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学生裁判能力及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2015-11-30 20:09王义炫
武术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培养

王义炫

摘要:裁判员是篮球比赛的执法者,裁判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队比赛的成败,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及比赛的精彩程度。随着篮球运动在高校开展及普及,对篮球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通过对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篮球专项学生在篮球裁判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有待提高,在篮球比赛中的执裁能力不足,缺乏经验等。因此,应该对体育院系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篮球技战术的同时,也能熟练地掌握篮球裁判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关键词:体育专业 篮球专选 裁判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0—0112—03

近年来,随着篮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对学生篮球裁判的执裁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篮球裁判员是篮球比赛的执法者,裁判员通过对规则的学习和实践,在比赛中正确运用规则,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篮球裁判能力是指在比赛中担任临场裁判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临场裁判员的执裁水平高低影响着参赛队技、战术的发挥和比赛的精彩程度。随着篮球运动的日趋普及,各种比赛日益频繁,社会对篮球裁判员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篮球裁判执裁能力是体育院系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体育院系学生是篮球裁判队伍的后备力量。因此,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篮球专选学生的裁判能力,对学生毕业后组织教学和比赛的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篮球裁判执裁能力是体育院系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作为体育院系篮球专项学生是篮球裁判队伍的后备力量。如今体育院系篮球专项大多数学生很难完成篮球比赛的临场执法任务,主要体现在把握全场尺度不统一、判法不准确、裁判法不熟练、心理因素差。原因是在学校时对规则理解不透、临场机会少、经验欠缺。再者学生对篮球裁判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裁判基本功练习要求不严。本文拟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问卷调查法、专项教师访谈法等方法,了解目前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篮球专项学生裁判能力的现状,探讨提高其裁判能力的方法。旨在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篮球裁判能力提供参考,为以后学习、工作更好地施展自己篮球裁判能力提供帮助。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2013级、2014级篮球专选班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对安徽省普通高校从事篮球教学及研究5年以上的教师,就本研究所要涉及的分析内容进行专家访谈。

2.2.2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与篮球裁判能力有关书籍、中国学术期刊网,筛选有关体育院系篮球专选学生裁判能力方面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撰写提供理论支撑。

2.2.3 问卷调查法

对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学生就篮球裁判能力、篮球裁判知识等问题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回收392份,回收率为98%,经检查,有效问卷388份,有效回收率99%。

2.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应用软件对所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篮球专项学生对篮球裁判学习的认识及兴趣分析

表1显示,学生对于篮球裁判技能的学习兴趣很浓厚的占29.9%,浓厚的占42.3%,不喜欢的仅占6.2%,27.8%的学生认为篮球裁判技能很重要,62.9%的学生认为重要,9.3%的学生认为一般,89.7%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裁判教学学时,12.5%的学生认为可以保持现状,只有8.3%的学生认为应减少教学学时。以上数据说明,学生热爱自己选择的专业,对篮球裁判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目的明确。

3.2 篮球专项学生学习篮球裁判的动机分析

如表2显示,91.8%的学生认为掌握好篮球裁判技能可以提高课程成绩,83.5%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综合能力,93.8%的学生认为可以提升工作竞争力,85.6%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加社会认可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受一定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体育院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从事和体育相关的工作,学好篮球裁判的技能会对以后的就业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促使学生加强对篮球裁判技能的学习。

如表3显示,只有21.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专选课上重视裁判教学,64.9%的学生认为一般,说明专业课老师以及学院对篮球专项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的重视不够,不能给专选学生的篮球裁判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3.4 体育院系篮球专选班篮球裁判能力现状分析

如表4显示,在篮球专选班中只有11.3%的学生有除篮课本之外的篮球裁判书籍,89.7%的学生对篮球规则及裁判知识的了解不深,85.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临场执裁的过程中反映过慢,86.6%的学生认为自己临场执裁理论联系实际不足,83.5%的学生对比赛全场执裁尺度把握不准,74.2%的学生在执裁的过程中易出现错判、漏判现象,81.4%的学生在临场吹罚比赛时与搭档配合不默契,71.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临场吹罚比赛时自信心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在校的篮球专选班学生中,不能很好地执裁比赛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主动,对技裁判知识和规则不熟悉,临场中表现出经验不足、反应过慢、自信心不足、与搭档配合不默契临、场尺度把握不一、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等问题。

3.5 篮球专项学生对篮球裁判基本功掌握情况的分析

裁判员的基本功有三个方面:手势、哨音和移动,它不仅反映出裁判员的工作态度和水平,还表现出裁判的气质和权威。因此,要当好一名裁判,必须掌握好裁判的基本功。哨音是临场裁判员判罚“命令”的信号,要求哨音洪亮、果断、及时、准确。endprint

手势是篮球临场裁判员的门面,也是裁判员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一名优秀的裁判员手势应清楚、果断、美观大方,同时还要体现良好的节奏。准确的移动是裁判员控制比赛,看清场上队员是否违例和犯规的前提,只有及时、准确的选择移动的最佳位置,才能最准确清楚的做出正确的判罚。如表5显示,只有21.6%的学生能准确及时的鸣哨,25.8%的学生非常熟悉基本手势,24.7%的学生能正确的移动跑位,23.7%的学生对宣判程序非常熟悉,可见篮球专选学生裁判临场制裁的基本功非常薄弱。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专项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现状

从安徽省体育院校的篮球专选学生的篮球裁判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各种条件所限,学生在学校里往往没有进行充分的临场锻炼,学生篮球裁判基本功不全面和心理不稳定。往往表现为:在临场裁判时概念不清,不清楚什么情况该判罚,该吹哨;对规则理解不深;职责分工不清楚;在场上不懂得如何跑动:跑动少、速度慢、站着多、不到位;经常出现错判、漏判甚至于反叛现象。还有很多同学临场反应能力差、视野不宽阔、尺度把握不准、情绪不稳定、与搭档配合不默契。或者由于心理因素影响,缺乏自信心,整场比赛不敢鸣哨宣判,又或是喧宾夺主越区抢哨。甚至有的裁判理论成绩优秀的学生,没有临场执裁的能力。造成比赛缺乏公正合理性,容易造成运动员伤害事故的发生,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以至影响了一些同学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4.1.2 影响学生篮球裁判能力不足的因素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导致篮球专选班学生裁判能力不足的因素是:在篮球专选课中裁判课时过少,基本在2-4课时;学校对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缺少专业培训,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又不强;有的学生学习篮球裁判的兴趣还不够和动机还不明确,学生对裁判知识了解不深,基本功不扎实;临场实践机会少,缺少参加正式比赛的临场实践;学生学习裁判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在课堂学习的裁判法,不能作到对新规则的及时了解和学习。

4.1.3 学生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的良好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在吹罚比赛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适宜的兴奋性紧张度,要善于自我心理调节,情绪不能随场上的变化而起伏。同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且有较好的分配能力,视野必须广阔,跑动要积极。

4.1.4 学生篮球裁判的综合能力培养

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活动:必须从学生兴趣、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技能,道德修养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综合培养,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篮球裁判员。

4.2 建议

(1)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裁判课时在篮球专选课时中的比例。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要增加学生临场实践机会,在临场执裁中,专业课老师应临场指导,要求学生裁判员注意跑动的路线、判罚的位置,力争判罚及时、准确,减少错判和漏判,学会控制球场局面,全场判罚尺度要统一。多组织篮球比赛,增加学生的临场实践机会。

(2)加强与社会联系,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学校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安排有丰富临场经验的专职教师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3)开设学生篮球裁判员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篮球竞赛规则和修改后的新规则。在讲授规则和裁判法的同时,邀请一些参加过重大比赛、有丰富临场经验的国家级裁判或优秀裁判员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为学生现身说法作一系列的专题讲座。

(4)成立一个篮球裁判俱乐部,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里有机会学习和锻炼,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带动水平低的学生一同学习、实践。

(5)加强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基本功训练:如裁判手势练习、哨声练习、步法移动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从裁判基础学起。只有不断学习基本功并不断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在临场中做到临危不乱、判罚自如。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培养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