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五破五立”与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理念研究

2015-11-30 19:58姚孔运
武术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办学意识

姚孔运

摘要:文章以解放思想“五破五立”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理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品牌思想,树立争先意识;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墨守陈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意识;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闭关自守思想,树立包容合作开放意识;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反映迟缓思想,树立博爱办学意识;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忽视产业化思想,树立企、商业化嫁接意识,旨在为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解放思想“五破五立” 普通高校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0—0074—02

1 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品牌思想,树立敢于争先意识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品牌思想是以“211”、“985”、一本院校等内外知名度为中心,给予其它普通高等院校的一种潜意识形态辐射。此种辐射具有功能双重性,一是能激发内在竞争意识,二是能产生消极漫步思想。

目前,我国高校与部分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除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以及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外,其它普通高校虽与其相差甚微,但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以及硬件、软件设施的缺失,使得这些院校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师生对其产生一种消极漫步思想。即刚毕业到此的优秀教职工遇到机遇就往这些高校迁移,学生与此些高校学生交流根本不去维护母校名誉,而是对其进行反名誉描述,使得本来与具有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品牌高校差距甚微的普通高等院校而逐渐变得从知名度上被社会所遗忘。

因此,作为生存于普通高校且肩负着发展与复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领导、教职工以及学生应该打破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品牌思想,树立敢于争先意识。要有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品牌高校并不是因为品牌而具有知名度,是因为领导师生的共同塑造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综合效益思想,普通高校如能树立敢于与其争先意识,必能通过艰苦奋斗,贴上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品牌高校标签,开创普通高校发展的宏伟蓝图。

2 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墨守陈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意识

所谓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墨守陈规思想内涵具体有二。其一,依托传统办学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程式演绎教条主义。目前,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理念基本是中为中用,西为中用。诸多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理念要么借鉴省内品牌高校,要么引进西方大学。此种教条主义的假性运用,缺失地域普通高校文化元素、质的解析与记忆、文化的自我否定与肯定等,最终造成此些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模仿成为假性模仿即低级模仿。较为典型为普通高校学科建设基本上围绕其它高校及部分普通高校学科建设开设,结果导致学科建设与本土社会的不良性循环。其二,点与面的断层。“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了发展的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发展的数量或者说‘增长”而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的不均衡化是其典型特征。此种不均衡化发展是点与面的断层,是与高校可持续化发展的对立面。所谓点是普通高校狠抓特色专业,与其它专业拉距甚大,较为典型为贵州凯里学院的武术专业、六盘水师范学院的矿业工程与冶金专业等。尽管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需要点的凸显来彰显自我,但更需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来均衡,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是面的拓展与进步,不是点对点的依托。因为如果点与面的断层必然会造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专业学生之间的拉距,会产生正负对抵效益,即一边学生维护,一边学生反描述。当然,最终结果将耽误大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化发展,从而阻碍民族文化及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步伐。

3 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闭关自守思想,树立包容合作开放意识

当今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与外的交流方式很多,较为典型的为网站交流、访问、互换生等。但此些交流方式非真性交流,所交流事项都具有可预测性,根本不能进行质的学习与融合。还有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精品课程、优质课以及科研网页等校外根本无法进行视觉观摩,如:某些普通高校科研处网站校外根本无法浏览,致使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毕业学生长期缺失此项内容关注,导致对母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科研发展趋势的遗忘,此是对内的保守。对外的保守表现为校外人士对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相关主导信息无法浏览,致使不能进行间接交流,造成内部与外部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办学思想理念的不对等,从而遏制普通高校的快速发展。举例可证,当普通高校A能以包容合作开放意识将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领域信息公布于众,普通高校B、C等得知后也将着手实施,这样普通高校A与普通高校B、C就会产生共生效益,即共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当与外来者产生共生效益后就会产生矛盾,其自然将会产生发展,反之,将会原地迈步、走马观花。

基于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定要做到眼界、思路、胸襟宽广而富有超前性,构建和谐开放的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文化,培养开放的办学心态,塑造原生态的校园环境,与其它高校、部分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形成合力,互为学习、互为支持与共同发展与进步。

4 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反映迟缓思想,树立博爱办学意识

目前,普通高校学科发展理念瓶颈在于重视办学学科,忽视辅助学科。如:某普通高校重视理工科忽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学与英语等辅助学科,造成国家重大政策和重要工作部署面前,未能及时从中寻觅有利于此些辅助学科发展的积极因素,使得辅助学科工作推动不得力。

基于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该持双刃剑,不仅要在普通高校办学学科中行动陕、判断形势准,还要善于利用国家政策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国家政策所突出的辅助学科信息进行灵敏性捕捉,从而使普通高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以可持续化理念发展。以询问论之,普通高校以理工科为办学理念,又开设文史地艺体等辅助学科,且又不关注其生存空间,何以开设之?以社会学视角分析,亦为耽误师生青春年华与家庭期待。因此,普通高校应该破除对民族传统体育等辅助学科反映迟缓思想,树立立说立行意识,也就是要有博爱的办学理念,切实做到理工科学院综合学科建设整体化,促进普通高校学科的整体化发展。

5 破除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忽视产业化思想,树立企、商业化嫁接意识

自我筹资缘由为提高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自主办学能力,提升领导、教职工和学生与社会的触及频次,增强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办学的社会实践、服务意识。目前,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自我筹资来源主要各大事业、企业商业机构等。具体表现为:科研与产业、教学嫁接,赛事与商业化嫁接,技术、技能与公司培训机构嫁接等。此种筹资方式功能表现为提高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学生就业率、解决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教学内容0+10=2的实践运用效益,也就是给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进行课程开课提供社会参考坐标,不至于其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归纳之为行业高校,它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举例论证,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学生在校所习知识与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需求是否对等,如:当今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就业领域空间为教师、训练与比赛、团队凝聚力培育、辅导与培训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办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