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基于1 052条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

2015-12-01 11:29张国兴张振华
华东经济管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能源政策目标

张国兴,张振华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经济观察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基于1 052条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

张国兴,张振华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文章从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对我国1997-2013年节能减排政策进行量化,探究了不同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及其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结果发现,我国政府自1997年以来逐渐增强对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重视,但各政策目标的重视状况明显不同,其演变的核心内在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各有关部委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理性选择,且各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性差异。最后,从优化相关政策目标、完善政策目标应用推广领域和加强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间的协同推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节能减排政策;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有效性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长期单一地追求经济增长目标,各种能源和环境问题愈发突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攀升,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1]。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规定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10%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在此背景下,2011-2013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2.01%、3.6%和3.7%,SO2排放总量同比下降了2.21%、4.52%和3.48%。这些硬性指标层面上的数据表明我国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节能减排成效。而这些成效是政府通过综合利用一系列政策措施手段[2],重视节能减排不同政策目标,进而完成预期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取得的。

目前,关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效果评价等方面[3-4]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Xu等[5]评估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政策,发现能耗强度和转换效率对降低能耗有较大影响,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限制高耗能行业增长仍然是目前节能减排的主要挑战。Schreifels等[6]分析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中问责机制、排放督查、技术状况和财政支持等措施对二氧化硫控制的影响。Gielen等[7]发现上海市1995-2020年的节能减排政策有利于逐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ong等[8]介绍了我国节能发电调度政策,阐述了该政策对电力行业和节能减排的影响,并根据该政策在试点省份的实施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Xue等[9]依据目前的不足和未来的减排目标,通过回顾我国在各个“五年计划”时期对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效果提出了进一步防治污染的改善方案。陈诗一[10]阐述了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等对我国节能减排效果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关于节能减排效果的研究着重通过探讨政策发挥作用的影响机理来帮助政府制定出更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对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演变与效果方面关注得较少,并且大部分集中在逻辑分析的层面。政策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11]以及政策供需层面和政治力量制约层面的不平衡[12],致使部分节能减排政策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而不能对节能减排事业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学者们在已有研究中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测量、协同和演变[13],探讨了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有效性[2],为量化研究节能减排政策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在对我国1997-2013年间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进行量化处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针对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计量模型开展定量研究,深入分析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及对节能减排效果和经济增长效果的影响,并依据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现状,为我国政府完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基础

(一)问题分析

节能减排,狭义上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而广义上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排放[14]。与此相对应,文中节能减排政策包含节能节水,减少SO2、COD和碳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以及发展或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政策。政策措施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时为实现既定目的而运用的方法和手段,节能减排政策的主要措施有行政措施、引导措施、其他经济措施、财税措施、人事措施和金融措施[13]。政策目标是一项政策通过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所要实现的目的。基于郑玉歆和齐建国[15]对节能减排政策中有关政策目标的分析,本文针对节能减排政策的政策目标进行编码,并通过共同讨论的方式决定政策目标名称及其含义界定范围。最终确定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包括:防治污染、提升节能减排效果、树立节能减排理念、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节能减排政策效果是政府在经济增长制约条件下通过综合利用政策措施并重视节能减排不同政策目标,进而完成预期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实现的。Fang等[16]研究发现节能成本、政府管制、低碳生活方式和节能减排新技术等对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并阐释了政府控制和低碳生活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深远意义。Lin等[17]分析了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对经济增长和能源节约的影响,发现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均对能源的节约有较强的反弹效应。Zhang等[18]探究了我国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推动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这些有关节能减排政策研究中的政策措施、政策目标及政策效果的关系可以总结为: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通过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实现节能减排政策的目标,而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对相应政策的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不同政策目标所产生的政策效果也能在政策目标的强化范围中发挥相应的指导作用,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目标、政策效果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来源与政策量化

为了从政策本身出发分析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演变及其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影响,本文依据数据的完整性原则从全球法律法规网数据库中筛选整理了1997-2013年间我国中央政府(全国人大、国务院)及各部委等颁布的所有与节能减排高度相关的政策1 052条,并从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方面对这些政策进行量化。

政策力度是反映政策法律效力大小的指标,根据我国节能减排政策颁布机构的级别及政策类型,分别为各政策赋予5~1分的数值来反映政策力度的大小。对政策目标的量化主要是根据政府对该目标态度的强硬、所采取措施或方案实现目标程度的大小分别为各政策目标赋予5~1分的数值。通过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进行量化不仅能保证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量化标准的合理性,还能较好地反映政策的内容效度。这是因为直接的研究对象就是政策本身,量化方法的内容效度可以由研究对象本身来保证[11]。

基于1997-2013年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笔者在咨询相关政策研究专家的前提下首先对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进行了编码分析,然后合理选取量化人员并初步制定量化标准,通过政策预量化和正式量化两个阶段,进一步优化量化标准,排除量化结果的方向冲突性,最终得到正式有效的量化结果。这样的研究过程能够严格保证最终结果的信度符合学术研究的需要。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设计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常用的表示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对能源利用程度的指标[19]。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的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左右的约束性指标,本文对节能效果方面的因变量主要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来表示,计算办法见公式(1):

其中,ENt表示第t年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量;energyt(单位:万吨)表示第t年的能源消耗量;GDPt(单位:亿元)表示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量是用来描述国民经济特定发展状况下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指标[20]。根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中对主要污染物重点指二氧化硫(SO2)等污染物的界定,本文对减排效果方面的因变量主要用百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SO2排放量)来表示,计算办法见公式(2):

其中,EMt表示百万元国内生产总值SO2排放量;SO2t(单位:万吨)表示第t年的SO2排放量;(单位:百亿元)表示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本文对经济效果方面的因变量主要用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各年国内生产总值Yt(单位:亿元)来表示。在本文自变量中,利用永续盘存法测算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各年资本存量K(单位:亿元);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统计的各年就业人员数量来表示各年劳动力L(单位:万人)。

关于政策目标的自变量主要用节能减排政策所涉及的防治污染、树立节能减排理念、推动产业升级、提升节能减排效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7项政策目标的重视程度P来表示。由于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重视程度不仅与政策目标本身有关,还与政策颁布部门的级别及政策类型有关,因此本文将根据公式(3)来计算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重视程度P:

其中,Pt表示第t年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重视程度,N表示第t年颁布的政策总量,pei表示第i条政策的力度得分,pgij表示第i条政策中第j项政策目标重视程度的得分,j表示节能减排政策7项政策目标中的1项政策目标。各变量具体定义见表1所列。

表1 变量定义表

(二)模型构建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在引入制度要素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解释政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Van Campenhout和Cassimon[21]将制度因素引入了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析制度要素对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彭纪生等[22]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的计量模型探究了技术创新政策要素对经济和技术效果的影响。为此,本文将节能减排政策目标要素引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中,构建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对节能效果、减排效果和经济效果影响状况的分析模型。由于前期的能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代表着现有的节能减排水平,且对本期的节能效果和减排效果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在构建政策目标对节能效果和减排效果影响的分析模型中,将考虑前一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量PEN和前一年百万元国内生产总值SO2排放量PEM对本年节能效果和减排效果的影响。由于经济效果不仅与政策要素有关,还与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有关,本文在构建政策目标对经济效果影响的分析模型中,还将考虑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各年资本存量K(单位:亿元)和各年劳动力L(单位:万人)对经济效果的影响。本文将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引入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且考虑政策滞后影响的表达式如下:

对以上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本文的计量模型,其形式如下:

其中,lnAt表示模型的常量(在下文模型中用常数Ct来表示),其数值需要根据模型回归确定,lnut表示一些随机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在下文中将用εt来表示)。将节能减排政策目标代入(7)、(8)和(9)式,得到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影响的理论模型如下:

其中,Ct表示模型的常量;i表示政策目标的滞后期,在后文分析中将依据AIC和SC准则进行选择;αk(k=1,2,3)、ξ和(a=1,2,∙∙∙,7;b=1,2,3)分别表示各变量的系数;εt表示其他随机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

四、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本部分将基于我国1997-2013年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量化结果,利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并在有效分析各变量间相关性的前提下,通过建立针对政策目标的计量模型探讨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效果和经济增长效果的影响。

(一)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分析

依据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定义,某项政策目标的重视程度越大,说明政府为实现该目标在节能减排政策中做出的努力程度也越大。从图2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分析中,可以看出政府在1997-2013年间为实现各政策目标所付出努力程度大小的演变趋势:我国政府对各政策目标的重视程度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增长幅度更加显著。这表明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资源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并不断加大力度重视各节能减排政策的具体目标。

图2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

基于图2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分析表2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在1997-2005年和2006-2013年两个时期内,防治污染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节能减排目标。经过修订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以及亟待推进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征求意见稿)》显示出我国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而持续强化环境污染防治的决心。提升节能减排效果在第二个时期受到更多关注并成为政府最为强调的节能减排目标。为完成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我国政府通过制定有关节能减排政策的强制性方案、完善针对节能减排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成立节能减排专门工作小组等方式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位列节能减排目标第三位和第四位的是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它们在两个时期都显著高于其他位列最后三位的节能减排目标。这表明了技术水平以及能源利用率的提升对于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表2 各变量演变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纵向比较看来,除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之外,对其他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尤其是对防治污染和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的重视程度都有显著的提高,而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的重视程度几乎始终保持在最低水平且增长极其缓慢。在这一现状的基础上,2014年我国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出“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对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整体来看,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在1997-2013年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基本上遵循着以防治污染和提升节能减排效果为基础,加强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度推动产业升级并树立节能减排理念以及缓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路径持续演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种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实施战略客观上是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节能减排政策是通过中央政府及各有关部委所制定的政策体系组成的,而其最终呈现形式除取决于中央政府及各有关部委的决策之外,还受到节能减排执行主体(企业)在特定情境中理性抉择的影响。不同程度地重视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实际上是由中央政府、各有关部委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形成的理性结果。具体来说,受到可持续发展需求以及国内外环保压力的影响,中央政府理性选择了目前以防治污染和提升节能减排效果为基础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实施战略。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逻辑内涵,中央政府与各有关部委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即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委[13]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一方面要为维持其行政地位而执行中央政策,另一方面又要适当顾及节能减排政策实际执行企业的利益。后者是因为企业为部分部委间接提供经济资源,并且各有关部委只有在企业支持配合的前提下,落实政策实施并产生政策效果,才能顺利通过中央政府的绩效考核[22]。例如,我国各国有石化企业既是提供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一定程度上又是实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的重要阻力,而有关部委为争取其支持拥护会在节能减排政策目标中适度减弱对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强调。因此,可以说部分部委在特定情境中会顾及企业的因素,在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实施战略中既体现中央政府的意志,又能反映相关企业的利益诉求。

(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政策效果分析

表3是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及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等各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由表3可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量(EN)与前一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量(PEN)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与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均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同样,百万元国内生产总值SO2排放量(EM)与前一年百万元国内生产总值SO2排放量(PEM)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与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均有显著的负向关系。这一方面说明前一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量(PEN)和前一年百万元国内生产总值SO2排放量(PEM)分别显著地正向影响着本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量(EN)和本年百万元国内生产总值SO2排放量(EM),并意味着由于受到过去较大基数的能耗及排放量的影响,我国无法在短期内彻底改变能源消耗和SO2排放大国的现状;另一方面说明不同程度地重视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对我国能源消耗量和SO2排放量的持续减少具有显著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政府重视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性。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各年GDP(Y)与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各年资本存量(K)和各年就业人员数量(L)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与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重视程度(FW、SJ、TC、TJ、TN、YN和TJN)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这意味着各年资本存量(K)和各年就业人员数量(L)是正向影响各年GDP(Y)的重要因素,并且重视我国各节能减排目标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间也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我国政府在政策目标规制的战略层面上对不同政策目标进行了较好地协同组合,进而使各政策目标间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性。

表3 各变量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4显示出我国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影响。表4分析结果的R2值均大于90%,Durbin-Watson stat值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表明三个模型的总体拟合效果较好。根据AIC和SC准则选择的各政策目标的滞后期均在1~3年内,说明模型的估计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各政策目标在现实中的状况。依据表4的估计结果,加强对防治污染目标的重视对节能没有显著影响,对减排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重视防治污染目标能对排污企业造成更大的减排压力并直接带来污染物排放逐渐减少的趋势,进而使以“高污染,高排放”为特点的粗放式生产经营的产值持续下降。虽然重视防治污染目标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增长,但政府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顾及经济的长期良性增长,因此会始终强调防治污染目标的重要性。加强对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目标的重视对减排和经济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节能效果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在不考虑其他节能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加强对节能减排政策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有利于驱动企业严格开展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并使其在节能减排压力下为绿色GDP做出相应的企业贡献。因此,为保持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的积极成效,政府应继续优化与其相关的行政手段;在保证监督检查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简政放权,不过分干预生产经营活动以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并最终产生较好的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重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目标对节能和减排效果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对经济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表明政府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还未显著地促进能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另一方面表明作为影响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可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应在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作为生产力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基础上,细化具体政策措施及方案,真正将技术改造产生的节能减排效果落到实处。

增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标的重视对节能和经济效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减排效果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了企业的能源消耗量,有利于降低企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并产生直接的经济利润。因此,我国政府应不断加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标的重视程度,保持单位GDP能耗稳步下降,这对于我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贯彻以及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强调推动产业升级目标对节能和经济效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减排效果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产业升级的执行措施不佳,检查效果不完善以及片面强调推动产业升级时忽略了与其他节能减排措施及目标的协同使用,结果造成能源消耗量的增加;而这又提高了企业单位生产成本,使产品剩余价值减少,不利于经济总量的积累。短期看来,虽然重视推动产业升级目标在所有节能减排政策目标中产生了最差的效果,但这并不表明我国政府应逐步减少甚至放弃对该目标的重视;相反,政府应该统筹安排,认真反思在推动产业升级目标上所采取政策措施的得当性、所实施方案规划的系统性是否能经得起生产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完善与推动产业升级目标相匹配协调的其他政策措施及目标,真正使产业升级带来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产生积极的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重视树立节能减排理念目标对节能效果和减排效果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说明树立节能减排理念可以显著地减少能源消耗量以及污染物排放量,却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说明能源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降低化石能源使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并能产生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作用。考虑到树立节能减排理念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受到最少重视但又能产生积极节能减排效果的目标,尤其是针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的重视会产生最佳的绩效结果,因此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委应当认真研究制定关于不断加强重视这两个目标的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直接诉求,为深化节能减排领域的改革做好基础工作。

表4 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估计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从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对收集的1997-2013年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利用量化数据分析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并探讨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自1997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各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重视程度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尤其从2006年开始更加显著。

其次,我国政府对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重视状况显著不同。对防治污染目标以及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目标的重视程度一直较高,而对树立节能减排理念目标、推动产业升级目标以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的重视程度较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是由中央政府及其各相关部委制定实施的,但其演变的核心内在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各有关部委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最后,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树立节能减排理念目标对节能和减排效果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标对节能和经济效果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目标对减排和经济效果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目标对经济效果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防治污染目标对减排效果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效果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推动产业升级目标短期内对节能和经济效果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针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重视状况与其政策效果的匹配缺陷程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不断优化防治污染目标和推动产业升级目标。防治污染目标抑制经济增长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目标短期内抑制节能和经济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标设置领域和标准的不当以及推动这些目标的政策措施本身的不完善造成的。因此,制定合理的政策目标评价标准并采取更加合适的措施来防治污染和推动产业升级,这应成为政府今后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的着力点之一。

其次,逐步扩大不同政策目标的应用推广范围。适度加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树立节能减排理念目标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标在节能效果领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树立节能减排理念目标、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目标和防治污染目标在减排效果领域,以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标、提升节能减排效果目标和推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目标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推广;谨慎处理推动产业升级目标在节能领域,防治污染目标和推动产业升级目标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推广。

最后,促进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间的协同推进。节能减排活动的复杂性和多领域性等特点使得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已经超越了单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以及现有政策领域的边界。这要求我国政府在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有必要将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进行协同组合,在政策层面上产生良好的目标协同效应,通过政策目标协同来推动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

[1]Zhao Z,Chang R,Zillante G.Challenges for China’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J].Energy Policy,2014,74:709-713.

[2]张国兴,高秀林.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5):45-50.

[3]Li L,Tan Z,Wang J,et al.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for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China[J].Energy Policy,2011,39(6):3669-3679.

[4]Ting G.Researches of Developing Strategies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n Paper-making Enterprises-Case Study of Shandong Haiyun High-Efficiency Ecological Park[J].Energy Procedia,2011,5:674-678.

[5]Xu J H,Fan Y,Yu S M.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2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s 11th Five-Year Plan:A perfor⁃mance evaluation[J].Energy Economics,2014,46:348-359.

[6]Schreifels J J,Fu Y,Wilson E J.Sulfur dioxide control in China:policy evolution during the 10th and 11th Five-year Plans and lessons for the future[J].Energy Policy,2012,48:779-789.

[7]Gielen D,Changhong C.The CO2emission reduction bene⁃fits of Chinese energy polic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a case study for Shanghai,period 1995-2020[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9(2):257-270.

[8]Dong J,Xue G,Dong M,et al.Energy-saving power genera⁃tion dispatching in China:Regulations,pilot project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A review[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5,43:1285-1300.

[9]Xue B,Mitchell B,Geng Y,et al.A review on China's pol⁃lutant emissions reduction assessment[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4,38:272-278.

[10]陈诗一.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彭纪生,仲为国,孙文祥.政策测量、政策协同演变与经济绩效:基于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9):25-36.

[12]王骚,靳晓熙.动态均衡视角下的政策变迁规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6,2(4):26-30.

[13]张国兴,高秀林,汪应洛,等.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测量、协同与演变——基于1978-2013年政策数据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2):62-73.

[14]张国兴,高秀林,汪应洛,等.政策协同: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的新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3):545-559.

[15]郑玉歆,齐建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经济分析与政策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2-145.

[16]Fang G C,Tian L X.Government control or low carbon life⁃style?-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selective-con⁃strained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dynamic evolution system[J].Energy Policy,2014,68:498-507.

[17]Lin B,Yang F,Liu X.A study of the rebound effect on China's curren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mea⁃sures and policy choices[J].Energy,2013,58:330-339.

[18]Zhang X H,Hu H,Zhang R,et al.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s economy,energy and the air emissions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4,38:624-638.

[19]柴建,郭菊娥,席酉民.我国单位GDP能耗的投入占用产出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9,12(5):140-148.

[20]宁佳,刘纪远,邵全琴,等.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多情景模拟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136-146.

[21]Van Campenhout B,Cassimon D.Multiple equilibria in the dynamic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The role of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2012,22(2):329-342.

[22]彭纪生,孙文祥,仲为国.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演变与绩效实证研究(1978-2006)[J].科研管理,2008,29(4):134-150.

[责任编辑:欧世平]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cy Objectiv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Study of 1 052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ZHANG Guo-xing,ZHANG Zhen-hua
(School of Management,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On the basis of quantify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in China during 1997 to 2013 from two dimensions of policy efforts and policy objectives,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trend of China’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objectives,and their performanc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emission red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licy objectiv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ince 1997.However,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different policy objectiv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because the core intrinsic evolution motivation is from the rational choice of game results amo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relevant ministries and enterprises as well as other stakeholders.Moreover,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olicy objectives on the resul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emission red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significant discrepancies in orientation.In the end,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rom optimizing relevant policy objectives,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policy objectives and strengthening synergy promotion of different policy objectives,etc..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policy efforts;policy objectives;effectiveness

F205

A

1007-5097(2015)11-0088-08

10.3969/j.issn.1007-5097.2015.11.014

2015-0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33005;7110307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3-0267);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4LZUWZD003;15LZUJBWYJ040)

张国兴(1978-),男,内蒙古商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管理;

张振华(1990-),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能源政策目标
政策
政策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助企政策
政策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