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岭南武术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性研究①——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

2015-11-29 12:11代流通许汝松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1期
关键词:拳种岭南文化馆

代流通 许汝松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0)

1 相关概念

(1)“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因此,在互联网的驱动下产业的创新、跨界的融合都有利于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从侧面来讲对于事物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武术也应该顺应“互联网+中华武术”的发展。

(2)岭南武术文化

岭南从地理的概念上是指南岭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说岭南就是指的广东。因此,岭南武术文化就是人们在开展岭南武术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行规、习俗、约定等及其组织和管理机构[2]。

(3)岭南武术特色数据库

岭南武术特色数据库指的就是充分显示岭南地区的武术所具有的和其他武术不同的文献和数据资源的总汇。主要包含岭南武术的文献资料、视频、录音等其他数据资源的信息。

2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必要性

在交织成网的地球村中,中国武术如何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武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中华武术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如何展现给全世界是武术发展迫切解决的问题。

岭南地处华南地区,尤其广东有着中国之窗的美誉,在与外界交流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如今的岭南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广东。研究岭南武术文化就要从广东入手。

广东拳种繁多,其中原生态的拳种有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等拳种,这些拳种是没有经过任何雕饰的土生土长的广东拳种。而作为再生拳种的客家文化拳种(朱家教、钟家教、李家教、等拳种)和潮汕文化拳种(南枝拳、昆仑拳等)融入了广东风土和人文之后,而改编后的拳种,有其独特的创新和蜕变。当然,广东拳种也包含了北方原汁原味的拳种。可见,加强对广东武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促进广东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以及武术走向世界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岭南武术特殊数据库的建立无论是从丰富岭南武术的理论层面,还是发展岭南武术的技术层面都是有必要的。

2.2 可行性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武术专业的单科院校,在岭南武术的传承和保护上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专业的教师队伍,在科学研究方面能够积极的挖掘和整理广东传统的武术文化,有利于广东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在技术上面专业的教师队伍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有利于广东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作为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主管的网站——岭南武术文化馆,在宣传和推广广东武术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专业的图书馆是数据资源库建设的有利条件。

因此,无论是在整合资源、科学研究、统筹规划、分阶段的建设岭南武术数据库,还是传播和推广岭南武术都是可行的。

3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

3.1 传播性原则

武术作为一种文化,首要的任务就是传播。在文化安全下,武术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品牌,如何更好的打造中国武术文化品牌是武术发展的首要任务。岭南武术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就是结合岭南武术文化馆,让世界人更多的认识岭南的武术的真是面目。

3.2 特色性原则

岭南武术作为岭南独居特色方面,数据库的建立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应该是具有岭南风土人文的武术。比如:对岭南武术古籍数字化,加入到数据库中,形成武术独具特色的资源。因此,广州体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结合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数据库应该是岭南武术自己特色的东西,而不是中国武术共有的东西。

3.3 实用性原则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就是为了满足世人对武术资源的需求,经济、时效、实用是岭南武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首要任务。数据库的用户是多层次的,因此,数据库的建立在资源的选取范围、发布形式等内容都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用户的不同需要,才能使数据库真正的好用、实用。

4 “互联网+”环境下岭南武术文化的发展

4.1 武术文化需求的供与求

在经济化、科技化的今天,武术不可能单一存在。时代的进步也推动着武术前进的步伐,从封闭的武术传承方式到国际化的武术路线。在国际化推广的过程中,中华武术不仅仅简单的几个冲拳、几个套路,其中的武德、武术文化显得如此薄弱。近年来,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不约而同的来到广东来寻根问祖,其中有涉及到的拳种有洪拳、咏春拳以及蔡李佛拳等。互联网在推动着中国的武术走向国外。

到了国际化的层面上,简单的几个套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武术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推动广东武术的发展,广东省文化厅联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等部门共同编制广东武术系列丛书。把广东的武术以文字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也让更多的了解广东武术及其文化内涵。

互联网+武术文化需求,也把广东武术推向了市场化,推动了人们对武术的需求,那么武术的供给也就在一段时间内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互联网+中国武术”如何发展这样一个课题应该被武术工作者重视。

4.2 传统武术文化的互联网道路

互联网的开放性、多样性以及即时性的特点,为中国传统武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那么传统武术文化的互联网道路该如何建设呢?

岭南武术文化馆网站的建设初期就是为了宣传岭南武术文化。在首页上可以看到有机构设置、岭南武术、传统体育、非遗知识、学界动态、专家学者、竞赛世界以及岭南武库。从排版中不难发现有关岭南武术的方方面面都已囊括在网站之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岭南武库”,这里面可以存放有关岭南武术的书籍、期刊、图片、视频等项目,能够提供给大众最权威、最快捷、最丰富的岭南武术。岭南武术文化馆的主管是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无论是技术还是科研都有着专业的团队,在岭南武术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3 图书馆和岭南武术文化馆官方网站的结合

图书馆就数据资源有着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借助图书馆这样的平台就武术做一个专门的数据库,然后通过专门的官方网站进行推广。这样可以使得武术在传播中更加的规范化。

广州体育学院有着配套完善的图书馆,也有供岭南武术推广的平台。因此,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积极的和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主管的岭南武术文化馆的网站结合,将会进一步规范岭南武术的数字资源,也能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健身、旅游、学习一体化

丰富的武术资源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旅游环境;武术作为一种身体运动可以为人们的身体带来健康,健身气功等项目的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是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作为“活态”的武术套路表演及搏斗以及作为“死态”文献历史资料为人们认识武术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

“互联网+”就给武术提供了这样的商机。佛山黄飞鸿狮艺武术纪念馆作为黄飞鸿的祖籍是有名的旅游地方;每年暑假开设黄飞鸿武术夏令营,吸引了很多的孩子参与到武术的学习中。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武术的健身、旅游、学习一体化推广开来,能够为武术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5 结语

数据化的时代中,武术的发展也必须开拓自己的数据时代。建立岭南武术特色数据库无论是从丰富岭南武术的理论层面,还是发展岭南武术的技术层面都是有必要的;无论在整合资源、科学研究、统筹规划、分阶段的建设岭南武术数据库,还是传播和推广岭南武术都是可行的;并且具备传播性、特色性以及实用性原则。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武术也必将走向网络化。完备的特色数据库资源是岭南武文化发展的基础。武术文化需求的供与求反应了武术市场的需求远远的大于供给,反过来推动了武术供给的探索;借助岭南武术文化馆的网站开发岭南武术的互联网道路,为岭南武术的推广提供有力的平台;岭南武术文化馆积极的和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积极联合,将有利于岭南武术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发展;岭南武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直接效益之一就是推动岭南武术的健身、旅游、学习一体化发展。

[1]百度百科[EB/OL].ht t p://bai k e.bai d u.c om/l i nk?ur l=u8DaqH_35S4nEl XJQqGhj HgII_3j Wl J6l E_eLa2e3FEg32mAhj o JGQK5MmTORDFULCUvf u GHt-ZSu R3TVt RVu K#r ef_[1]_11323226

[2]李朝旭.岭南武术文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3]冯建周,胡玉玺.中原武术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24):38-41.

猜你喜欢
拳种岭南文化馆
岭南荔枝红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雨岭南
大爱有光
不辞长作岭南人
以“模件”思想解读中国武术拳种与流派规模化产生的机制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技术还是技艺:应该如何看待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