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读“中国制造2025”

2015-11-23 09:25吕景舜
卫星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强国航天装备

“数字”解读“中国制造2025”

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来袭,制造业再次成为大国角逐争先的制高点,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已经开始布局,进行顶层设计,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国制造2025”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正处于全面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一战略的发布恰逢其时。

一、“中国制造2025”发布的五大背景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重要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积极稳妥应对内外部挑战。

(1)新一轮工业革命给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

(2)中国制造面临“双向挤压”;

(3)我国经济“新常态”提出紧迫要求;

(4)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释放利好;

(5)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

二、“中国制造2025”的“三步走”与“四大指标”

1.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三步走”

“中国制造2025”立足国情,立足现实,提出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在创新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2.2025年中国制造业的“四大指标”

中国工程院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在国际分工中具有较高地位,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基于“制造强国”的内涵界定,结合“三步走”中“第一个十年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战略定位,“中国制造2025”主要从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四大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三、“中国制造2025”的九大战略任务与十大重点领域

1.九大战略任务铺垫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

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2.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亟待突破

为确保我国十年后能够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原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国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2015年版)》,选择了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实现重点突破。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3)航空航天装备;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7)电力装备;

(8)农业装备;

(9)新材料;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四、“中国制造2025”带给航天装备发展的六大重点方向

航天装备的水平是代表一国航天能力的核心标志,也是衡量国家高科技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未来十到十五年,我国航天装备应以满足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为主,适度开展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形成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航天产业,逐步实现航天强国的发展目标。

(1)发展先进运载工具;

(2)建设国家空间基础设施;

(3)发展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

(4)推动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

(5)适度发展深空探测;

(6)推进航天技术转化和空间技术应用。

● 文_吕景舜

猜你喜欢
强国航天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防晒装备折起来
“学习强国”礼赞
逐梦航天日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