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民族主义思想之源起

2015-12-08 12:17
关键词:美国黑人德鲁殖民

林 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0083)

纵观美国黑人史,主张黑人积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融入主义”以及倡导黑人自治的“黑人民族主义”思潮始终贯穿于黑人社会发展进程,并随着美国种族关系与矛盾的变化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美国黑人民族主义思潮纷繁复杂,从主张返回非洲的“移民主义”到激进的种族分离主义,从泛非主义到建立以黑人独立经济为基础的“国中国”思想,从倡导“黑人上帝”的黑人基督教到黑人穆斯林运动,包涵了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宗教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等支脉,这一系列思想脉络在倡导黑人与美国主流社会的关系上都有其各自的主张,但究其根本,这些形态各异的社会思潮与运动的思想内核均为:倡导黑人政治、经济、文化的自治,即主张黑人发展独立的黑人政治、经济、文化等机构,无论是在美国主流体制之内亦或体制之外,均强调黑人自治,这也正是黑人民族主义思想区别于美国历史上另一大黑人政治思潮——融入主义的主要标志。①关于黑人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界定,目前学界比较统一的观点为,以在美国社会体制之内或之外建立“黑人政治、经济、文化自治”为前提是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标志,参见Bracey,John H.Jr.,August Meier,and Elliot Rudwick.1970.Black Nationalism in America.Indiannapolis:Bobbs-Merrill;Carmichael, Stokely, and Charles Hamiltion.1967.Black Power:The Politics of Liberation in America.New York:Vantage Books;Cruse,Harold.1967.The Crisis of the Negro Intellectual: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of Black Leadership.New York:Quill;Dawson,Michael.1994a.Behind the Mule:Race and Class in African American Politic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Essien-Udom,E.U.1971.Black Nationalism:A Search for an Identity in Americ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Hall,Raymond.1978.Black Separatism in the United States.Hanover,NH: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McCarthy,John.1992.Black Power Ideologies:An Essay in African-American Political Thought.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Morris,Milton.1975.The Politics of Black A-merica.New York:Harper&Row.

美国历史上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可大体分为以下时期:②Bracey,John H.Jr.,August Meier,and Elliot Rudwick.Black Nationalism in America,Indiannapolis:Bobbs-Merrill,1970,p.26.1、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随着蓄奴制在南部的确立以及1793年国会通过第一部逃亡奴隶法,自19世纪初出现了以逃离美国的“移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黑人民族主义思想萌芽。此后,作为北部自由州与南部蓄奴州妥协方案的重要内容,美国国会于1850年出台了更为严苛的《逃亡奴隶法》,不仅允许南方奴隶主到北方自由州追捕逃亡的黑奴,并且将协助奴隶逃亡定为非法行为加以惩处,同时限缩了北方自由黑人的人身权利。这一法案对当时美国北方黑人社会造成了沉重打击,转而于50年代将“移民主义”思潮推向顶峰;2、美国南北内战结束后,随着南部重建失败与种族隔离制度的施行、以及黑人大迁徙后北方城市黑人种族贫困聚居区的逐步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黑人民族主义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其间文化、宗教、经济民族主义思潮澎湃,种族分离主义、黑人宗教、黑人穆斯林运动、黑人独立经济、泛非主义等种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纷涌而出,为60年代中后期席卷美国的黑人民族主义浪潮奠定了基调;3、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取得初步成效,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黑人的选举权与政治权利得以初步确立,然而与此同时,黑人要求平等经济与社会权利的主张却遭到了白人种族主义势力的遏制,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遭受挫败,以“黑人力量”(black power)为旗帜的黑人民族主义思想开始逐步取代马丁·路德·金倡导的“融入主义”理念,成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后期的主导力量。①王恩铭:马尔科姆·爱克斯与“黑人力量”,《世界民族》2011年第5期。由此不难发现,尽管民族主义思想贯穿美国黑人史,但每当黑人的社会经济状况趋于恶化,或是当处于历史转折期的黑人面对依然沉重的种族主义枷锁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希望幻灭之时,民族主义情绪就会在黑人民众中蔓延。②林玲:当代美国黑人穆斯林运动与黑人民族主义思想,《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本文旨在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追根溯源,探究美国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源起与历史背景。自独立战争至内战前夕,以“移民主义”思潮为基调的黑人运动孕育了美国黑人民族主义的雏形,倡导种族团结与独立的民族主义意识开始萌生,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社会形态各异的黑人民族主义思潮的涌现奠定了基础。因而针对美国历史发展初期黑人运动与思潮的研究对于系统考察美国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殖民协会与“黑人殖民”

美国独立战争后,北方各州相继废除了奴隶制,而南部各州也开始放宽了对奴隶主解放奴隶的限制,允许私人解放奴隶。自此,美国的自由黑人人口迅速增加。1790-1800年间,全美自由黑人由59466人增至108395人,增幅为82.3%;1810年,自由黑人人口已增长至186446人,增幅为72.0%。③Ira Berlin,the Free Negroes in the Antebellum South,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p46.然而,自由黑人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了白人奴隶主的警觉与恐慌,在许多奴隶主看来,获得自由身份的黑人必将对黑奴制构成巨大威胁,因其存在会随时挑动黑人奴隶的反叛。1800年发生在弗吉尼亚州亨里克县的奴隶谋反使白人奴隶主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黑奴反叛的威胁,继而加剧了其对自由黑人问题的担忧。在这一背景下,海外迁徙自由黑人的运动开始悄然兴起,在白人奴隶主的支持下,“美国殖民协会”(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逐步发展成为组织黑人海外迁徙的主导力量。

美国殖民协会成立于1816年,其主旨在于将美国的自由黑人遣返回非洲,即所谓“黑人殖民”(black colonization)。该协会的创始人为来自新泽西的长老会牧师、乔治亚大学校长罗伯特·芬利,在他看来,即便是获得自由的黑人也将永远无法充分融入美国社会,而他们唯有在其祖辈的土地上即非洲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因而他眼中的黑人殖民无疑是一项慈善事业,它不仅能帮助黑人获取真正自由的生活,美国黑人移民在非洲大陆对基督教的传播也将惠及非洲的黑人。事实上,芬利的黑人殖民思想带有深刻的白人种族主义的印记。究其根本,他将黑人在美国的存在视为对美国白人社会生活与价值观的威胁,他认为将获得自由的美国黑人送往非洲能够使美国社会免于遭受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诸如贫困黑人的社会保障以及种族间通婚等,因而迁移黑人对每个州都有利,尤其是南部州。④P.J.Staudenraus,The African Colonization Movement,1816-1865,Octagon Books,1961,p.20 – 21.芬利的主张得到了众多南方奴隶主的支持,南部的种植园主和政客继而成为组建美国殖民协会的主体力量。⑤Amos J.Beyan,The 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Liberia Stat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1822-1900,Lanham,1991,p3.至1832年,美国殖民协会在全美建立了306个地方分会,其中就有70%在南方蓄奴州。⑥Robert William Fogel,Without Consent or Contract: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Slavery,Norton & Company,1989,p.253.直至美国内战后,美国殖民协会始终是黑人迁徙的主体机构,1822年,在与美国政府的合作下,协会在非洲西海岸建立了殖民地利比里亚,用于美国黑人移居。1847年,利比里亚宣告成为独立国家。至1867年,协会向其输送了1万3千余名黑人移民。

正因其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美国殖民协会的举动遭到了废奴主义者以及广大美国自由黑人民众的强烈反对。废奴运动领袖威廉·加里森在1832年出版了《有关美国迁移黑人的思考》,抨击了美国殖民协会为奴隶主辩护与诋毁自由黑人的行为,并指出它之所以否认黑人在美国本土改善其处境的可能性,其目的无非在于将黑人完全排斥在美国社会之外,由此“欺骗和误导国民”,从而具有伪善的欺骗性,应被视作废奴运动的敌人。①Bruce Rosen,“Abolition and Colonization,the Years of Conflict:1829-1834”,Phylon,Vol.33,No.2,1972,p187.黑人领袖弗·道格拉斯对此也作出强烈谴责,认为美国殖民协会实质上是奴隶制的“孪生姐妹”,它不仅助长了对黑人的偏见,更传播了充斥着种族仇恨的黑人劣等论。②Louis R.Mehlinger, “The Attitude of the Free Negro toward African Colonization”,Journal of Black History,Vol.1,No.3,1916,p.288.

与此同时,作为内战前美国自由黑人的重要社会组织,“黑人代表大会运动”(the Negro Convention Movement)更成为反对美国殖民协会的先锋力量。该组织自1817年成立以来,每届年会的主题均围绕着美国黑人的出路问题展开,商讨相应举措。对于美国殖民协会将美国黑人移民非洲的方案,该组织一度表示强烈抵制,它主张将加拿大作为黑人移民的目的国,而反对移民至其它任何地区。1817年1月,黑人代表大会于费城召开第一届会议,对美国殖民协会的成立表示抗议,认为其“主旨在于将美国所有有色人种系统地移除”③John W.Cromwell,“The Early Convention Movement,”American Negro Academy,Occasional Papers No.9(Washington,D.C.:American Negro Academy,1905),p.8.,因而具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1830年9月,该组织再度在费城召开大会,会议主题仍在于抵制殖民协会的方案,会议提出了美国黑人移民至加拿大西部的方案,并对此进行了充分讨论,进而提议在加拿大购买土地以用于黑人移居。1832年,在来自北方8个州的黑人代表组成的年会上,购买加拿大的土地以用于黑人移居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目前“已有2千美国黑人离开了他们的出生地美国,越过国境”,移居加拿大,从而“为美国的有色人种寻求避难所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希望。”④Ibid,p5.代表大会的大多数代表都对移民非洲表示反对,进而否决了除以加拿大为目的国的所有移民方案,并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强烈抗议,抗议国会向美国殖民协会的拨款,要求遏制黑人殖民这一种族主义行径。

二、“移民主义”思潮的兴起

19世纪30年代以来,废奴主义运动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1833年4月全国性的美国反对奴隶制协会在费城成立,总部设在纽约,随后反奴隶制协会在北部各地纷纷建立,到40年代废奴主义组织已达近2000个,参加协会人数超过20万人,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废奴主义者还组织“地下铁道” (underground railroad),通过隐蔽的方式,经由秘密的路线和食宿站,指引和协助大批黑人奴隶逃离南方。随着“地下铁道”的迅速发展,南方的逃亡黑奴随之成为南北矛盾的焦点之一。此外,在南方人看来,一些北方州制定的“人身自由法”也对南方的蓄奴制构成了严重威胁。法规的主旨是阻止绑架及转卖自由黑人使之沦为奴隶,同时禁止州政府官员参与追捕逃奴,并确保逃奴拥有人身保护令和陪审团审讯的权利。这些州的法规引发了南方奴隶主的强烈反对,他们随即呼吁制定新的联邦法,以强制执行1793年通过的第一部逃亡奴隶法的条款。18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二部《逃亡奴隶法案》即是当时对南方要求的回应,也是“1850年妥协方案”的主要产物,因南部人坚持认为,它的实施是南北统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该法案延续了第一部逃亡奴隶法中关于南方奴隶主可以跨州追捕逃奴的内容,并增加了新的条款,主要内容包括:(1)设置联邦专员,负责发放允许逮捕和领回逃奴的证明;(2)追索奴隶的一纸宣誓书即可认定为对于逃亡奴隶所有权的证据,而逃亡奴隶却被剥夺了自我辩护的权利;(3)专员有权要求任何公民作为武装人员去协助执法,拒绝执法或妨碍执法者将面临严厉的罚款甚至监禁。在该法实施的第一年中,自发捕获逃亡奴隶的事件急剧增加,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种专门捕捉逃奴的行业,其中不乏持有伪造宣誓书的绑架者,他们伺机捕捉自由黑人卖往南方从中谋利。而该《逃亡奴隶法》剥夺了逃亡奴隶的申辩权,因此不管被抓获的黑人是否为逃奴,他们也无法针对南方法院提供的宣誓书为自己申辩。这项法令对北方黑人社会造成了强烈冲击,一方面,它推动了北方废奴主义运动,黑人和白人废奴主义者相继在一些北方城市组织了治安维持会,以保护逃奴免遭追捕,并为被逮捕者提供法律援助。此外,它激发了废奴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其中1852年问世的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深刻揭露了蓄奴制的残酷与黑暗现实,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反响,成为美国废奴主义文学与运动的里程碑。另一方面,严苛的法令之下,逃离美国的“移民主义”思潮开始进入黑人群体的自发意识,只因残酷的现实幻灭了黑人民众的希望,致使许多人转而相信,在美国永远也无法实现其安全保障。自此,黑人代表大会的移民主张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开始将目光投向除加拿大以外的其它更多地区。在1854年召开的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在移民目的国问题上形成了不同派别,其中由著名黑人报刊《谜》 (the Mystery)创办人马丁·德鲁尼博士为代表的派别主张移民西非,而著名黑人诗人詹姆斯·惠特菲尔德领导的派别则主张移民中美洲,此外詹姆斯·霍尔利牧师领导的派别倾向于选择海地。代表大会由此分别授权于各派代表与移民目的国政府机构谈判。其中霍尔利牧师于次年访问海地,并取得了海地政府对于黑人移民计划的旅费资助与津贴;德鲁尼博士于1858年赴西非,并与8个国家签订了条约,为美国内战前的黑人移民开辟了道路。①E.U.Essein Udom,Black Nationalism:The Search for an Identit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p.20.

马丁·德鲁尼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人知识分子、社会活动家与民族主义思想家,曾于1843至1847年间在芝加哥主编黑人周报《谜》,并于1847-1849年间担任《北方之星》 (the North Star)编辑,该报为废奴运动领袖弗·道格拉斯创办,一度成为废奴主义运动的旗帜报刊。随着《1850年南北妥协方案》的达成与第二部《逃亡奴隶法》的出台,许多美国黑人对北方的白人废奴主义者开始日益失去信心,德鲁尼的政治主张也因此发生了根本转变,在他看来,这些法案的实施意味着被剥夺人身权利的黑人已处于历史的危难关头,此刻所要面对的是关乎其未来命运的重要抉择。1852年,德鲁尼出版了《美国有色人种的状况、提升、移民及其命运》一书,着重探讨了当前黑人的出路问题。书中对美国黑人当下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了思考:

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难道我们应该屈服于像畜生一样被人无情地拖走,坠入堕落与奴役的深渊?我们应该飞离吗?还是应该抵抗?②Martin Delany,The Condition,Elevation,Emigration,and Destiny of the Colored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Black Classics Press,1852.p.156.

该“飞离”还是“抵抗”?是在美国国土之外寻觅属于黑人的家园?还是留守这片土地继续斗争以期推翻种族主义制度?德鲁尼毅然选择了前者:对外迁徙。他认为,从现实角度考虑,推翻种族主义制度仅仅依靠自由黑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白人社会的介入,然而第二部《逃亡奴隶法》作为联邦法案的出台已然排除了依靠地方政府或白人社会为黑人成功争取权益的可能性,继而决定了黑人在美国本土进行政治斗争的黯淡前景。德鲁尼在书中指出,对美国黑人的压迫植根于劳动力剥削,而这种剥削体制继而又被压迫者通过黑人种族劣等论加以合理化。因而黑人社会在寻求自由与脱离苦难的过程中,必须擦亮眼睛、认清事实,而“殖民迁徙”这一具有蛊惑性的号召正是美国黑人谨须防范的头号陷阱。德鲁尼继而对美国殖民协会发起的殖民迁徙运动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批判:

我们认为美国殖民协会是有色人种彻头彻尾的敌人,因为它总是试图去挫败他们,剥夺他们拥有的任何权利。我们坚信,它在本质上违背了基督教精神,并在伪善的外衣下隐藏着憎恶。③Martin Delany,The Condition,Elevation,Emigration,and Destiny of the Colored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p31-32.

对此,德鲁尼一针见血地指出殖民迁徙 (colonization)与黑人自发迁徙 (emigration)之间的本质区别,前者是由白人发起的运动,是以维护蓄奴制为根本目的,旨在将所有的自由黑人从美国社会移除;而后者才是黑人自发、自觉的运动,旨在追求自由解放,并以摧毁奴隶制为终极使命,因为黑人之所以选择自发迁徙,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回到属于自己的家园,通过积聚政治与经济力量,动摇黑奴制的理论基础与政治合法性,直至最终将其摧毁。

在书中,德鲁尼号召黑人通过自发的对外迁徙提升境遇、改变命运,其主张脱离美国社会的分离主义思想与当时以道格拉斯为代表的融入主义流派形成了对照,后者倡导黑人通过政治斗争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从而标志着他与主流废奴运动团体正式宣告分手。①Robert M.Kahn,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Martin Delany,Journal of Black Studies,Vol.14,No.4(1984),p416.对此,道格拉斯本人表示了疑虑,面对50年代黑人对外移民诉求的增涨,他担忧的是诸如德鲁尼等黑人运动精英的存在“对于提升这个国度中有色人种的现状必不可少”,因而“他们的离开将使我们更加难以摆脱目前的困境。”②Howard H.Bell,“The Negro Emigration Movement,1849-1854:A Phase of Negro Nationalism,”The Phylon,XX,No.2(Summer,1959),p135.然而,在“移民主义”思潮追随者的信念中,德鲁尼倡导的黑人移民与美国殖民协会维护白人利益的出发点与主导理念截然不同,它是基于黑人的自发行为,是以废除奴隶制为最终使命的伟大事业,从而昭示着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德鲁尼也因此常被视为代表分离主义思潮的美国黑人民族主义的思想先驱。③参见 Uliman,V.,Martin R.Delany:The Beginnings of Black Nationalism.Boston:Beacon,1971;Cruse,H.The Crisis of the Negro Intellectual.New York:William Morrow,1967;Bennett,L.,Jr.Before the Mayflower:A History of the Negro in America.Baltimore:Penguin,1966.

事实上,美国黑人自发的对外迁徙早在19世纪初就已萌生。1816年,来自新英格兰的非裔商人保罗·卡菲资助了38位美国黑人迁徙至非洲的塞拉利昂。保罗·卡菲是一名桂格派教徒,作为黑人移民非洲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将永远无法享有充分的公民权,而只有在非洲的亲善故土上才能拥有美好家园。他的倡议得到了一些美国国会议员、黑人领袖的支持以及英国政府的许可,进而在其个人资助下实现了第一批黑人至英国殖民地塞拉利昂的移民。1817年卡菲的不幸辞世致使其进一步迁徙计划中断,但其为黑人迁徙所作的初步尝试为50年代移民主义思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无论是早期黑人自发的迁徙还是“黑人代表大会运动”对于美国殖民协会黑人殖民迁徙行动的抵制,都显露出早期美国社会黑人的独立群体意识与集体力量。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运动往往关注的是当下美国黑人面临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即如何帮助黑人脱离当下苦难,而并未真正触及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灵魂,即普遍意义上的民族拯救与民族身份的构建问题。因此有关研究也将这些美国社会早期的黑人运动所蕴含的民族主义思想萌芽定义为“黑种人民族主义”(Negro Nationalism),作为“黑人民族主义” (black nationalism)的思想源头,它无疑为其20世纪初的渐趋成熟铺平了道路。④关于“Negro Nationalism”,参见 E.U.Essein-Udom,Black Nationalism:The Search for an Identit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Howard H.Bell,“The Negro Emigration Movement,1849-1854:A Phase of Negro Nationalism,”The Phylon,XX,No.2(Summer,1959).

猜你喜欢
美国黑人德鲁殖民
后殖民批评的“去殖民性”
——跨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20世纪前后美国黑人的真实处境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空间建构
THE JAZZ AGE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