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铿锵 余音绕梁
—— 刘辉院长赴西安音乐学院举办音乐会、学术讲座等交流活动随记

2015-11-18 09:37文/白
音乐生活 2015年6期
关键词:刘辉音乐学院音乐会

文/白 宁

古韵铿锵 余音绕梁
—— 刘辉院长赴西安音乐学院举办音乐会、学术讲座等交流活动随记

文/白 宁

芳菲四月春意闹,秦川渭水歌窈窕。应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教授邀请,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于4月8日、9日两天,赴西安音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在此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中,一是与声乐教育家、歌唱家方琼、张宁佳、白萌教授共同举办了“教学与实践独唱音乐会”,二是主讲了“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刘辉教授学术讲座”,三是为西安音乐学院的师生举办了大师课。这次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并产生了广泛地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加强艺术交流与教学实践是尊重艺术教育规律,提升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4月8日晚,在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的“刘辉、方琼、张宁佳、白萌教授教学与实践独唱音乐会”得到了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三所专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四位教授不仅是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歌唱家、舞台表演艺术家,因此,这场音乐会具有教育教学与演唱实践双重意义。出席音乐会的有中国音协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西安市副市长方光华,西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李映方等领导与观众一同观看了音乐会。

在这场精彩纷呈、风格各异的音乐会中,刘辉教授演唱了由赵季平院长创作的歌曲《哥哥撑排走丹江》、东北民歌《丢戒指》、古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词 据《碎金词谱》改编)、山西民歌《割莜麦》等,其精湛的歌唱技术和诙谐自如的表演,将演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其演唱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他演唱的《哥哥撑排走丹江》声音高亢嘹亮,采用高音假声“打呼呼”技巧,描绘出放排顺山倒的劳动场景,是民族声乐独有的演唱技法,营造出悠远的意蕴,将山水之间的动情飘逸通过歌声传递出来;东北民歌《丢戒指》则将观众带入到东北的黑土地上,刘辉教授演唱时,通过清晰、亲切且独有韵味的咬字,使歌声传递出浓郁的地域风情,结合带有舞蹈动作、诙谐动感的舞台表演,表现出北方人的奔放洒脱,歌声铿锵有力、沁人心脾,情感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古曲《南乡子》则为观众带来另一种风韵,刘辉教授继承传统演唱精华又加以提升,他的演唱既有古风遗韵,又充满时代气质,展现出刚劲豪放的博大情怀;对山西民歌《割莜麦》的表现,不仅在歌声中呈现多种细微情感,并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情哥哥和妹妹在劳动中因彼此思念而心神不宁的细腻感觉。这些作品的演绎引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在观众的接连不断的、雷鸣般的喝彩声中,刘辉教授与方琼教授共同演唱了流行声乐作品《新不了情》,两位民族声乐歌唱家演唱具有现代时尚性的作品,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颇出观众意料,顿时全场掌声雷动、喝彩不断。

其她(他)三位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各异,音色各具特色。上海音乐学院的方琼教授演唱了《关雎》、《小路》、《猜调》,她的演唱清纯甜润,音域宽广;西安音乐学院的白萌教授为观众带来了歌剧《浮士德》唱段《向小屋致敬》、《想亲娘》、《乡音乡情》,他的声音圆润,深沉宽厚;西安音乐学院的张宁佳教授演唱了《思乡》、《岁月悠悠》、《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不幸的人生》和《月亮颂》,她的声音通透,典雅大方。方琼和白萌还为观众朋友演唱了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选段《黄河里划桨》、歌剧《原野》选段《人就活一回》,其中西不同的音色演唱风格,通过民族歌曲的唱段加强了其演唱的相融性。音乐会在四位歌唱家声情并茂联袂演唱的《茉莉花》中落下帷幕。

4月9日上午,刘辉教授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专题学术讲座,并讲授了精彩的大师课。

刘辉教授指出,民族声乐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歌唱艺术,它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社会发展的脚步前行壮大,它反映的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表现的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道德信仰和民族追求;传承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审美追求和时代精神;歌唱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屈不饶、努力奋斗的精神。民族声乐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借鉴世界上其他优秀的声乐艺术中的养分。民族声乐的发展,一定要解决继承、借鉴、发展与提高关系的问题;要兼及观众对民族声乐情感表现与音乐风格的接受度的问题;深化民族声乐理论研究与理论建设的问题;深入挖掘研究古籍、古代唱论问题;加强与作曲家等音乐创作者的深度合作问题等。刘辉教授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演唱中有很多精华,是民族声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刘辉教授道出了民族声乐的实质,即:无论艺术性、技术技巧有多么高深,民族声乐必须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始终服务于中国的观众,这是民族声乐不断发展、提高、建设的根基。

大师课上,西安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分别演唱了东北民歌《看秧歌》、陕北民歌《摇三摆》、《再见大别山》等作品,刘辉教授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西安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学水平很高。刘辉教授结合这些老师、同学们的具体演唱,在发声方法、风格、作品的情感表现、润腔及咬字等具体处理技巧等方面进行详尽地讲授与指导,准确地点评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几位老师和学生的演唱立竿见影,音色、音量、音域和音乐表现发生明显变化,引起现场阵阵掌声。

大师课后,西安音乐学院赵季平院长为刘辉教授颁发了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的聘书。

此次交流是探索中国声乐研究和学术提升的助力剂,是中国声乐界很有意义的大事件:这次交流音乐会,既是一场高水平、有特色,让观众享受到了艺术美的音乐会,又是具有示范性教育教学意义的音乐会;这次刘辉教授的讲座,阐发了民族声乐的实质内涵,并从发展角度提出五个关键性问题,对未来民族声乐的继续提高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这次刘辉教授的大师课,语言简单明了,教学办法实用有效。这次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民族声乐界提供了难得的观摩学习机会,展现了民族声乐教育家刘辉教授多年坚持、执着、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对艺术教育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

猜你喜欢
刘辉音乐学院音乐会
Numerical study of converting beat-note signals of dual-frequency lasers to optical frequency combs by optical injection locking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搞砸的音乐会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Special issue on selected papers from CEPC 2019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失败的音乐会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临轩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