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5-12-08 12:17
关键词:人本化主体政治

张 浩

(周口师范学院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周口466001)

在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中发现,这里长期存在着一种倾向—— “人学空场”,走向了对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精致化”、“规范化”,这一倾向似乎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研究越深入,教育效果越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丢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忘记了这是一项“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因此,在人本化时代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条件,就是要重新回到实践论域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回归。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人本化”解读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实践是其实现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正是人类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领域中的实践活动,造就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类自己,因此, “行动着的群众”和“群众的活动”无疑是我们理解任何社会实践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不能例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为的”和“为人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教育人,并通过教育实践达到提高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水平的目的,而且是由“人”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大大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复杂性。为了解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这团乱麻”,理顺其中的内在关系并找到内含的教育规律,除了直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本身、回归主体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思路和办法。

(一)回归教师:以“教师”为本

就实践主体来说,既包括社会主体 (类主体),也包括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就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来看,实践主体包括教师——组织、实施者和学生——参与、互动者。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一元主导——掌控着教育内容的来源、教育内容的筛选、教学过程的掌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考核方式等“特权”,学生沦为“知识袋”、“知识容器”等被灌输的对象,知识从教师向学生呈辐射状单向传递。这样的师生关系可以形象的描述为“嘴巴和耳朵的故事”,由于学生上课只带着耳朵,故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呈现出“单子”式情形,相互之间同样缺乏理解和沟通。在人本化时代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越来越成为动摇教师“特权”地位的力量,有人惊呼“教师主体失去了”。事实果真如此?在依次历经了“教师一元主体论”、“学生一元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式双主体论”、“交互主体论”等理论研究和一次次的“主体性”教育教学实践之后,才蓦然发现,理论上的完美创设就像天空中漂浮的白云,无论它怎么样美丽,始终不能改变庄稼缺水的现实问题一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似乎又落到“地上”,回归了现实。如何正确认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自始至终萦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天空”上,难以回避也无可回避。

正如“否定之否定”并不是简单等同于“肯定”一样,重新回归实践论域的教师主体地位和作用不仅没有因为之前的挑战而消弱,而是在“凤凰涅磐”之后的重生。以“教师”为本并不等同于“一元主导”和“特权”,而是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具体现实实践活动中的一员。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作用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选择。选择是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者、实施者角色的首要任务,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尊重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相关理论、现实素材,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奠定基础;二是建构。建构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关健环节,教师要对经过认真筛选后的教育内容和素材等这些“零散”的、外在于教育实践过程的东西,按照与学生共有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线索进行重新建构;三是呈现。即以课堂的组织形式,把建构起来的“知识”以适当的方式——或案例式、或讨论式、或专题讲座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里,教师主体就像水果市场上卖荔枝的小摊贩,为了能够卖上一个好价钱,先挑选出那些带梗的荔枝,然后用一根绳子把一个个零散的荔枝进行“捆绑”一样,教师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卖一个“好价钱”——得到学生的认可。

(二)回归学生:以“学生”为本

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一个彰显个性人本化时代悄然来临。在人本化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够紧紧抓住这一时代特征,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仍然遵循“为统治阶级服务”、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观点不变的话,必将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更不用谈什么教育实效了。正如学者所说:“在这个社会成员在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发生重大调整、人的主体性意识越来越充分彰显的新时期,这种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便愈发显得软弱无力。”①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版,第6页。很显然,认清楚“人本化”的科学内涵并把它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即便不能对问题有一个根本的解决,至少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回归学生,当然也不是罢黜“教师”主体独尊“学生”主体地位,而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活动过程中,重新审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尤其注重人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关系属性,把人的主体性视为社会实践必须遵循的首要条件之一,即目的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来,一方面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主体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上——打破教师与学生间的“主从关系”,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凸显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作为思维着的人,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对外部世界和自身都会有能动的认识,对其中的不一致会以自有的水平进行鉴别、选择和实施。”②李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88页。这种认识,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回归师生互动关系,以“交互主体”为本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表现为“主体见之于客体”与“客体反作用于主体”的内在统一。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过程之中,就构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以文本为对象的互对关系,即教师、文本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交互主体”关系。一旦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幅幅机械的、指令式的过程,而是由教师、文本和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生成的互动关系,在这个融意义价值和生活世界为一体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真正的、现实的主体。“尤其是对于教育对象而言,他既不再被看做一个外在强制下的客体,也不再被看做一个仅仅具有知识理性的片面的主体,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价值主体。”③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版,第165页。

二、人本化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拓展

从人的角度重新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成交往关系,二者在各自的活动中基于能动而现实的交往而体现出各自的主体性,是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教育对象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从而使各自的活动成为主体性活动。”④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版,第158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必须要关注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关系本身。同时,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着教师也好、学生也罢,其思想和行动都离不开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与之紧密融合在一起。因此,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个体目标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本化时代下的价值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教育论教育当然不行,还需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视域。

(一)学生自身和谐方面

费孝通先生在论述文化的边界问题时,为了避免“文化冲突论”而提出“场”的概念,处于同一文化场中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规范,可以自主地选择”,从而把“冲突”引向“互补、融合”①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14~15页。。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特殊的场—— “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由主体场、介体场环体场相互交织、相互叠加而形成的复合场。”②张浩:《论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建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9年第2期。对于身处场内的学生来说,同样可以“自由地选择”,而决定其选择能力、选择准则、选择时机、选择方法的,是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即学生自己身心健全、灵肉和合的状态,是否达到“和谐”、“有序”和“统一”。一个身心和谐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当他面临复杂局面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最适当的选择,能够以最恰切的方式做出处理——既能关照到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又能对教育内容 (文本)做出个性化的理解和解读,由此而生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像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一切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反之,一个身心不健全、不和谐的学生,当他面临困境和问题时,往往表现出无助、被动、难以决断的状况,在与教师和文本的互动中,往往处于被动之中。这样的学生就像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蜀国阿斗一样,无论如何,其主体地位和作用都难以真正发挥。

(二)学生与他人和谐方面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事实上,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是“集体”的消解和“个体”的显现,“有序”人际关系的颠覆和阶层差距的拉大,造就了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作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我们使用不同的数据库,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运行不同的软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我们甚至还会有不同的目标。”③[美]琳达﹒比默,艾里斯﹒瓦尔纳《跨文化沟通》,孙劲悦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4页。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直接挑战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沟通,教师以适当的方式,通过沟通把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之后,再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并在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以“行为”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对学生来说,还存在着一个自我调适的过程——即学生在与教师、同学交往过程中,通过对方的反应,对自己行为予以评价、反思和调整。学生正是在这样的人际互动过程中,不断学生、成长起来。因此,通过创设有利于人际交往的环境和氛围,增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就成为人本化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拓展的又一视域。

(三)学生与环境和谐方面

站在实践的角度来看,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一个在特定场域下的互动生成过程,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地域性”,“这里的‘地域’就不仅仅指自然环境,更主要的是,在这样的地域内所形成的文化、精神等内隐的观念形态的东西。”④廖志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版,第111页。因此,如何实现学生与环境间的“和谐相处”,也构成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里,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以参与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关系之中,并对之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而发挥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一种“合力”。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合力”的实现,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叠加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场域——即“环体场”。“所谓环体场是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在主体和主体场的主导、制约下形成的、具有强化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介质。”⑤张浩:《论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建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9年第2期。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需要对环境因子、环体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环境因子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影响大小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据此开展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人本化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策略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仅要关注“人本化时代”的特征,确立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且,还要尊重、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成长的一般规律,在理论与现实、目的与规律的交织中,探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现实策略。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方面

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论域内,从多个方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①张浩:《复杂性科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人本化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上——由传统社会化目标转向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基于这一转变,教师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遵循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点,抛弃单一的、社会化的教育目标,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在教育理念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并把它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始终。

第二,强化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断提升教师备课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两者之间的互动越多、契合度越高,越有利于教师的“备课”——即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建构、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打上学生的“印迹”,从而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识”,有助于学生对思想道德规范理解、领悟和认同,更提高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种友好的、平等的态度,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和谐的真实程度,了解学生思想道德的真正水平,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现实需要等,以“三贴近”原则来检视自己在“备学生”方面的工作和态度。

第三,创设学生个性化的课堂,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从根本上讲,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是唯一的,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在特定情境下的沟通过程。“影响沟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与人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关。换句话说,沟通受人们的思考方式、认知过程的影响。”②[美]琳达﹒比默,艾里斯﹒瓦尔纳《跨文化沟通》,孙劲悦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39页。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思想状况,以及其家庭、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依据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一个具有学生个性化特色的课堂,让学生置身于自己熟悉、舒适的情境中,通过个体体验来获取知识、规范行为。通过个性化课堂的创设,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共同域”,更加有利于“知识”从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第四,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办法,不断提升教师评价的针对性。实践效果的好坏,需要通过考核来判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传统以“纸 (考试)”考思想道德水平做法的弊端越来越呈现出来,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学习产生错误的引导,因而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及目标的实现。在人本化时代,为了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生活学生特点和规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殊性,选择更加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构建更具人性化的评价体系。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

从学生角度来看,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作用的大小,除了受教师、文本、环境等因素影响之外,学生自身的“心理图式”成为影响主体间相互沟通的主要因素,决定“同化”作用的成效大小。这里的“同化”是指“把给定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早先就存在的结构之中,或者甚至是按照基本格局形成一个新结构。”③[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版,第25页。很显然,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社会层面上,对学生的“心理图式”及其“同化”作用关注不够或根本无视其存在,其结果必须导致教学过程与学生实际的脱离、社会现实与教学内容的巨大反差。在社会实践环节中,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缺乏现实针对性,难以发挥理论指导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了消解这一现实困境,我们提出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所谓课堂实践教学,它是针对课堂理论教学而言的,它以“小课堂,大社会”为理念,突出强调课堂的开放性,主张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对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立体式渗透。

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处于附属、被动的地位,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置身于“虚拟化”的“大社会”之中,思考、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把刚刚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方法和措施。在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从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两个角度,做出理性的判断、选择和接受,从而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根本实现。同时,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一方面,教育者所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要以学生自身的条件为出发点,以增进学生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能力为旨归,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话语背景”,不仅确保学生“在场”,而且突出其“主角”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把教学目的融于实践活动过程,依靠学生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消除学生对“指令性”教学目的的心理抵触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化“显性知识”为“隐性知识”,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合力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良性运作,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协调综合,而且,还取决系统外部各种关系的有效整合,以及内部要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单就思想政治教育外部因素来看,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在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校园环境与大学生生活、学习结合得最为直接、紧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相对间接、松梳,因而其影响力也不相同。然而,随着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这种传统认识正在被消解。“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共享性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①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版,第76页。使得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合力模式的构建更加现实,它们依据各自特征和对大学生思想成长影响方式及力度大小的不同,相互补充、合为一体,从而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合力效应。

猜你喜欢
人本化主体政治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何谓“主体间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以“人本化”管理模式促学校高效运行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