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学校体育创新研究①

2015-11-29 12:11刘春霞刘浩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体育系山西太原03003山西药科职业学公体部山西太原03003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1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教育资源时代

刘春霞 刘浩(.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体育系 山西太原 03003;.山西药科职业学公体部 山西太原 03003)

互联网时代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学校体育创新研究①

刘春霞1刘浩2
(1.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体育系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药科职业学公体部山西太原030031)

为使社会体育的发展和学校体育相互促进、无缝对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得出研究结果和结论,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体育网站建设,学校要加强优质网络体育教育资源建设,丰富内容并提高质量,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一体化发展,实施资源共享;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对由于主客观原因网络媒体辐射不到的人群进行社会体育健身指导;进行学校体育改革创新,增加项目欣赏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文化生活。

互联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创新研究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1.004

1 研究目的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同为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继续,学校体育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否成为一名体育人口。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与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学校体育的方向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体育的质量和水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媒体愈来愈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和生活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学生是网络媒体的最大受众,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体育信息具有信息传播的迅速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它的出现和发展、普及,使人类社会体育生活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网络媒体对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影响越来越深远,并成为它们发展所依赖的重要手段。作为学校体育继续的社会体育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从网络媒体获取技术支撑还有很大的空间,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应结合网络媒体进行创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公园、汾河公园、儿童公园、卧虎山公园、森林公园、学府公园随机抽取了600名参与健身的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权威发布及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关文献资料百余篇,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信息下的社会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为本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2.2访谈法

随机对公园参与健身的人群进行访谈,了解相关信息,同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专家进行访谈,获取指导意见。

2.2.3问卷调查法

在对相关文献分析和访谈基础上,设计问卷表格,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25份,回收率为87.5%。

2.2.4统计分析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互联网时代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 8%,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如此的网民规模要求学校体育应该更好的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改革,才能更好的发展并为社会体育服务[1]。

3.2社会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3.2.1学生时代的体育教育对参与社会体育健身的影响

调查学生时代的体育教育对参与社会体育健身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有62.29%的人认为学生时代的体育教育,使自己在社会体育锻炼方面增加或产生了兴趣;有31.43%的人认为学生时代的体育教育对自己在社会体育锻炼方面影响不大;仅有6.28%的人认为学生时代的体育教育使自己在社会体育锻炼方面失去兴趣,甚至惧怕讨厌,目前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养病,不得已而为之。

多年来学校体育发展,成绩还是比较显著的,但如何使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健身锻炼还要进行深入研究。调查中发现,多数参与体育健身的人在学生时代的体育成绩都是很优秀的,对体育活动情有独钟,认为学校体育对自己走入社会后参加社会体育有直接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学生时代的许多体育活动已无力参与,只能参与与身体条件相适应的体育锻炼,而这种锻炼项目自己在学校却并未接触过。那么在网络媒体信息这么发达的条件下,如何利用网络视频上的教学软件,让不同的体育健身人群都能跟着视频学会自己喜欢的健身项目,使社会体育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是学校体育工作者在网络媒体信息发达的社会条件下应探索的问题。

3.2.2学生时代观赏体育比赛及欣赏图谱的体育教学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时代接受过观赏体育比赛教学的人数仅占5.52%,但大多数人表示在学生时代观赏过学校举行的各种体育项目比赛活动,并且是作为拉拉队队员参与活动的,在活动中,只注意比赛得分情况,因不懂得活动竞赛规则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分,为什么会失分。通过实地考察,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把本项目的竞赛规则穿插于教学中,讲的有点零散从而使学生不能把竞赛规则作为整块记忆储存于大脑中。直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学校并未把观赏体育比赛纳入到体育教学中,使得一部分体育成绩比较好,又热爱体育活动的但很少参与体育竞赛的学生观赏不了体育比赛。

学生时代接受过欣赏图谱教学的人数更少,仅占0.76%。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沿袭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一个一个动作带着学生做,例如,学生学会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再让其自学四十八式太极拳,还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拿上体育教材,看懂文字,却看不懂图,最后不了了之。

3.2.3互联网时代参与体育健身人群体育观赏及学习行为状况

影响公园里健身人群体育观赏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不懂得如何欣赏的占41.3%,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视频网站作为点播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媒体观看模式,它以其快捷、方便、内容量大不断吸引着不同兴趣的观众。网络资源空间上的无限性、时间上的无限性,万维网的超文本、超链接的思想,大大方便了人们上网获得信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海洋[2]。从网络上就可以学到许多健身手段和方法,学到许多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健身项目。在互联网时代如果网民群体不懂得如何欣赏体育类比赛和自学体育项目,大家就应该对学校体育教学产生质疑,学校体育到底对终身体育教育起到了什么作用,应该进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懂得如何欣赏并能进行网上学习技术动作的仅占5.5%。通过调查得知,这一部分人群基本上干过体育工作,在学校学习期间接受过欣赏图谱教学,会画简易的图谱,并对各种体育活动项目多少有所了解。懂得如何欣赏但并不能进行网上学习技术动作的占11.8%。这一部分人群对自己喜欢的或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了解相对多点,网络视频可以满足他们观赏的需要,但不够深入,对于跟上视频掌握新的运动技能还有所欠缺,并对大部分的体育项目的欣赏方法比较陌生,缺乏体育欣赏的相关知识。

对体育欣赏没兴趣的占27.8%。说明有一部分人在学生时代就没有奠定好体育基础,当时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没有必要进行锻炼,也就没有必要学习体育,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有所下降,才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但由于在学生时代就没有积累下体育锻炼知识和体育欣赏知识,什么也看不懂也就对体育欣赏不感兴趣,在公园锻炼也就仅仅能走一走和跑一跑,对于这种活动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起不到锻炼效果。所以,要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到人们经常活动的地点去进行指导,宣传体育欣赏知识、锻炼知识和健身方法,并鼓励人们利用网络媒体主动自觉地学习和积累科学健身的知识,从而提高群众的体育健身兴趣,增加群众体育人口。

选择体育观赏及学习行为与工作时间冲突的占13.5%。由于令人瞩目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体育竞赛,如奥运会、美职篮、世界杯、Fl等重大比赛的直播时间与人们工作时间碰撞,导致有些人未能第一时间观赏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3],而一旦知道结果会大大影响人们观看转播的兴致,也有些由于工作任务或家里负担重,尤其是中青年人群,他们作为社会工作的主力军,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繁重工作中,在激烈竞争岗位的社会中还要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还有一些女工作人员的家庭负担重,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要干好单位的工作,还要做大量的家务,根本无暇顾及看电视和上网。

4 适应互联网时代,为促进社会体育发展,达到终身体育,进行学校体育创新

当前学校体育越来越重视体育资源的数据库建设,更多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可以被应用于学校体育方面,而体育选项课目前是高等学校的最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高等学校的学校体育又是社会体育的最后连接阶段,所以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体育选项课的创新教学体现就是最主要的学校体育创新研究内容。

4.1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的创新体现

北京体育大学陈琦教授在“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文中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终身性,最大限度满足个性与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体育选项课教学内容应该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确定,学生需要上什么内容,就开什么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但是有基础的和没基础的学的是同一教学内容,势必会造成学得好的觉得无趣,学得差的赶不上进度,满足不了同一选项课中不同学生个性和群体的体育需求,达不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健身性和终身性。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体育选项课教学中改变了这一现状,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选取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难易程度需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块进行自主学习。网络教学资源还弥补了体育选项课教学一直以来“重技术,轻理论”这一现象,注意在教学内容上选取对学生终身体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理论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

4.2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体现

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体育选项课教学中,教学方法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教学活动。具体体现在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后,相同层次学习目标的学生组合成一个教学团体,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成员提出改进意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最后教师对小组成员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查,对共性问题集中纠错,对个性问题,个别辅导。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的终身体育学习打好基础。

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体育选项课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课外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内教学组织形式,课外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师通过网络视频个别辅导和同学之间合作学习。课内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师整体教学、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4.3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于体育选项课的考核评价方式创新体现

传统的体育选项课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和运动成绩作为考核内容,缺乏激励功能,打消一部分体育基

础比较差的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在体育选项课中应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要把学生掌握技术的情况和运动成绩作为考核内容,还要把课外自主学习的成果和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面作为评价内容;利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相应的课外体育学习时间增长,每个人的努力情况不同程度地表现在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上,这应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一直以来,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场地的限制,体育公共课教学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现象,致使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体育锻炼的目地和作用,不知道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的锻炼价值和依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从而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理论学习,把体育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加大,将终身体育锻炼的知识纳入考试内容,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5 结论与建议

(1)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体育网站建设,学校要加强优质网络体育教育资源建设,丰富内容并提高质量,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

(2)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一体化发展,实施资源共享

实现体育场馆和设施设备的共建、互享。学校体育教师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学校的体育教学、课余活动、兴趣小组、俱乐部、运动训练队等,也可聘请社会体育中的一些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到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培训、组织管理、体育表演、体育产业开发、体育咨询与宣传等,发挥他们的特长,丰富学校的体育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由此达到取长补短、互助互学、互动发展的目的。

(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对由于主客观原因网络媒体辐射不到的人群(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退休人员)进行社会体育健身指导

(4)进行学校体育改革创新,增加项目欣赏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文化生活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2015-07-23]http://www.ce.cn/xwzx/ 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shtml.

[2]孙武.从大众传媒角度看网络媒体的特点[J].理论观察,2008(6):111-112.

[3]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04(1):40-43.

Research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on Promoting Soci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et Era

Liu Chunxia1Liu Hao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Business College,Shanxi University,Taiyuan,Shanxi Province,030031 China;2.Public Sports Department,Shanxi Pharmaceutical Vocational College,Taiyuan,Shanxi Province,030031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social sports and the school sports,questionnaire and the method of log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The result are as follows:the government and all levels of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s should 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s website, schools should 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cellent website sports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nrich the cont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to provide good service;social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develops simultaneously and share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together;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provide the fitness guide to the people who cannot receive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website;school sports should be innovated and more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increased to enrich the sports cultural life.

Internet;Social sports;School sports;Innovation research

G807

A

2095-2813(2015)11(a)-0004-03

①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学研究项目(编号:GX1225),体育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及教学应用研究(负责人:刘春霞)。

刘春霞(1974,3—),女,汉,山西运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刘浩(1970,12—),男,汉,山西运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教育资源时代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重视城乡教育资源调整 保护农民家庭发展希望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西方网络奥运会报道的特点与启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