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演员表演素质的完善

2015-11-20 14:43胡洋
剧影月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舞蹈演员芭蕾舞台

■胡洋

舞蹈演员表演素质的完善

■胡洋

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形象的塑造,还是情境的展现,都需要由高水平的舞蹈演员来完成。众所周知,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尤其是芭蕾舞演员,对身体的条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除了我们熟知的“三长一小”,还有很多的细节要求,如对脚的要求,对腿的要求等。人们在欣赏舞蹈表演时,可以通过演员的外形获得审美的愉悦感。而获得这种美的外形要通过对身体素质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演员会逐渐获得芭蕾的表演能力。等到演员具备相当成熟的表演能力后,就可以进行经典保留剧目的训练,甚至可以进行一些舞台表演,或者去参加比赛,从而丰富自己的舞台表演经验。由此可见,一个舞蹈演员最终站在舞台上需要经过艰苦而长久的训练,要洒下无数的汗水,经历无数次的伤痛才能实现。

大多数舞蹈表演者都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可是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往往不是演员的技术技巧动作,而是常常被我们忽略掉的——表演。表演是一门学问,舞蹈的表演也同样如此。在舞蹈演员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完善演员自身的表演素质?本文在此列举出笔者在亲身的实践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现象,并进行分析,为舞蹈演员的表演能力提高提出一些建议。

在目前的舞蹈课堂教学中,无论老师如何尽职尽责,学生的水平也总还是参差不齐。因为学生的个性都不相同,努力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由于学生自己也是一个人一个个性,同一个作品表演出来的效果肯定也各不相同。在同学们当中,有的虽然身体条件非常好,各方面素质也都不错,但是表演的时候,总是觉得人物性格表演的不到位,仿佛被动作的枷锁缚了身,没有多少情感的表达。恰恰相反,有一些同学,虽然身体素质不是很好,但偏偏有一股很强的表现欲,总能把人物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看完觉得很过瘾。还有的演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表现的都很好,可到了舞台上,只要镁光灯一打,就频繁的出现失误。在表演中,我们都努力的想把身体动作和人物形象融为一体,把自身技艺和心里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想要达到表演的一个高水平,可在实践过程中却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何在?

表演不仅仅是技巧动作展示。因为芭蕾训练是比较科学化的肢体训练,对身体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很容易让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技巧动作上。时间久了,学生们很容易忽视了芭蕾的美感,也对它所要求的挺拔舒展感到麻木,渐渐感觉不到芭蕾的美,心里不再充满激情和热爱,所以表演出来的作品也就缺少新鲜感所能带给我们的激情。加上舞蹈学员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舞蹈上,注意力都转到了所学的专业上,对其他舞蹈之外的事情也不会很在意,所以知识面会相对狭窄。一般都会觉得学舞蹈的孩子离社会比较远,有点活在真空的感觉。由于对动作的过分追求,而忽略了舞蹈本身是表达情感的载体,这样长久循环下去,以至于在表演大作品的时候,总是动作表现没有多大问题,但就是觉得欠了那么一点,具体欠了什么?欠的就是表演素质,即演员对这个作品的理解与把握,这个作品给他自己内

心并最终用自己的肢体表现所带来的思考。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表演素质?我认为应该在日常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至关重要。首先,要学会观察与模仿。多观察那些优秀表演艺术家的精湛表演,通过不断模仿,最终融汇贯通到自己的表演中。在日常剧目学习排练时,观察老师的表演,反复体会琢磨老师所提到的人物情感。

比如我们要表演《吉赛尔》,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吉赛尔》原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包括作者要反映的社会现实,要表现的人物个性。如果对这些都有了解,那么在表演的时候在心理上就会找到一个定位,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在了解了整个文化基调之后,学习经典的芭蕾舞剧目,观察整个舞剧中的重要舞段,分析舞段中所包含的主要情感基调,这段是喜悦,那段是悲伤,演员通过何种方式表现了自己的喜悦和悲伤,对这些都大概有一个了解,然后进入动作的学习,在这之前的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过程,使我们在体会人物情感的过程中能够快速进入角色。而如果只是单单的学会了舞段动作,而对这些都没有了解,那么表演出来的内容肯定空洞无味,只能说是一个小小的舞蹈组合,并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舞蹈表演。舞蹈演员不能仅仅跳动作,而要体会动作所要表达的情感,要表现动作之后的意味,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也为自己的表演增添色彩。

(二)生活积累的根基作用

舞蹈艺术在塑造人物与情感方面,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不同之处。一是舞蹈不用发声的语言,只用舞蹈化的流动幅度较大的形体和面部表情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因而对形体的表现力要求特别高;二是情感的表达要与音乐节奏与旋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舞蹈表演的情感是随音乐的流动而起伏的;三是舞蹈艺术是将生活的各种情态升华为舞蹈动作,来反映和描述生活的艺术结构。

要想完美展现出人物角色的情感,广博的知识面是必不可缺的。从广的方面来讲,作为芭蕾舞的专业学员,首先该了解芭蕾的历史源流,宴会芭蕾,宫廷芭蕾,情节芭蕾,浪漫主义芭蕾,俄罗斯芭蕾,以及现代芭蕾,它们是怎样一步一步演变过来,以至于形成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东西。从细的方面来讲,比如在塑造吉赛尔这个人物形象时,对吉赛尔的发疯与失落的是否能够准确把握;再比如如何将海盗康拉德英勇与自由化身的形象进行传神的表达。都需要一个演员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一个敏锐捕捉人物内心情感的洞察力。

每个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都是很有真性情的人,作为创作主体所具有的构成因素,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情感和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是艺术家的主要内涵。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是艺术家必须具有的素质。对人生的严肃态度、对人类命运的巨大责任感是艺术家的主要道德品格。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思想家。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舞蹈来说,即通过自己的舞蹈表演来传达自己的感情。它既可能给人以心灵的安慰,也可能给人以精神的鼓舞;既可能给人以虚静恬淡,也可能给人以骚动不安。所以,要想成为优秀的舞蹈演员,必须提高自己的综

合素质,不仅仅在舞蹈训练的方面下功夫,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也要留心生活中的小细节,多思考,去体会各种情感,去经历人生中的各种事情。一点一滴的生活积累都会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它看似与舞蹈表演没有关系,但实则和舞蹈表演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三)心理素质的锻炼

舞蹈是一项身心结合的艺术形式,它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想在展现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加上感情表现,首先,动作需要很熟练,否则在动作的过程中只操心如何让自己的动作做的更完美,而根本无暇顾忌动作所要表达的意味,所谓熟能生巧,即首先应该熟练,然后在熟练的基础上就产生了窍门。在这里,芭蕾的表演首先要求舞蹈演员要过好动作“关”。在动作相当熟练之后,在表演过程中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塑造人物,通过舞蹈动作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有些舞蹈演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表演都很优秀,但是一到关键的比赛时刻,或者一踏上舞台,表现出来的就不如平时。对于这样的情况,演员们也实感委屈,平时练习时无论是技术动作还是情感表现都能做得很好,为什么总是一到关键时刻就失误?这就是演员的心理素质不过关。作为演员其实舞台上的表演经验的获得更为重要。舞台上的表演更需要一种经验,比如面对台下那么多观众,我们如何排解紧张的心情,比如突然失误,如何让自己在最快的时间内冷静下来,继续以后的表演,比如有什么突发情况,怎样沉着冷静的应对。这些经验都是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我们不仅要多通过经历这种紧张的气氛来训练自己,更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认真对待每一次小训练,把它当作表演一样重视起来,这样在真正表演的时候才不会因为平时的懒散而变得突然紧张以至于失误。

还有一些演员舞台经验也有,但其在舞台上的表现却还是不能令观众满意。这种情况的发生常常是由于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太想去表现好,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因为演员一旦过分重视,就会有压力,压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平时不会发生的失误因为过分想去做好反而没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要以一颗“准备充分的平常心”去对待,任何过分的表现都只将会适得其反。

所谓舞蹈表演到底是什么,单单是动作的炫耀么?肯定不是。每一个舞蹈作品都是一个情感的传达,都有中心思想,有起因有高潮。作为演员,想要完美的表达,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无论在训练还是在编创的过程中,都应该多思考,用心,没有任何一个舞蹈家不是经过岁月的一点一滴打磨出来的,她们在别人贪玩的时候都在苦心经营着自己热爱的事业,下了别人没有下到的功夫。在勤奋的基础上,还应该多动脑子,不能死练,寻找捷径,怎样更好的让自己找到表演的精髓。在表演的过程中,也不仅仅是对动作的考验,更是对整个人的考验,考验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考察了一个人的悟性。

让每个舞蹈演员都是一个灵动的精灵,可以随意调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去感染每一个人,去感染他自己。所以怎样提高舞蹈演员的表演素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猜你喜欢
舞蹈演员芭蕾舞台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春天的芭蕾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试述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试论舞蹈演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