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2015-11-23 09:25
卫星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北斗京津冀卫星

国内动态

中国中车与以色列卫星公司展开合作

为共同促进卫星通信及运维服务在全球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中国中车与以色列吉来特卫星网络有限公司(Gilat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11月19日,中国中车公告了这一战略合作意向书的签署。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领域的资源和业务优势,开展高铁车载卫星设备、车载卫星通信接入软硬件系统、卫星网络及运营管理平台等技术合作和装备研制,共同促进全球轨道交通卫星通信及运维服务领域的发展。

《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1.0版)》发布

11月2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1.0)版》,科学推进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建设。其中包括基础标准(术语、时空基准)、民用应用标准(通用服务与接口标准、基础应用产品标准、位置服务标准、应用基础设施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等等。《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1.0)版》的发布将有利于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大幅降低,推进产业加速发展,助推北斗走向世界。

协同通信集团与Gilat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11月20日,协同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与Gilat公司于深圳举行了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关口站升级改造技术引进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协同通信集团将引入Gilat的关口站及VSAT技术,结合协同通信集团自身的产品和技术,对“协同一号”宽带卫星系统进行整体扩容,并为用户提供世界上处理速度最快的卫星远端站。随后双方将进行更进一步的技术合作,以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为基础,共同开发下一代领先的卫星通信产品。

国产40nm高精度北斗芯片发布

11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北斗产业重大成果发布会上公布,湖北省在北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国首款量产40nm高精度北斗导航应用芯片“启梦”正式发布。该款芯片支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达到亚米级定位精度;支持辅助快速定位,首次定位时间小于2s;支持北斗栅格码,提高了位置服务搜索进度。同时,在降低功耗、抗干扰以及支持多种扩充等方面具有独创技术。

吉林省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启动运营

11月14日,吉林省北斗导航地基增强系统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启动运行。吉林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由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组织实施,建立以北斗卫星为主、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信息服务网络。该项目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运行后主要用于精密测绘及气象、地震等服务,对加快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斗卫星Compass-is1加入ILRS国际联测

11月,我国又一颗北斗同步轨道卫星Compass-is1正式加入国际卫星激光测距服务组织(ILRS)的国际联测卫星行列中。Compassis1卫星于2015年5月30日发射,轨道高度35786km,属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系列卫星,该卫星经过长春站的最大仰角为73°。目前,我国已经有8颗北斗系列导航卫星加入ILRS国际联测中,分别为地球静止轨道系列卫星Compass-G1、倾斜地球同步轨道系列卫星Compass-I3、Compass-I5、Compass-is1及中地球轨道系列卫星Compass-M1、Compass-M3、Compass-MS1、Compass-MS2。

我国将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海事监测中心

11月24日,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我国将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海事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全球海上用户将获得可靠的北斗卫星导航服务。监测中心建成后,将履行中国政府对国际海事组织(IMO)作出的承诺,开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海事监测工作,对系统的精度、运行状态、空间信号质量等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向海事用户公告系统运行状况信息,确保全球海上用户能获得高可靠的北斗卫星导航服务。

广西柳州用北斗技术监管建筑垃圾去向

11月20日,广西柳州市运用北斗技术智能管理建筑垃圾。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全部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车身内外装有4个摄像头,拥有全密封电动遮盖篷布,同时装设监控警示系统,车辆超速超载、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时,渣土管理智能指挥系统平台可操控断油、断电。柳州推广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用北斗系统监管建筑垃圾去向为广西首创。

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

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特别是高分专项卫星数据得到了广泛应用。截至2015年10月,已在轨运行的高分一号和二号卫星共分发数据约337万景,广泛应用于18个行业,在国土、测绘等领域应用中取得了重要成果。高分一号卫星在2014年秋粮长势监测中实现了100%同类数据替代进口,高分二号卫星为云南鲁甸地震、巴基斯坦地震的灾后监测与应急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圳与中国航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3日,深圳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航天技术在深圳的产业化,率先形成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卫星制造与应用合作、推进“智慧深圳”建设、加强节能环保等高技术产业项目合作、打造航天军工电子供应链四个领域展开合作。

京津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推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11月27日,在2015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应用暨空间信息产业专题对接会上,北京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天津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签署《高分数据应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地将共同推动京津冀遥感信息应用与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协议提出,着力建设京津冀地区高分数据典型行业应用与重点地区应用,实现京津冀地区资源融合与产业互动,引导卫星遥感信息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工信部发布《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5年度)》

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和国防科工局综合司组织了2015年度军转民技术信息征集工作,包括公共安全、智能制造、应急救援、节能环保、动力与传动、核技术应用、航天技术应用、通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等专业领域。重点推荐项目中包括物联网、卫星通信系统、红外探测器等10项相关技术。推荐项目和推广项目中涵盖了机器人、陀螺仪、无人机、运载火箭、导航产品等9个领域150项军转民技术成果。

云 行_摘编

猜你喜欢
北斗京津冀卫星
北斗时钟盘
miniSAR遥感卫星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静止卫星派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