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剧情”让学生“乐不思蜀”

2015-11-25 23:25马兆田
地理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提升效率创设情境

马兆田

摘要: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生活化、矛盾化的“剧情”,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快乐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提升效率

兴趣是学习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为课堂创设“剧情”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可使其“乐不思蜀”。

一、巧设生活性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有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优秀的地理教师,应学会把原理的讲解与生活中的鲜活案例相融合,将抽象原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身临其境,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新颖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思考,在愉悦中掌握概念和原理。

以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为例,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了三个重要的人地思想,内容抽象、理解困难,教师可借用生活中的实例将复杂的原理简单化,通俗化。例如,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评价“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模拟班主任批评一名懒惰学生的场景:“你现在不好好学习,等到考试的时候就听天由命吧!”学生哄堂大笑。教师补充说:“我监考的时候,经常发现有些同学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学生又哄堂大笑,在笑声中他们也明白了“听天由命”是反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最好实例,当然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诚实做人、拒绝作弊!”在评价人类中心论时,模拟数学教师布置一道很难的作业,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做,于是批评学生说:“这道题都不会啊,肯定是你们没有认真思考,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学生又哄堂大笑。然后教师点评,其实有时候是真的想不出来,这位数学教师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学生的智商有高低,认知有先后(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整堂课在欢乐的气氛中度过,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传授了基本的知识和原理。

二、巧设矛盾化剧情,让学生合作探究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多个学科的内容,虽然非常实用,但学起来也很困难,要想学好它并不容易。由于地理涉及大量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的解释和推理,加上学生缺乏抽象的立体空间思维和对生活的感悟,很多学生对原理的理解感到吃力甚至困惑。因此,教师就应想方设法通过引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深入挖掘和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由此联系到地理教材中的基本规律。

以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为例,第四部分“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也是整个必修一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学生理解起来相当困难。就这一节课而言,可以借助“孙中山北伐”的历史故事展开讨论。

教师:以北半球为例,赤道地区终年高温,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极地地区终年严寒,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对应的高空形成低压,因此气流1(北伐军)要直达北极(北洋政府所在地),而气流2(北洋军)欲南下直达赤道(北伐军军政府所在地),他们是否能够如愿以偿?(边讲边画,在图中画出赤道地区气流上升、极地地区气流下沉)

学生:不行,高空气流运动还要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

教师:很好,北上气流1在30°N附近偏转成西风,不能继续北上,而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跟过来,北伐大军该怎么办?

学生:回去。

教师:在30°N附近的高空北伐军(气流1)越聚越多,而此时粮草不足、空间有限,不能容纳这么多人,于是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气流1被迫下沉),最终决定一部分先返回驻地保护革命果实(画箭头3),另一部分继续北伐(画箭头4),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在60°N附近与北洋军(气流2)相遇交锋,一场悲壮惨烈的遭遇战打响了,结果会怎么样?

学生:两败俱伤,握手言和。(学生越听越有劲)

教师:很好,由于北洋军是重型部队(气流2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表现为冷气团),北伐军是轻型部队(气流4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表现为暖气团),此次交锋北伐军受重挫(气流4被迫抬升),一部分北伐部队主力被迫南撤(画箭头5),并派代表继续北上与北洋政府和谈(画箭头6),至此,北伐战争结束(三圈环流形成)。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名称及各个风带的盛行风向。

三、巧设漫画式板书,让学生乐于记忆

单纯让学生记忆地理规律和原理既费时又费力,俗话说“一图胜千文”,如果把抽象的原理用图形表达出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何把抽象的原理变成形象的图像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总结完善。面对思维活跃的90后,教师应在充分研究其特点的基础上,使传统的地理图形更形象化。

例如,把热力环流模式图形象化,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与一只冰冷冷的雪糕(气流冷却收缩下沉)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如图2),用漫画形式表达出来,既形象贴切,又符合90后学生的认知特性,能让学生过目不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提升效率创设情境
找准起点 凸显本质 提升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生本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