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冰雪文化进行延伸,赋予冰雪运动以新的内涵,打造中国特色的冰雪文化。通过建设和发展冰雪运动设施、创建冰雪运动品牌来拉动地方经济,形成良好的冰雪运动消费环境[17]。目前我国冰雪群众体育较竞技冰雪体育处于落后状态,参与冰雪运动的群众数量较少,而这也意味着冰雪运动文化不发达,至少冰雪运动还未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部分。现代冰雪运动文化的竞争已不是竞技项目的竞赛,和“符合”国际文化的标准。现代冰雪运动的竞争已经超越冰雪体育体育项目本身,进行更高层次的较量,与其说是各国之间冰雪体育项目之间的竞争,不如说是各国体育文化模式与价值观之间的博弈。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的意义也要突破固有的价值的范畴,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使冰雪运动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3 结 论

1)冰雪运动文化具有和其他文化一样的属性和结构,国内相关研究就冰雪运动文化的结构大多采取了“三元分法”, 即将冰雪运动文化划分为物质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3个层次。本文根据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结构层次的划分,将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结构划分为器物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

2)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自初始记载至今已经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从其原始形态—交通和运输的工具发展到以竞技、产业、文化等形式存在,记录了北方民族文化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与变迁。虽然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其文化内涵都是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的,也充分体现了寄情于运动的浓厚民族情结。

3)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愈加卓越,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在器物层次、组织层次和精神层次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冰雪运动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价值取向都具有历史范畴,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创新。我国冰雪运动文化早已在原始“冰雪运动”的禁锢中脱离,呈现出多维的价值,进而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申办成功是我国冰雪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也是我国冰雪文化高度发展的证明,而冰雪中国、人文中国、绿色冬奥的理念也将把我国冰雪运动文化发展推向顶峰!

[1] 韩丹.释“骑木而行”—谈唐代北方民族的滑雪活动[J].体育文化导刊,1989(4):16-19,23.

[2] 姜广义.我国古代冰雪运动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5):138-141.

[3] 刘易呈,于立强.冰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冰雪运动,2014(9):48-51.

[4] 陈霞,姜玉洪.冰雪文化发展与创新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7):210-214.

[5] 王景富.冰城冰雪竞妖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巨大作用[J].学理论,2009(1):87-92.

[6] 王征国.论文化结构的三维态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3):13-15.

[7] 付甲,彭勇善.国家冰雪运动文化构建研究[C].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暨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2014.

[8] 赫金明.满族冰雪文化特征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4(3):279-281.

[9] 郭亦农.对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理性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2):18-19.

[10] 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官方网站[EB/OL].http://qgssd. ts.cn/2015-01/16/content_10928359.htm,2015-01-16.

[11] 程广文.影响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因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11-13.

[12] 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88.

[13] 孙科.2022年北京冬奥会:改革·转型·引领[J].体育与科学,2015(9):1-7.

[14]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EB/OL].http://www.winter-sports.cn/ home/gndt/2015-11-25/488054.html,2015-11-25.

[15] 韩剑锋,赵丹.文化生态学视阈下中国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研究[J].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5(2):95-97.

[16] 陈晓峰.多维视角下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21-24.

[17] 李宗浩.后奥运时期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0):13-19.

Research on Winter Sports Culture of China

ZHANG Xiao-lin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Center, State Sport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 Beijing 100061,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winter sports culture is a critical part of the winter sports culture in China. This study makes a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ce snow sports culture, defines relevant concepts and tries to combine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ice snow sport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s so as to support the 2022 Winter Olympics. The study found that winter sports culture containing its own cultural structure is the hyponym of ice and snow culture; China’s winter sports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China’ winter sports culture will become excellen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sports culture; winter sports; fusion

G86

A

1004 - 7662(2015)12- 0016- 04

2015-10-30

张晓琳,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冰雪运动体育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冰雪幽默来袭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