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

2015-12-08 07:36王玉杰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人才体育能力

□王玉杰(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7)

休闲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

□王玉杰(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7)

本文采用调查、访谈等科研方法,对休闲体育人才的社会市场需求状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得出社会所需休闲体育人才类型为管理和指导人才;针对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人才培养方案与对策。

休闲体育 人才 需求 培养

休闲体育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有钱”,“有闲”。中国国民生产总值2010年开始,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较90年代初期有显著提高,人们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娱乐健康等高品质的生活。

为满足人们追求健康和快乐的需求,休闲体育应运而生,休闲体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休闲体育产品和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与大众的需求成正比的。

1、休闲体育人才的社会市场需求状况

1.1、休闲体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休闲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将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因素。曾有国际休闲研究权威人士说过:“2015年前后,世界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娱乐和休闲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这样世界劳务主要的市场将有可能被休闲体育服务所引导。”2004年,在第二届“社会体育国际”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们达成共识:休闲体育时代己经来临。

我国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管理人才、活动指导人才。

1.2、体育管理人才的需求

休闲体育管理人才的学历分布现状(N=4000)

据官方统计,目前不足 4000人,其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如企业负责人、法人代表等,尚不足 6%;人才队伍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处于一个非常低的层次,其中只有不足2%接受过研究生教育、具有硕士学历,受过系统本科专业教育的人员不足 15%,管理人员的低水平现象在现在已经制约着中国体育产业深入、快速、良性的发展。

1.3、社会对休闲体育指导人才的需求

在发达国家,有组织体育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在30%-40%之间,在日本每2000人就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的比例则是日本的10倍,比例大约20398:1。根据《中国群众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和《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计算,全国至少应有体育社会指导人才23.2万人,现在只有6万余人。

2、休闲体育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2.1、能力

专家、学生的意见基本一致认为应该具备能力排在前五位的是:组织管理能力、指导健身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运动能力。

(1)组织管理能力。

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平衡能力用人单位越越重视。许多单位挑选人才时不仅注重业绩,同时还对大学生在校否担任干部、担任社工作兴趣。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尽量做些社会工作,不断增强自我组织管理工作能力利于今后工作。

(2)指导健身能力。

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适时调节,在校期间要抓好基础教育、通才教育。用人单位要求刚走工作岗位毕业根据工作需要调整自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行式尽快培养自社应变能力。

(3)开拓创新能力。

用已积累知识通断探索研究脑创造新思维提新见解做新选择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问题、发现规律能力创造性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能力提新思想能力。

(4)社会活动能力。

妥善处理与间关系并与谐共处、共同发展、工作需要与许交往难免发矛盾作具备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际关系,处理具体问题既坚持原则不失灵活性。

(5)运动实践能力。

体育运动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

创造思维变实际物质或用形象实践过程呈现创造性思维转化能力,运动实践能力社会体育指导员尤重要的能力。

(1)思想道德素质。

总的来说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即将走入社会接受考验的体育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越来越成为检验一个大学生素质的试金石,成为立足社会的关键点。

(2)文化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代体育大学生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姿态去吸取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知识,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和展露。

(3)身心素质。

体育大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掌握体育运动、卫生保障基本知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健康而丰富多样的个人爱好。

3、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相应的课程体系

经过对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行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一般通过三种方式:本行业自己培养、依托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从其它行业引进人才。

高等学校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门人才的教育机制尚未形成,这一状况阻碍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广义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同样遵循直流电动机的自控变频运行机制,所以才能获得直流电动机的优良控制性能。

3.1、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分配

据统计,现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比例大多在4.5-5.5左右,还有武汉体育学院是7:3,学科比重偏大。据调查,专家建议比率为5:5或4:6,较为合理。

3.2、学科基础课程

专家们认为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生理、解剖、保健三大基本课程必不可少,还有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涉及教育类、管理类、保健类、健身指导类等课程,专家和学生的意见比较一致。70%以上认为休闲环境与健康、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体育旅游概论、体能训练法、社会体育指导员导论、体育康复保健、运动营养学、体育游戏、体育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应该开设。

3.3、技能课程

各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院校,都结合本地的地理地貌开设了各具特设的技能课程,大致分为如下类别。

民族传统项目:舞龙舞狮等;时尚项目:高尔夫等;球类项目:篮球等;地域特色项目:冰雪项目和野外生存项目、南方院校游艇课程等。

3.4、实践环节

休闲体育专业教育实践主要有两个方面: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两大部分,另外就是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就业教育等基本部分。

绝大多数专家首选公园、体育场、高档会所等休闲场所和户外拓展等体育活动公司进行实践锻炼,比例占到80%以上,其次是体育市场营销公司和健身俱乐部。这些场所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及休闲指导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及少数的专家和学生建议到社区等大众休闲场所实习,了解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与群众生活接轨。

4、小结

4.1、休闲体育人才的社会市场需求

休闲体育管理人才学历偏低,健身指导人才空缺严重。

4.2、休闲体育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

体育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依次是:组织管理能力、指导健身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运动能力。体育大学生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个方面。

4.3、休闲体育人才培养

各个院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学科基础课程为生理、解剖、保健等;根据地理环境开设各具特设技能课程;实践环节要多样化。

[1]蔡金明,我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现状及专业模式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10,5.

[2]彭文革,国内外高校对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4.

[3]阎孝英,邹炜.中美两国体育院校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的比较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6.

猜你喜欢
人才体育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