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三地理自主有效复习策略探讨

2015-11-25 21:37邓伟华
地理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表象导图

邓伟华

在高一高二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落实相对较好,但到高三需要复习的内容多、跨度大、要求高、教学课时偏紧,大部分高三教师不放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依然满堂灌、学生机械听,学得快、忘得快,学生累、教师苦、学生能力没有构建,复习效率低。在高三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复习以提高复习有效性。

一、利用思维导图自主归纳整理地理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在国内外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目前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很多,尤其是新课教学中的应用,但大部分教师直接把已归纳好的思维导图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记忆,这样复习效果其实不佳。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整合,如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复习中,可先让学生自主构建章节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被称作打开大脑潜能的图解工具,是思维的外化或可视化。通常用不同级别的关键词(知识节点)、色彩或图形和多个维度形成逻辑链或联想链,将碎片化的知识织成网络;有利于联想和突出重点,从而理解和记忆知识,发散和聚合思维,构建起完整而清晰、可以灵活调用的地理知识网络体系(如图1)。通过思维导图建立的知识联系能成为记忆的高点。

二、利用参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绘图能力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体验过程,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而在高三教学中,绘图训练往往被忽略或很少使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表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象是在物体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所出现的该物体的形象。”图文转化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尤其在高三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例如,中国空间定位教学过程中,可在空白中国区域地图上,第一步,让学生写出每个省区的简称并标出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第二步,标出中国主要山脉,勾勒出中国主要地形区的范围;第三步,标出主要经纬线;经过反复训练,一张中国心理地图就会慢慢构建起来(如图2)。

地球运动是高三复习的重难点,抽象难理解,传统的讲评练习,学生掌握较差,复习效果不理想。复习中让学生进行不同时刻、不同地区太阳光照图的绘图练习,掌握太阳视运动图的绘制方法,如果学生能熟练掌握地球运动图表的绘制方法,能做到图与图之间相互转化,则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例如,太阳光照图的转化练习,在侧、俯、侧俯等不同类型光照图之间进行转化(如图3)。

想象思维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活动的重要思维形式。读图、析图只看到图中的表面现象肯定不够,不能获得对地理事物本质的认识,这就需要在表象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地理图表的绘制训练,利用地理图册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与延伸,建立思维线索,引导学生将密切相关的、同一区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对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引申迁移,寻找问题中潜隐的联系,反映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三、利用体验探索让学生尝试改编创新设问

新课程改革方向要求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构建以学科思维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思维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试题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试题是学习评价要素中的重要组成,因此试题命制形式也应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探索完善试题的命制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鼓励学生适当进行改编创新设问,增强对试题的感觉,一题多用,延伸扩展,归纳总结,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复习效率,提高解题能力。如2014年泉州市一检第37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土地是人类各项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土地供需平衡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评价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三大方面。

材料二  图4为湖南省地形图(图略),图5为湖南省土地利用效率类型区划分图(图略)。

(1)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6分)

(2)指出湖南省水灾严重的地区,并从水系特征方面加以分析。(10分)

(3)分析环洞庭湖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于长株潭区的主要原因。(9分)

(4)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湘西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12分)

可启发改编设问:①还可描述哪些特征?(如气候、水文、水系、自然地理特征等,如果问这些特征应增加哪些材料?)②水灾严重还与哪些因素有关?怎么分析?(如从气候、水文、地形等方面分析水灾严重原因)

进行此方面训练,刚开始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行为动词使用不规范,指代不明确,问题太泛,且脱离材料,答案不合理等。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角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表象导图
石油机械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表与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表与里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及影响因素
透过表象看公式
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