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案例教学模式”在警犬技术专业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2015-11-13 03:15
中国工作犬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警犬教师应案例

翟 王 琦

一、推广“案例教学模式”的目的

警犬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类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接近实际、突出实战、注重实效”的思路。既要对学生讲授警犬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也要研究讨论新形势下各种案例的新特点、新问题,更要向学生讲解在实际案例中如何使用警犬技术,培养学生对案例的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警犬技术教学训练水平。

二、 “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把一个个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对案例的了解、思考、分析、讨论中得到启发和锤炼,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目标。

“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视学生参与,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核心的、互动的、开放的、协作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模式”在警犬技术教学训练的运用是指以警犬技术实际使用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向导,学生为核心,以课堂分析讨论为主要教学活动模式,对涉及使用警犬技术的实战案例加以分析讨论,有效地将警犬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使用结合起来。并且通过模拟案发现场的形式,让学生以一线带犬民警的角色参与到案件的侦办过程中,身临其境,主动思考,找到在案件中正确使用警犬技术的突破口和方法。

三、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案例应具备客观真实性

教师应主动到公安一线用犬部门中去,广泛收集真实的警犬实战案例(以刑事案件为主),不加入任何主观色彩。案件中的人物、地点、背景、处置方法过程不应只是片断的、孤立的、静态的描述,必须详细、完整、真实,绝非虚构和编造。

(二)案例应富有启发性

在选取适合教学的案例时,教师应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来选取具有一定启发性和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内涵丰富,具有典型性,处置过程和情节科学规范,很好地表现出警犬技术的优势,并且能揭示案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例如在凶杀案现场,带犬民警根据遗留物证提取嗅源。用警犬追踪途中,结合足迹、步伐追踪技术,直接发现指明嫌疑人,果断指挥警犬对其进行扑咬制服;在盗窃案现场,带犬民警根据遗留足迹指挥犬追踪,出现断线,根据追踪方向划定侦查范围之后,提取周边可疑人员气味,使用遗留物证气味作为嗅源,利用警犬进行鉴别,并通过DNA 技术进行确认,实现现场排查等。

使用具有较强启发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较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综合分析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三)案例应具备时效性

应尽量选择最新的实战用犬案例并且快速及时地反映到平时的教学中,始终将自己的教学和公安实战一线保持一致。在新形势下,各类案件的案发特点、作案手段都在发生变化,在用犬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具备显著的时效特征。

(四)案例应保持多样性

教师在收集教学案例时,不仅要对成功的案例进行收集,也要注重对失败案例的剖析学习。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反思平时教学训练与实际使用的差距。

另外,选取案件的类型可以是盗窃案、凶杀案、爆炸案等等。发案地点和环境可能是村镇、旷野、山林,也可能是工厂、车站、码头、机场、居民楼等等。用犬方向应涵盖血迹搜索、追踪、鉴别、搜捕、搜毒、搜爆等。只有多方面的选取案例,才能真实反映案例教学的效果,使教学内容充实全面,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警犬使用内涵的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授课模式中,主要载体是教科书的理论知识。教师是注意力集中的中心,是知识的传递者、是讲解员,把知识、技能和经验单向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是“听讲者 ”,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言听计从。

而在案例教学模式中,鲜活的教学案例是主要载体。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其中学生是关注的焦点,教师应扮演引导员的角色,负责教学目标的设定、案例的选择、再现场景的布设、课堂讨论和分析方案的制定、总结评价等工作。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设身处地从自己参与的角色出发,结合警犬技术特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解决方案(如在夜间条件下如何使用警犬追踪;如何利用气味鉴别进行串并案;在现场作业中如何保证人和犬的安全;怎样延长犬的现场作业时间等)。

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双向交流,活跃教学氛围。通过强调全员的积极参与,亲历亲为,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高警犬技术教学训练效果。

五、“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步骤

(一)课前准备阶段。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广泛收集案例。选择的教学案例具备真实性、启发性、时效性等特点。同时,对收集的案例进行加工整理。使碎片化的案例变得更清晰、更完整。教师应精读案例,设计好问题,制定教学计划,预测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在案例教学中有案例再现,模拟演练的环节。所以还要准备好布设案例模拟现场。应选择与授课案例相似的地点环境布设现场。器材物品包括相应的警车、警械、警用装备、通讯设备;现场留下的各种证据物品等,使模拟现场达到逼真的效果,保证教学训练质量。

(二)案例讲解阶段

教师可利用PPT 投影,多媒体播放、绘图、照片、摘要介绍等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其置身于当时的场景和多向思维的空间,仔细分析,独立思考,为下面的讨论做准备。内容包括:

1、 具体案情介绍,案发时间、地点、背景以及周围的环境条件等。

2、 案件现场遗留的物证信息,血迹、手印、足迹等等。

3、 案件的破获情况,处置方法(警犬是否优先使用),用犬详细方法,与其他刑事技术的综合应用等。

(三)案例讨论阶段

案例讨论使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尽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进行讨论。可以是全体讨论,也可以是分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包含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判断、论证和处置过程,阐明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和步骤。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营造和谐热烈的讨论气氛,学生可以就案例的疑点进行质询,提出疑问,教师随之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补充意见。

最后,教师应对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综合整个讨论内容,归纳各种观点,并对富有建设性的观点意见给予积极肯定,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深入地思考,促使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视角。

(四)案例再现演练阶段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研讨之后,教师根据选择实战案例的情节,进行模拟演练,检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对案情进行适当的改动,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

之后,给每个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如: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现场指挥员,带犬民警,其他技术人员(勘验、法医、照相、技侦等),周围证人,共同组成演练小组。根据案件的性质,案犯的特点,现场指挥员指挥带犬民警和其他技术人员进入现场,采取相应处置方式,完成对证据的搜集、取证,根据现场留下的物品翻动痕迹,手足痕迹,交通工具痕迹和周围证人的证言等,判断嫌疑人的逃跑方向和隐匿地点,制定计划,用犬实施抓捕,直至完成任务。整个模拟演练应实施全程录像,为事后点评提供依据。

(五)教师点评阶段

模拟演练结束之后,结合录像回放,教师应及时对案例模拟演练过程进行点评。内容包括:学生的现场勘验规范意识、合作参与意识、思维拓展情况、知识迁移的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实战处置能力等。通过逐一的点评,使学生加深对要点的掌握。对在各种操作和处置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教师做重点讲解。最后,教师还应重点强调,学生要注意吸收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后如何避免操作漏洞和安全隐患等。

六、注意事项

(一)首先教师应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程序,既不能盲目撒网,也不能蜻蜓点水。要牢牢掌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二)教师应避免只是将案例作为例子或作举例之用。举例教学仅仅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没有将教学案例的中心内容体现出来,或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警犬教师应案例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警犬戈尔吉
教师应如“水”
警犬集体过生日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