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感恩”的种子

2015-12-09 17:26Melinda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12期
关键词:感恩播撒晚餐

编者按:每年的11月,西方的感恩节都会如期而至。即使在西方,这个节日也不会像其他节日一样带来蜂拥的商业热潮,而往往是一张寄往远方的卡片,写着满满的祝福,然后烤一个塞满馅料的大火鸡……就是这样简单,却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Melinda有两个孩子,平时,他们家简直就是“谢”不离口,而且绝对是发自肺腑的。

要知道,能发自内心地感谢所有得到的一切,并且将这份感谢表达出来,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美好的品质。所以,借着西方感恩节的由头,我们不妨取他人之长,请Melinda和妈妈们分享一下她平时是怎样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上“感恩课”的。

每年的感恩节,我和丈夫都会收到儿子和女儿半写半画的卡,上面全是歪歪扭扭、充满暖意的表达。其实,相比感恩节当天,他们平时给我们的小惊喜更加多,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平常总是有意识地播撒过一些“感恩”的种子。

1.多和孩子说“谢谢你”

孩子是在“接受感谢”的过程中“学会感谢”的。比如,谢谢孩子帮忙擦桌子(无论是否干净),谢谢孩子帮忙照顾小baby,谢谢孩子耐心等你讲完电话再回答他的问题,经常谢谢他“是一个那么棒的宝贝”……在大人的语言中,感谢是那么多,那么容易,孩子就可以很自然地把“感谢”吸纳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

2.多让孩子听到你和其他人说“谢谢你”

孩子其实都是在模仿大人的。平时,感谢你的先生在饭后帮忙洗碗,感谢他“是一个好爸爸”;邻居帮你照顾孩子,你可以烤一点饼干送过去真诚地表达感谢……要让你的孩子看到或听到,没有任何所得是理所应当的,得到之后要多多感谢。

3.不要给他所有他想要的

当一个孩子能轻易得到所有他想要的东西——甚至超越他期望的东西都满满当当地堆在他面前,试想怎么可能再对所得有所感恩?如果他想要一个玩具,告诉他,为了买这个,父母要付出很多工作,同时鼓励他也付出一些努力来得到这个玩具,在这个过程里,他对父母的给予会自然产生感恩之心。

4.给他真正需要的东西,并给他机会来“赚”

制作一张表格,让孩子通过好的行为来“赚”他渴望的东西。一个好的行为(比如清理干净所有玩具或者扫地)可以换一颗“爱心”,制定一个规则,比如多少颗“爱心”能换一个他渴望的东西。尽量引导孩子不要太被物质欲望驱使,他渴望的东西可以是“和妈妈一起去一次公园”、“站在浴缸里给自己全身涂满彩绘”这一类的快乐。

5.纠正一些不感恩的行为

这并不意味着对着孩子滔滔不绝“你多没良心”!只是让孩子知道“你这样理所当然的行为是不行的”。比如,我儿子比较挑食,看到晚餐不是他喜欢吃的菜,就会像只小狮子一样低声咆哮,噘起嘴巴。通常我都很平静,会淡定地说:“这是你用你的语言在说:爸爸,谢谢你做晚餐给我们吃,对吗?”孩子通常就会收声。这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无论你是否爱吃,都应该对别人的劳动表示感谢。

6. 回馈社区

平时可以寻找一些回馈社区、帮助其他孩子的途径,同时也鼓励你自己的孩子来参加。比如,小区如果有旧衣服捐助站,先和孩子解释清楚这些衣服会去哪里,可以帮助一些他的同龄人有什么样的改善,然后让孩子自己来整理他愿意捐出去的衣服和玩具。想让孩子从小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就要多带孩子参与各种慈善活动,无论是组织募款,还是把零钱捐给慈善组织等。

7.让孩子看到周围所需要的帮助

大城市里的孩子往往生活富足,爸妈要帮孩子看到、理解身边需要的帮助。比如,乞讨意味着什么,救济站又意味着什么,失学儿童意味着什么,无家可归又意味着什么,贫困地区的生活是什么样……作为父母,首先自己不能麻木,不能觉得这些都和我们没关系。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有这些组成,而他们微小的力量可以帮助到很多人。如果你不习惯做这些,那么至少让孩子明白“我们需要对拥有这样一个健康、富足、干净、安全的家,有一颗感恩的心”。

8.养成写“感谢条”的好习惯

如果幼儿园老师帮忙在孩子生日时布置了一些气球,请在联系本中写一个小纸条表达感谢;如果邻居和你分享了他们家的零食,请在门上贴一个小纸条表示感谢;如果孩子昨晚睡前和你说了很多“妈妈我爱你”的甜蜜话语,写一个小纸条感谢他,让他睁眼就能看见……这些小小的举动,都会像清泉一样,滋养孩子感恩的心。

猜你喜欢
感恩播撒晚餐
我做晚餐
晚餐怎么吃?
播撒纯真的种子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健康晚餐“四不过”
播撒助人为乐的种子
最后一次晚餐