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新品种中龙粳1 号的选育研究

2015-12-09 06:58邓凌韦马军韬张丽艳王永力肖明纲王英王利军
园艺与种苗 2015年5期
关键词:积温寒地新品种

邓凌韦,马军韬,张丽艳,王永力,肖明纲,王英,王利军

(1.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2.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 434025)

寒地水稻新品种中龙粳1 号的选育研究

邓凌韦1,马军韬1,张丽艳1,王永力1,肖明纲1,王英1,王利军2

(1.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2.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 434025)

由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培育的中龙粳1号于2013年1月全票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原代号哈03-216,父本是双系8706/空育131的F1代单株,母本是松98-131。介绍了中龙粳1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水稻;产量;特征特性;中龙粳1号

中龙粳1号是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选育的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强分蘖力、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图1),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为了进一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笔者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进行了探讨。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1.1 品种来源

中龙粳1号的母本来源于双系8706/空育131的F1代单株,父本是松98-131。

双系8709生育日数130~132 d,需活动积温2 400℃,丰产性好、抗稻瘟病,耐寒性强,秆强抗倒,株型收敛,分蘖力强,不实率低。该品系主茎12片叶,株高93.8 cm,穗长17.2 cm,千粒重23.1 g,平均穗粒数138.6粒。

空育131是日本品种,由北海道中央农试培育。该品种具有稳产、高产、优质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引入之后,迅速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2000年前后,空育131的播种面积曾经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0%~80%。不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该品种稻瘟病抗性降低,种植面积也逐渐减少。

松98-131是13片叶品系,生育日数134~136 d,需活动积温2 555℃,株高95 cm,穗长18.6 cm,

千粒重26.50 g,无芒,平均穗粒数110粒,株型收敛,活秆成熟,出糙率高,米粒洁白半透明,外观米质好,食味佳,抗稻瘟病性中等,产量8 500~9 000 kg/hm2。

图1 中龙粳1号

1.2 选育过程

2001年,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以双系8709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杂交获得F1代材料,次年选取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为母本,松98-131为父本配制了三交组合,经过多年选育获得了稳定品系哈03-216。2008年进行产量鉴定、抗病鉴定、耐冷鉴定和异地鉴定;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预备试验;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3010。随即在适温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万hm2。

2 特征特性

2.1 适宜区域

该品种主茎12片叶,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 d,所需活动积温2 450℃,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插秧种植。

2.2 增产潜力

2010年,中龙粳1号在6个区域试验点的产量在7 878.21~9 761.9 kg/hm2,平均产量8 719.7 kg/hm2,比对照垦稻12平均增产10.5%;2011年,6个区域试验点的产量在8 022.2~11 029.4 kg/hm2,平均产量8 721.5 kg/hm2,比对照垦稻12平均增产8.3%。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生产试验,此时对照已经换成超级稻龙粳21,中龙粳1号在4个生产试验点的产量在7 983.3~10 419.0 kg/hm2,平均产量9 104.2 kg/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0.2%(表1)。2013年开始,在中龙粳1号尚志、延寿、泰来等适温地区大面积种植,平均产量8 776.7 kg/hm2,泰来六三农场产量高达9 634.4 kg/hm2。

2.3 农艺性状

中龙粳1号株型收敛,剑叶上举,主蘖穗整齐。株高93.7 cm,穗长18.5 cm,平均每穗100粒,千粒重25.2 g。

表1 中龙粳1号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汇总 kg/hm2

2.4 米质优良

根据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结果,2011—2012年该品种:糙米率80.5%~81.7%,整精米率64.1%~69.7%,垩白度0.1%~1.1%,垩白粒米率2.0%~4.5%,直链淀粉(干基)16.92%~17.87%,胶稠度70.0~76.5 mm,食味品质83~86分。中龙粳1号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二级标准以上。

2.5 稻瘟病抗性

根据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指定单位鉴定结果,2010—2012年,中龙粳1号叶瘟3~5级,穗颈瘟3~5级,为广谱抗稻瘟病品种;低温空壳处理率15.63%~19.85%,为抗冷品种。

3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旱育稀植,4月10—20日播种,5月10—20日插秧,插秧规格30.0 cm×13.3 cm,分蘖力强,不适合密植,每穴3~4株即可。中等肥力地块施尿素200 kg/hm2,磷酸二铵100 kg/hm2、硫酸钾100 kg/hm2。尿素40%、磷酸二铵100%、硫酸钾60%作底肥;尿素40%作分蘖肥;尿素20%、硫酸钾40%作穗肥。前期以浅水灌溉为主,后期采用浅水间歇灌溉,注意控水促根,适当多施钾肥防止倒伏。

[1]李占江.垦稻 12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1(3):19-20.

[2]黄少锋,刘华昭,李建华,等.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垦稻12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2007(4):116.

[3]田红刚,刘永巍,孙伟.水稻新品种垦稻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3):134

[4]杨仕华,程本义,沈伟峰,等.中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与应用进展[J].杂交水稻,2009(1):5-9.

[5]齐永文,张冬玲,张洪亮,等.中国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其近50年变化趋势[J].科学通报,2006(6):693-699.

[6]刘传雪,潘国君,张淑华,等.寒地水稻花培优异种质龙粳8号的选育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3):41-45.

[7]袁隆平,唐传道.杂交水稻选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中国稻米,1999(4):3-6.

[8]马静,孙建昌,王兴盛,等.宁夏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1(5):929-934.

[9]王继馨.早熟水稻品种龙粳24号选育技术报告[J].北方水稻,2011(6):60-61.

[10]王瑞英.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25的选育[J].作物杂志,2010(2):112.

[11]刘乃生.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中国稻米,2010(3):62-64.

[12]陈立云,唐文帮,肖应辉,等.广适性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的新成就与体会[J].杂交水稻,2010(S1):54-58.

[13]张云江.寒地水稻品种龙粳43的选育[J].中国种业,2014(5):65.

[14]张云江.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42的选育[J].作物杂志,2014(4):158,162.

[15]孙海正,孙淑红,赵凤民,等.水稻新品种龙粳37选育技术报告[J].北方水稻,2014(5):59-60.

[16]孙海正,孙淑红,赵凤民,等.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40选育技术报告[J].北方水稻,2015(1):53-54,56.

[17]徐希德,孙淑红,孙海正,等.优质丰产水稻新品种龙粳17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5):128.

[18]徐希德,孙淑红,孙海正,等.水稻新品种龙粳20号的选育[J].作物杂志,2007(6):92-93.

[19]孙淑红.优质丰产多抗水稻新品种龙粳20号的选育[J].中国种业,2008(6):41-42.

[20]刘乃生.水稻新品种龙粳22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中国稻米,2008(5):34-35.

[21]王瑞英.大粒型优质水稻品种龙粳12号的选育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5(7):149-150,328.

[22]徐希德,孙海正,孙淑红,等.早熟优质丰产水稻新品种龙粳11的选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6):47.

(责任编辑 张杨林)

Study on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 of Rice in Cold Area

DENG Ling-weiet al.(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orthern Japonica Rice Molecular Breeding Joint Research Center,Harbin,Heilongjiang 150086)

Zhonglongjing 1 was approved by Heilongjiang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13,and cultivat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orthern japonica rice molecular breeding joint research center.Its original code was ha03-216,and its female parent was a excellent individual plant of F1of Shuangxi8706/ Kongyu131.Its male parent was shong98-131.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breeding procedure of the hybri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and the majo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elaborated.

Rice;Yield;Characteristics;Zhonglongjing1

S511

A

2095-0896(2015)05-014-0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基金资助。

邓凌韦(1975-),女,四川三台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E-mail:lucydlw@163.com。

2015-04-21

猜你喜欢
积温寒地新品种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温度对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期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