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人民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11-30 19:51李光建
武术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李光建

摘要:监狱作为现阶段我国暴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具有阶级性、惩罚性、封闭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具备管理监所、保障刑罚得到有效执行、确保监狱生产生活安全稳定的综合能力。文章分析了监狱人民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的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的对策。

关键词:防卫与控制技术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0—0056—02

1 引言

监狱人民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一类警察,隶属于司法部领导和管理。监狱人民警察不仅拥有刑罚执行、惩罚犯罪的权力,而且还承担着教育转化、改造罪犯的重任。其特殊的职业特点汇集了执法、教育、管理、改造等多种职责于一身。监狱人民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是指针对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管罪犯过程中,遇有打架斗殴、恶意袭警、蓄谋暴乱、越狱逃脱等违法现象,以法律为依据,利用踢、打、摔、擒拿等攻防技术和综合运用战术配合动作,适度打击在押犯人的施暴行为,控制抗拒抓捕的犯罪嫌疑人以及抓捕脱逃罪犯等,及时有效遏止事态发展,同时,也要保护监狱警察自身安全和其他罪犯不受伤害,减少不必要伤亡所用的警务技能的专业技术训练。

2 监狱人民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的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2.1 监狱人民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的途径

当前,由于受干警体能素质差异和训练时间、场地、器材等的影响,我国监狱人民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主要通过开设于司法警官学院的教学课程、干警的在职培训、政法干警大练兵活动等途径展开。

2.2 监狱人民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存在的问题

2.2.1 司法警官院校的教学训练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司法警官学院一直被视为监狱人民警察的“摇篮”,直接为监狱输送大批监狱管理专业的毕业学员。因此,在司法警官学院防卫与控制技术的教学中重点就监狱工作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科目。以《防控技术》课程为例,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除了理论教学,教学过程中会安排一定的学时进行实践训练,以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其毕业后顺利容入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打下基础。但自2001年之后,新增人民警察招录开始面向社会,造成司法警官类院校作为监狱人民警官摇篮的阵地作用有所弱化,因为诸多成绩优异的毕业生由于不能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而无法充实到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当中去,从而致使其所掌握的防卫与控制技术不能有效地得到应用,造成人才的浪费。同时,由于目前司法警官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偏向以“文化为主、体能训练为辅”,加之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担心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不能全面地贴近实战,造成了当前的防控训练掌握水平远不如“包分配”时代扎实,无法与监狱人民警察的实务工作接轨。

2.2.2 干警的在职培训训练现状与问题

干警的在职培训包括初任监狱人民警察的岗前培训和警衔晋升培训两个方面。多年以来,新招录的监狱人民警察都要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岗前警务技能培训,组织单位会聘请武警部队的擒敌能手对其开展具有实战性质的单兵擒敌、战术综合运用等专业技能教学,以培养他们履行职务的能力。关于在职监狱人民警察的警衔晋升培训,“司晋司”培训期为半个月,“司晋督”培训期为一个月。笔者根据近五年参加“警衔晋升培训”所获得的教学经验认为:由于参训学员是已经具备了一定实践经验的在职干警,他们的年龄结构存在差异性,培训的内容也主要是进行相关动作的复习和战术应用方面的巩固,造成部分学员的积极性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应付差事的思想及行动表现。此外,部分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录的新干警则因为体能素质差或是掌握防卫与控制技能动作的能力较慢,在短暂的岗前培训期内只能进行一些较为简单和基础的技术动作学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干警的在职培训未达到应有效果。

2.2.3 政法干警大练兵的训练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各地多次举行政法干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各单位都抽调体能素质好,具备较强防卫与控制技术能力的干警参加训练。在大练兵期间,参训干警除接受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外,重点要参加各个练兵项目的比武训练。参加人员通过这种严格的训练能够很好地弥补监狱人民警察队伍防控技术训练的短板。但是,根据笔者实地观察认为:这类大练兵更多地突出了“演”,偏离了政法干警练兵比武的本质,为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使得大练兵无形中冠上了“观赏”的光环,致使部分单位对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存在了认识上的偏差,刻意选择那些观费性强、能博得掌声的技术和项目来演出。同时,此类练兵比武训练时间紧、任务重,动作标准规范要求非常高,所以在活动之初参赛单位就精心挑选体能基础强、防控技术高的精兵强将,甚至存在向兄弟单位临时借调人员的现象。由此看来,全员参与大练兵的要求并没有达到,以单位整体防控技术提高为目的的训练成果仍然不佳。

2.2.4 监狱内部训练现状与问题

通过对多个监狱的实地调研,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在监狱内部存在干警人数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导致对于干警的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训练场地、器材等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部分监狱存在训练空白。

4 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的对策

4.1 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班,多渠道吸收专业人才

上文已经提到,司法警官院校培养的监所管理专业学生不可能都通过公务员考试加入监狱干警队伍,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摇篮的司法警官院校就应该积极与各个监狱开展定向就业合作,改革新干警招考模式,创新考试办法,利用多种渠道将有志于奉献监狱事业发展且属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吸收到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来。例如,2013年军队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对非作战部队的专业技术岗位以及部分负责管理、保障等非专业就业岗位实行社会化聘用,吸纳社会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成功进行了军队院校分配毕业生模式的转型。那么,我们是否同样可以对监狱人才的吸收方式进行创新呢?在每届监所管理专业学员中组建协议订单班,对他们进行单独的文化考试,着重于对防卫与控制技术水平等专业能力的训练及考核。或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招聘,都是增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防卫与控制力量的有效方法。endprint

4.2 严格体能测评,强化职责意识

良好的体能素质是进行防卫与控制技术动作学习和实践的基础,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人体的力量大小,速度快慢、柔韧性能、反应灵敏度以及身体承受极限与防卫控制技术掌握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凡是具有“一招制敌”实战效果的技术动作均对人的体能素质要求较高。例如:徒手攻击技术中的基本步法“前滑步”要求前脚掌贴地,迅速上步以后脚作为发力点迅速向前跟进,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住两脚力量的支撑点,没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能,很容易滑动不到位而无法有效攻击对方。要对学员进行严格的体能测评,培养受得住、学得会、用得好的人民警察。

正确的意识具有积极能动陛。对新时期的监狱人民警察不仅要训练过硬的防卫与控制能力,更要注重防范意识的培养,树立“危险意识”,即认识到“在岗一分钟,随时有突发情况出现”。资料显示,人若是有主动接受新鲜事物的学习欲望,那么在同等的基础条件下会更容易掌握,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防范能力才更能有效的控制突发局面。此外,还要培养干警的岗位责任感,服从于监狱管理,服务于改造罪犯,并将这一目标视为自己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大追求。

4.3 将“以练为战”作为终级目标

根据《政法干警大练兵指导意见》,大练兵活动的本质是要通过集中学习、强化训练,培养出监狱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职过程中应对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因此,在大比武、大练兵活动中,各级领导要改变以往的认识偏差,不能为“演”而练,而是为了“练”而练,将“以练为战”的思想作为训练的宗旨,切实增强参练干警的觉悟,提升其防控能力。

4.4 加强基础动作训练,贴近实战化对抗训练

防卫与控制技术的掌握必须以基础性的拳法、腿法、步伐做支撑,练就连贯性的制敌套路,也是以基础动作为根基。例如:擒敌拳中的“提膝前戳”其动作要领就是提起左膝上防,右脚在左脚后垫步成半马步,左小臂左下格挡,右手成插掌收于腰际;重心前移成左弓步的同时,用手掌戳击敌人喉部达到制服的目的,这就需要以娴熟的基础动作加良好地反应速度来完成。同时,在各类警务技能培训中制定防卫与控制教学计划时一定要以贴近实战为要求,把胆子放开,尽可能的开展以实战为背景地对抗性训练,以实战对抗作为检验训练成绩的重要手段,找出训练的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使防卫与控制技术成为监狱人民警察充分履行职能,确保刑罚得到依法执行的一项“硬功夫”。当然,监狱内部也要积极争取各类资源为提高干警防卫与控制技术训练水平提供有力保证,在训练时间有保证的前提下能够就近开展训练,从而为监狱管理事业的有序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练就真才实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