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沿海地区芋头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

2015-12-09 06:58梁统模
园艺与种苗 2015年5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芋头土壤

梁统模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北海 536017)

广西沿海地区芋头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探讨

梁统模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北海 536017)

在广西沿海旱地土壤地区,通过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实现芋头的高产高效。对广西沿海地区芋头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包括选地与整地、种子准备、适时种植、安装膜下滴灌系统及地膜覆盖等方面。

沿海地区;芋头;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广西沿海地区土壤沙质和沙壤质的占耕地面积80%以上,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壤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养分很缺乏;pH≤6的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黑泥田占水田面积的30%以上,黑泥田土壤结构松散,胶体很少,漏水漏肥;耕地土壤耕作层浅,平均仅为15.6 cm;加上水源不足,土壤保水性差,抗旱能力低等。总之,“沙、瘦、酸、散、浅、旱”是广西沿海地区土壤主要的特点。

芋头属天南星科芋属,系多年生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皂角苷等多种成分,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防龋、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及其康复过程中,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此外,芋头球茎还含有一种重要物质多聚糖(占4.9%),多菌糖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制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一种清热解毒、健脾、强身的保健蔬菜。

芋头性喜高温湿润。其不耐旱,较耐阴,并具有水生植物的特性,水田或旱地均可栽培。如遇低温干旱则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产量。传统种植方式是选择湿润的沙壤土或水田起垄种植,采取漫灌方式进行灌溉,造成肥水浪费较大。芋头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滴灌利用管道系统供水,使灌溉水成滴状,缓慢、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芋头根系发育区域,使芋头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地膜覆盖则进一步减少了芋头棵间水分的蒸发。实践证明,在广西沿海地区芋头采用膜下滴灌栽

培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水分利用率,比传统栽培增产50%以上,具有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增收、环保等优点。该研究主要介绍在广西沿海地区旱地土壤,通过膜下滴灌进行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芋头的先进技术。

1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壤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土或沙壤土,前茬不是芋头的旱地,用旋耕机进行一犁两耙,犁层深达40 cm,确保耕作层深厚、土壤颗粒细碎。犁耙时用生石灰750 kg/hm2全田撒施调节土壤酸碱度。

2 种子准备

2.1 选种

选择无病虫霉烂、顶芽充实、球茎形状整齐的子芋,大小以单个重45~50 g为宜,抹除多余的侧芽及根须。

2.2 晒种

在催芽前晒种2~3 d,至种芋尾部略有萎缩为止,主要目的是打破休眠。

2.3 消毒

将种芋放在72%克露或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700倍液,或者放在72%农用硫酸链霉素3 000~4 000倍溶液中浸泡15~20 min,之后放在通风见光处晾干。

2.4 催芽

芋头种植前提前催芽可以提高种芋的利用率和种植后的成活率,芋头催芽方法有多种,可以简单地堆放催芽,也可以利用苗棚催芽,还可以使用苗床催芽,不论采用哪种催芽方式,都应注意控制好催芽温湿度,在催芽期间温度保持在22~25℃,出芽后可适当降温至20℃左右,在这期间适当喷水,保持湿润。

3 适时种植

3.1 种植时间

种芋在13~15℃开始发芽,生长适温在20℃以上,球茎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发育最适温27~30℃。广西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均稳定在13℃以上,可选择12月20日左右(冬至前后)种植。

芋头催芽过程中,出芽的时间可能不一致,要及时将出芽快的种芋挑选出来,并将腐烂或生病的种芋剔除。催芽后,种芋芽头形似鸡嘴时,按种芋大小分开排种,倾斜倒种45°(芽朝下),用火土灰或草皮灰盖种覆泥,种后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并用芽前除草剂喷施全田。种24 000~33 000株/hm2。

3.2 施足基肥

基肥以充分腐熟的鸡粪为主,鸡粪营养全,后劲足,是芋头膜下滴灌栽培不可缺少的有机肥,足够的有机肥可起到增强土壤通气性,利于根系生长,平衡营养供应,提高芋头产量与品质的作用。在种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腐熟鸡粪15 000 kg/hm2、钙镁磷肥1 50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15%-15%-15%)750 kg/hm2。于犁耙前全层施入地中与土充分混合均匀,犁耙后按株行距离起垄,在种芋头时再施30%测土配方缓释肥375 kg/hm2、45%硫酸钾复合肥375 kg/hm2,肥料混合均匀后点施于两颗芋头种子之间,注意肥料不要与种芋接触。

3.3 起高垄深埋种植

沿海地区土壤以沙土和沙壤土为主,保水保肥性差,起垄时要起高垄,一般底宽150 cm,垄面宽120 cm,垄高30 cm左右,垄与垄之间的沟宽30 cm左右,沟深25~30 cm。种植时在垄面的两边开穴下种,一垄种2行,垄面的行距是100 cm左右,穴(株)距40~55 cm,穴深20 cm左右,穴底口径10 cm左右,穴面口径25~30 cm,芋种平放入穴内,先用细土盖入芋种,基肥放入芋种周围,后薄薄盖上细土,再在泥面盖一点乱稻草或杂草,防止雨水把周围的松碎土冲下穴内。

4 安装膜下滴灌系统

膜下滴灌系统一般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滴头及控制、量测和保护装置等组成。滴灌系统的水源可以是机井、泉水、水库、渠道、江河、湖泊、池塘等,但水质必须符合灌溉水质的要求。滴灌系统的首部枢纽包括动力机、水泵、施肥(药)装置、过滤设施和安全保护及量测控制设备,其作用是从水源取水加压并注入肥料(农药)经过滤后按时按量输送进管网,担负着整个系统的驱动、量测和调控任务,是全系统的控制调配中心。为了确保灌溉系统在施肥施药时运行正常并防止水源污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化肥或农药的注入一定要放在水源与过滤器之间,肥(药)液先经过过滤器之后再进入灌溉管道,使未溶解的化肥和其他杂质被清除掉,以免堵塞管道及灌水器;②施肥和施药后必须利用清水把残留在系统内肥(药)液全部冲洗干净,防止设备被腐蚀;③在化肥或农药输液管出口处与水源之间一定要安装逆止阀,防止肥(药)液流进水源,严禁直接

把化肥和农药加进水源而造成环境污染。

5 地膜覆盖

芋头种下后,平整垄面及细碎泥土,在垄面中央摆设一条滴管,然后选用厚度0.02 mm、宽1.5 m薄膜覆盖,膜边四周沿着垄边用泥土压实。地膜覆盖后应注意检查,发现芽长出地面后,应及时破膜,膜口宽20 cm,并用泥土进行压实,发现缺苗的应及时补上,直到收获挖收时再揭开地膜。

6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6.1 合理施肥

芋头每生产1 000 kg,需纯钾8 kg、纯氮4.4 kg、磷1.4 kg。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前期可不施或少施肥,待芋头长至3月中、下旬开始膨大时,施45%硫酸钾复合肥4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溶于肥水池中进行滴灌,3—6月每间隔20 d左右施肥1次,共施肥5次,7月下旬以后不再施肥。

6.2 科学管水

芋头耐涝怕旱。其叶片大,蒸腾作用强,因此喜水、忌土壤干燥,否则易发生黄叶、枯叶现象。前期由于气温低,生长量小,所以只需保持土壤湿度即可,特别是出苗期切忌浇水,以免影响发根和出苗。中后期气温高,生长量大,需水量多,要保持土壤湿润,但灌水时间宜在早晚,尤其高温季节要避免中午浇水,否则易使叶片枯萎,收获前20 d停止灌水。

7 矮化和切除子芋

7.1 矮化

当芋头长到6~7叶,株高达50 cm左右时,结合施肥用多效唑3 000~4 500 g/hm2滴灌,隔20 d,再用多效唑2 250 g/hm2滴灌或叶面喷施。

7.2 切除子芋

当芋头长到8~10叶开始长出子芋,为减少养分分散和消耗,以利于母芋膨大,子芋有一叶一心时,用小刀或小铁铲将子芋割除,注意不要割伤母芋。此项工作勿在露水未干和雨天进行。

8 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优先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方法,按照无公害芋头栽培技术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不使用禁用农药,以确保芋头质量安全。

8.1 主要病害

图1 芋疫病

8.1.1 芋疫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柄、叶片,在4—6月为发病高峰期,高温、多湿或时晴时雨,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偏施氮肥时容易发生,特别是种子带病和连作田块发生较为严重(图1)。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前3月下旬开始用药,可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大生,代森锌分别加疫霜灵、安克、烯酰吗啉、霉多克、霜脲锰锌、甲霜灵等交替使用,7~10 d喷1次,直至发病高峰结束。施药时应掌握好天气,选择非下雨天喷药。

8.1.2 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为害地下茎及叶柄基部,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尤以连作地块、低洼地及施未腐熟农家肥或过量施化肥、地下害虫多的地块发生严重。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和未腐熟的农家肥,防治好地下害虫。发现病株及时拔出带走,同时在病穴及其周围撒生石灰。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地菌灵、可杀得、可威得灌根,可在4—6月结合施肥施用1~2次。

8.2 主要虫害

8.2.1 斜纹夜蛾。该虫世代重叠发生,成虫有趋光性,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或利用性诱激素-斜纹夜蛾诱捕器诱杀雄虫。幼虫3龄前以群集为害为主,大龄幼虫傍晚和阴天出来为害,应掌握在3龄前傍晚时喷药。药剂防治可用阿维菌素、锐劲特、乐斯本及甲维盐喷杀。

8.2.2 地下害虫。结合施肥可选用茶麸、辛硫磷、乐斯本颗粒剂施下,或用乐斯本、敌百虫灌根进行防治。

8.2.3 蚜虫。掌握在芋蚜点片发生时喷药防治,可用蚍虫啉类农药、乐果等进行防治。

9 采收与贮藏

适时收获是种芋头成功的关键。如收得过早,成熟不充分,水分多不耐运输和贮藏,品质不好。正常的成熟特征,一般是地上部叶片变黄,叶柄下垂,俗称倒苗,这时只剩下3张叶片左右。广西沿海地区一般在8—9月份采收上市,采收时间以晴天露水干后为好。对留种芋必须充分成熟后方能采收,采收前先割去地上部,待伤口干燥愈合后选晴天采收。种芋应挑选无病、无机械伤口,重量在50 g左右的球茎为宜,晾晒1 d后进行贮藏,贮藏时待芋头自然风干即把芋头倒放,放一层芋头,覆盖一层细沙,可单层或多层码放,并注意剔除损伤或有病芋头,避免传染。贮藏温度以10~15℃为宜。采后切除多余的子芋,注意在收获和搬运贮藏时避免碰撞磨擦造成损伤。

[1]刘锡升,石军.芋头栽培技术规程[J].山东蔬菜,2009(1):27-28.

[2]董礼花,贾金川,范育明.芋头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2(4):37-38.

[3]吕梅,陈志兴,张勇.荔蒲芋头栽培技术探讨[J].农技服务,2010(11):1408,1527.

[4]董礼花,贾金川,范育明.芋头栽培技术[J].农家致富,2013(6):30-31.

[5]潘继兰.芋头栽培新法:起垄覆膜不培土[J].农村新技术,2006(1):10.

[6]曹锦丽,曹永莉.辽北地区芋头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5(4):266-267.

[7]王凤英.无公害毛芋头栽培技术 [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3):11-13.

[8]裴先文,高瞻,涂秋风.北方芋头栽培效益好[J].北京农业,2000(12):8-9.

[9]郝光,崔院章.北方芋头栽培技术要点[J].农村科技开发,1998(6):5.

[10]刘仁,刘建萃,王直喜.大棚芋头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1994(2):12.

[11]姜开昌.高寒地区芋头栽培技术初报[J].黑龙江园艺,1986(4):7-8.

[12]谭慧哲.芋头栽培新技术——起垄覆膜不培土[J].农业知识,1998(11):25.

[13]余新桥,杜兴彬,张维德,等.奉化乌脚芋头上海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3(9):32-34.

[14]王维华,李敏,宋博才,等.不同栽培方式对芋头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12-14.

(责任编辑 张杨林)

Discussion on Drip under the Membran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aro in Coastal Areas of Guangxi

LIANG Tong-mo (Tieshang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in Beihai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Beihai,Guangxi 536017)

The high yield and efficiency of taro could be achieved in coastal upland soil of Guangxi,by drip under the membrane cultivation techniques.The drip under the membran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aro in coastal areas of Guangxi were studi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cluding election and soil preparation,seed preparation,timely planting,install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system and mulching and other aspects.

Coastal areas;Taro;Drip irrigation under;Cultivation techniques

S27

A

2095-0896(2015)05-020-03

梁统模(1968-),男,广西北海人,农艺师,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工作。

2015-04-13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芋头土壤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海陆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秋冬季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第一次种芋头
这里也有乐趣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沿海地区冬奥项目发展的研究
“猴王”崔龙海以芋头为养生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